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桥夜景 今年46岁的青云桥,要重建了! 青州市住建局就青云桥的重建方案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 青云桥建成于1973年,是云门山路横跨南阳河的主要通行桥梁。2018年,该桥被鉴定为D类危桥,限载限行。目前相关设计单位给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拓宽加固,二是拆除新建。 具体如下: 方案一 加固拓宽方案 方案二 拆除新建方案 青州自古地理位置重要,是历代兵家用武之地,在魏晋时期就号称“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 据记载,青州历史上有春秋的战道、秦朝的驰道,晋朝的驿道、唐朝的御道、明清的官道、大道,可以说是“南控沂淮,北走赵燕,东穷莱登,西达豫晋”。作为古代枢纽的青州古城,她的桥也影响深远。 最美的桥——南阳桥(虹桥)要说青州的桥,自然离不开青州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座桥——南阳桥。这里的南阳桥当然不是今天通行南阳桥,而是宋朝赫赫有名的南阳河虹桥,青州虹桥也是中国桥梁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青州博物馆藏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 青州虹桥的化身就是《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虹桥,而这座汴河虹桥模仿的就是青州虹桥。 北宋王辟之在文人笔记中记载:
青州虹桥样式构造图 青州虹桥在元朝的《青州山行》中还有记载:饮马南阳桥,摩挲米芾记。可以推想,当时的青州南阳桥都留下了大书法家米芾的墨迹。 青州虹桥样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誉为“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种,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青州的先民,在修筑这些道路的同时,垒石架木,构筑成桥,跨河越涧,使天堑变通途,方便了军队的征战,人们的出行,货物的通达。至清朝末年,益都县境内桥梁,仅知名的就有八十多座。新中国建立后修建的桥梁更是星罗棋布,不计其数。 最久的桥——万年桥万年桥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永乐十二年,也就是1414年,万年桥到现在已经600多岁啦。它被誉为:青齐之襟带,海岱之纪纲! 青州万年桥老照片
再后来,康熙、嘉靖、同治年间都曾重修过,近代最大规模的一次重修是1935年。 万年桥整以巨石构成,它长65.3米,宽8米,高7.9米;有六个桥墩,分七个跨拱,每个跨拱的宽度为5.4米。每个桥墩的迎水面上,还各有一只石雕水兽,它们龙首长鬣, 样子十分古怪,俗称为“哈” 据说,这种“哈”有镇水的能耐,无论洪水怎样暴涨, 也只能乖乖地从它脚下流走。 万年桥栏杆全用白石雕成,高数尺, 上面有明朝时候刻制的浮雕《二十四孝图》《松鹤同春》《张良圮下遇黄石公》等图画。东栏杆有石柱子四十一根,柱端雕有二十二个宝瓶,十九只狮子; 西栏杆有石柱子三十七根,柱端的宝瓶是十七个,狮子二十只宝瓶的大小精粗,式样不一: 狮子的肥瘦雌雄,体态各殊,称得上是当地的一大奇观。 最老的桥——方台桥上世纪末,在文物普查中,青州的文物工作者发现在庄家村东北的弥河河床中,有明显的古桥遗迹。经过勘探,确认了方台古桥的存在,该桥最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毁于唐朝末年。 齐国刀币 方台古桥为木质,长235米,宽约4米,桥下两侧有大量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的文物。比如,带有“齐之法化”“齐法化”字样的齐国刀币、汉朝的“日月昭明镜”、唐朝的“海兽葡萄镜,桥址东西两端,皆有延伸的古道、大面积分布的古代兵营、烽火台、古村落、古墓葬等遗迹。 青州青云桥 文字 | 青 木 编辑 | 一 耳 参考资料: 陈万增,《青州史话》 李俊三,《青州古桥》 设计芝士,《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桥结构是如何建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