
同行的欢聚在农庄,在乡村享受着城市中的娱乐,制造城市的喧闹。我独自一人在村庄的四野徜徉,沐浴温暖阳光,呼吸清新空气,浏览乡野秀丽的自然风光,遇见儿时见过的许多久违了的草木花虫,我钟情于这乡村初冬草木花卉的鲜黄色与鲜红色。
在小山边,我看见小树上长着一簇簇墨色小圆果,以为是儿时在山村乡野里吃过的“乌米饭”,摘了一颗扔进嘴里品尝,立马吐了出来,不是“乌米饭”的味道。好在有保护生态的意识,没多摘几个一起尝,不然满嘴是…… 走在田埂上,一株袖珍灿烂耀眼的小黄菊跃入眼帘。因为它小,俯看近似静卧的姿态立在灰色的枯草之上。我情不自禁蹲下身子,用手机靠近它拍摄它,惊飞起一只袖珍小黄蝶,引来了一只袖珍小野蜂。这小野蜂,个头只有家蜂的一半大小,小翅膀透明状,仔细才能看得见。身上的墨环纹,比家蜂的黑亮清晰。它不怕生人,有好奇心,在我眼前咫尺飞舞,似乎是在打量我并为我舞蹈表示友好。然后,它停落在我手机上片刻, 又似乎好奇手机这玩艺儿。它观看我手机我观赏它。它满足了好奇心,飞停在我拍摄的小黄花花心采花粉。尽管我近距离拍摄小黄花,它若无其事安然若素地采它的花粉。好可爱的袖珍小野蜂!走在乡村的一条马路上,眼见一座醒目的两层新楼,东侧是矮一层的橱房。橱房平顶上,是用不锈钢管支撑着的玻璃平顶通透的阳台。这栋小楼,正面贴着淡淡的赭红色墙面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光亮。 小楼,面向田野、小河和青山,视野开阔。 缓步走到小楼的背面,西边是南北走向的长条菜园,菜园栅栏上,露出对面一排干枯的棉花枝干。东边的矮厨房前,摆着一大一小锈色铁皮烧柴炉子,宽大的炉膛里铺着一层柴火灰烬。炉子边放着一些废弃的木板条。想必大炉是人多时架大锅蒸烧饭菜,小炉是人少时放小锅蒸烧饭菜的吧。一个矮胖的中年妇女站在两炉中间,右手往嘴里放进最后一口橘子。一身深蓝色衣裤裹着丰满的躯体。她圆圆的脸黄里泛着红晕,一双圆圆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朴实和善的光亮。娃娃头发型,头发浓密乌黑。全身散发着乡野农人健康、幸福的信息。我走到她面前与她聊家常。这是新楼吧,真好,能干。建这楼要花不少钱吧,是你爱人与孩子在外打工攒钱盖的? 农妇微笑地答道,是新盖的楼,没什么,这里好多人家都盖了新楼。盖这楼花了35万,是我丈夫做泥工攒的钱。我说,做泥工好,现在许多人家盖新房,活多。她说,我丈夫是做小工的。我问她,你丈夫做一天的小工能攒多少钱。她回答,150块。我说蛮不错的。那你丈夫人缘好,信息多,活多。她对我说,我丈夫是跟一个老板做事的。他做事做得好,老板有事就叫他做。东家也喜欢他做的事,他为东家着想,给东家做完事,把东家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说,你丈夫事做得好,又为东家着想,人家自然就喜欢他做事请他做事。她不再待我问就高兴赞许地说,我丈夫一般不休息,下小雨天都在外面做事,只有下大雨的时候才在家里休息。我称赞道,好勤劳!我和她聊着,身边来了五六个当地的中老年大妈大叔,我看着一位最年长的、后脑勺梳着小白发髻清瘦的老太太并对她说,这位阿姨高寿有八十好几了吧。农妇先接上对我说,你说对了。老太太笑眯着眼,扁着没牙的嘴高兴地回答我说,八十多岁了。我对她竖着大拇指笑着说,你老好福气! 村庄背依青山,面朝小河、田野和青山。这里的山都是小山,细分类地说应该称山岗。矗立在村庄前后的两条小山脉,远看有如两道黛眉。农庄喧闹,张扬,利益。村庄依然是宁静,含蓄,安详!我闹中取静,在喧闹的中心 ,对喧闹置若罔闻,屏蔽周围的喧闹, 沉静自己的心情,与心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