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高考,不青春;无高考,不中国

 青庐剑客 2019-11-21

  每年一度六月七,战役准时打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最大的民族,战斗的热情无比高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拿出了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努力,向着同一个敌人吹响了号角,发起了总攻击。2017年的这一天,有940万的青年,从塞北到江南,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从各个方向,发起了潮水一样的 无声的进攻。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这个巨大的战场里,以家庭为单元,分化成940个小战场,裹挟着940万个大大小小的家庭,940万个家庭,又调动9400万社会资源,发动94000万人际关系,更投入了无量的心智、精力、钱财与时间,终于创造出一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声势浩大最为宏伟壮观最为跌荡起伏的“大阵仗”。

  为了这一仗,有的家庭准备了三年五年,有的家庭准备了十年八年,有些家庭,早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筹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高瞻远瞩,极具战略眼光。

  而今,前线。硝烟。看不见的硝烟。战火。看不见的战火。六月的温度烤验焦灼着940万个家庭的神经。

  六月七八两日,举国无事,只有高考,仅有高考,唯有高考。六月七八两日,无高考,不家庭;无高考,不中国。

   提前40分钟,儿子上考场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我没去送,送他的是他的妈妈,我就坐在家里等。

  可儿子好象并没有这么大压力,早上的时候,他起来先听会儿音乐、然后玩会儿手机,吃饱喝足,没心没肺的样子,心理素质过硬,挺好。

  但心啊,却远远地跟着、悬着,在想象中,远远地看见他走进21中的大门,被人流裹挟而去,忽然觉得他就是我--26年前,一个小小的孤独的背影,迷惘无助,走向那虽千军万马而独自一人的战场,谁也帮不了他了,披荆斩棘也好,折戟沉沙也罢,一切只能靠他自己去拼,去面对,他能行吗?

  ……忽然觉得想要泪下。

  但还是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十年磨一剑,今日始扬眉。但愿儿子发挥出水平,奏凯而归。

  

  70后的人,已过了做梦的年龄,但有一种梦却经常常光顾,令你频频回首。

  那梦就是高考。

  有时是梦见坐在高考考场上,有时是坐在临考前的教室里用功,试卷上的题目一道也不会做,白白的空白,象是一大片白色的恐怖,白色的高压,有时是什么也学不会,心急如焚,无可奈何,然后,像是倒计时,无声的读秒,一串刺耳的铃声就此宣布命运……让你大汗淋灕地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是在做梦,于是庆幸不已。

  对于高考的记忆大都如此,那画面是灰色调。我高中复读那年,所在的教室高密度容纳150人,大家抬头时,是一片明晃晃的眼镜片,大家低头时,是黑压压的一片黑发,我就在一个灰暗的角落里埋头,题海苦泛舟,现在想来,依然是苦涩如旧。

   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不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一旦经历了高考,又总要在心里留下阴影,让你午夜梦回,猝然惊醒。

  而今,70后的人青春已老,考场上征战的是90后、00后新鲜的青春,但高考用六月无情的烙在他们青春的脸上留下永远的印,痛并永远。

        考前,郓城一中的高三学子们用一场书本制造的六月飞雪来渲泄了对高考的控诉,祭奠了他们被苍白也被灰黯了的青春,大雪纷纷的视频依然热传。但控诉归控诉,他们还是要乖乖回到高考的怀中,按照高考既定的程式,接受我们所未知的命运。

         无高考,不中国。无高考,不青春。

 

  

        儿子的高考,于我同样是一场洗礼。

  在高考的悲喜剧里,某个人某个家庭的悲喜,都只是沧海之一滴,但它非凡的意义在于经历:我们都经历了洗礼,老去的虽已老去,但青春的终要青春!
  高考第二天,空气沉闷胶着。此刻,儿子一定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而这一切,都是过程,不是结果。所以,我的孩子可以把高考过成一场世俗的狂欢,当然,他也有权利把高考当作一次灵魂的出逃。

        但我都将用一个热切的拥抱,期待着儿子考场归来。

        高考,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