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湖曾习经故居至衙后池随记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棉湖是千年古商埠,历代先民迁徙往来,族姓众多,几近百家。

    棉湖有曾氏,据其谱料载,曾氏由福建迁居广东兴宁,传四世至曾初春,号我素,生于明嘉靖丙寅年(1566),终于清顺治戊戌年(1658),因南下经营笔墨,于明末定居揭阳霖田都棉湖寨,被尊为当地一世祖、初祖、始祖,后世建有曾氏初祖室专祀。曾初春再传十一世至曾中孚,武生出身,蓝翎候补把总,配李氏,生四子:述经、畲经、习经、秉经。曾述经、曾习经兄弟二人为同科举人,其弟也同年考取秀才,时曾氏兄弟三人获此殊荣,轰动全县,因此鸣锣摆道巡乡三天,荣耀一方,并获赠金字牌匾:兄弟同科,此牌匾至今悬挂于曾氏初祖室中。

    从曾氏初祖室往前不远,大德街和新兴街交汇处方围境内的进士第,系曾习经的故居所在处。进士第为四点金格局,左右后各有护厝,前有大埕并围墙外门楼。门额进士第三字为进士田智枚所题,回照紱冕所兴为曾习经自题。进士第在共和以后被征为镇派出所用,及至多年前方才归还于曾氏族人。进士第内外做有多处改造,比如大厅后主墙开了圆门通后包厝,比如厝前原是水塘柴葛池被填为平地,并在旁边建起了楼房。

    据资料介绍,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生于清同治丁卯岁(1867),昆仲有四,排行第二,棉湖人。年二十二,其赴省应光绪己丑科乡试中举人,翌年应庚寅会试中进士,以德才兼优留京任户部主事,官至度支部右丞,历任法律馆协修、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宪政编查馆学部咨议官等职。任职间,曾奉旨东渡日本,考察该国印制、造纸及度量衡有关事务。曾习经诗词造诣颇高,才华为梁启超所欣赏,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梁曾为其《蛰庵诗存》作序。曾习经有气节,在清帝逊位前一日辞官归隐,闭门谢客,拒绝北洋政府邀请,以耕读为生。其两袖清风,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不时卖书度日,至民国十五年(1926)因病故,享年六十,葬北京。曾习经一生廉洁奉公,才华横溢,有着忧国忧民的远大志向,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是岭南近代四家之一,亦被梁启超誉为清代第一完人。

    棉湖方围有一处聚落,因当中巷道蜿蜒曲折异常,故得有地名十八弯。

    十八弯的房屋样式多种多样,不过多数房屋的入口小而内部大,形如葫芦状,也下山虎四点金等类皆有,但感觉不到规模。当中有不少房屋的大门额挂得挺高大上,比如儒林第者,也有风雅的书斋如曾习经的雅居。不过这些建筑,如今多无住人了,感觉面临着拆拆拆重建成数十层的高楼大厦。

    走完了十八弯之后,不远处是衙后池,是棉湖寨的中心腹地。衙后池,顾名思义,是旧时棉湖巡检司、分县县丞驻地的衙门后方,大概因有个池而得名了。衙后池周边有一个大广场,这是棉湖来讲是非常罕有的,广场边有三间二进式的陈氏家庙续古堂。续古堂建于清初,据资料介绍,其所悬灯笼书福藩上柱国。不明其意。按资料查考,衙后池陈氏,与巷内、柚园陈为同支,系明末从福建莆田石狮巷迁来的,其源出柳岗陈。

    陈氏家庙此前来访过,那是数月前的事情,当时祠堂还没开始进行重修,其曾被作为棉湖工会办公地点的遗痕还清晰可辨,至于这9月25日所见,则焕然一新了。衙后池此处,除了有姓陈之外,还有姓林,随处可见祠堂,如林氏莹祖祠。

    此处林氏同是明末迁来,其谱料载:吾二世祖乔伟公于明末年间同黄氏祖妈母子从韩江溪口龟山脚下北陇村迁居棉湖……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