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上虹桥:另外一种姿势看《清明上河图》

 李灏 2015-09-15

提要:在北宋张择端的原图中,“虹桥”为全木结构桥;在“明四家”之一仇英的仿摹本中,木质虹桥已经被仇英笔下的石拱桥取代,桥上市景已由张本的几个草棚凉亭演变为木质售货亭。清院本“虹桥”上的市景,已由张本木桥上的几个草棚凉亭和仇本石桥上的几个木售货亭,演进为石桥上两排统一规范且固定的商店,形成了整齐而繁华的桥上商业街区,本文以张原本为材料撰写。


9月8日,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正式开展,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经过三年多的“休眠期”后再次问世。对于这幅画,很多人都能说出个大概,5米多的画卷,熙熙攘攘的闹市,一座木结构拱桥连接着汴水两岸,桥上商铺林立,车马络绎不绝。但是,若要问该画的“画眼”在哪里?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


张本虹桥


作为桥梁技术工程师,我的看法是,画中横跨汴水两岸的木拱结构飞桥,就是全画的“画眼”。因为这座木桥,不仅浓缩了当时汴京城的繁华,也代表着我国古桥梁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顶点。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从画中看出这个“画眼”的下笔之多,人物之众,繁华复杂都是张择端精心设计中的精心,于是一个疑问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为什么呢?偏偏是这样一座桥是画眼?张择端到底想要用这座桥表达什么?这座桥与汴京城的意义又在哪里?

《东京梦华录·河道》中有这样的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三十。从东水门外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经过唐寰澄等著名桥梁专家的研究推敲,《东京梦华录》中所言的“虹桥”,就是《清明上河图》中拱桥的原型。若仔细看画,你会发现桥的两侧排列着鳞次栉比的草蓬凉亭,这和历史上汴京城里“虹桥”的真实情形也是一致的。

清本虹桥

外行人可能觉得,这样一座热热闹闹的拱桥,又不说明什么,但事实上,在没有精密量尺和结构力学理论做后盾的古代,搭建一架木拱虹桥,从择址、定位、选料、开工、建造到完工,无数繁琐的工序全凭工匠的眼力和经验判断。古代又没有钢筋水泥,这么多木材的钻孔、木榫的衔接、整座桥的弧度,都必须有严格的精度控制。所以说,我们看《清明上河图》,不能只是泛泛地看“汴京城的繁华”,看不看得懂这座“虹桥”,基本上就是区分内行和外行的标准之一吧。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普遍流行的桥梁是什么样子。众所周知,汴水从隋代开始就是江南漕运到北方的重要河道,北宋随着贸易经济发达,流经的船只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河上的平桥就成了阻碍船只顺利通行的障碍。

所谓的“平桥”,就是桥面平趟的桥,距离河面近,且中间用桥墩支撑桥梁,这样一来,船只一多,时常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直到山东青州牢城的一个离职小卒建造了北宋时期第一座名义上的“虹桥”,这才引起了人们注意。据记载,青州城西南山区有一条河,每年六七月多雨之季便会河水暴涨冲毁平桥,于是他带人“累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载,桥不复坏。”(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一开始,汴梁城里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来自青州的这项“创新之举”的重要性,直到宿州有个叫陈希亮的官员在汴河上修了第一座“虹桥”之后,往来船户和沿岸百姓皆交口赞誉,于是汴河上开始大量建造起虹桥来。最终,在汴河的汴梁段,也修了一座“虹桥”,于是便有了图中的这一画眼,也有了宋史中记载的“自畿邑至于泗流,皆为飞桥”(《宋史·陈希亮传》)。

想象一下,正在建造“虹桥”的汴京城,汴水两岸站满了建桥的能工巧匠,边上摆放着一根根巨大的圆木,河流之上,是已经架起一半的巨型木拱虹桥,斜飞向对岸,雄伟无比,往来市井叫卖声合着工匠们的号子,当是另一幅不不输于《清明上河图》的盛世画卷。

然而,汴河之上的繁华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金兵南下,“二王北狩”,宋室被迫南迁。似乎有意识要和这种时代变局呼应,名噪一时的“虹桥”技术,也几近失传。自此人们便再也没有见过如此鬼斧神工、技艺超群的虹桥,更别提这座《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因为它代表了当时北宋大跨径木拱虹桥最先进造桥技术,而我们一度只能靠《清明上河图》赞叹它美丽的身姿。


道理也很简单,金人占据北方后,南北经济往来被迫中断,作为交通大动脉的汴河自然也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几近干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汴河的干涸,势必导致造桥技术的衰微。

不过现在的我们都知道,老天爷总是在漫不经心之间就开个玩笑给你。直到1980年10月,《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组的专家在浙闽山区又找到了失传的“虹桥”技术,它们随着宋室的南下在山野树林之间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在千年的传承中被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不过,以浙闽山区的“蜈蚣桥”为例,飞木从岸边斜挑而出,桥上多以瓦片压顶,形成遮风避雨的廊桥。

话说,之所以我们的专家在没有找到浙闽山区的那些“蜈蚣桥”之前一度认为虹桥的技艺已经失传,除了与建造虹桥的难度比较大以外即使对当时的北宋而言具备这等技艺的工匠也是凤毛麟角,还有一个比较啼笑皆非却合情合理的理由,就是我国古代拥有这项顶尖建筑技术的师父和徒弟间不得不提的一些习俗。正如谚语“教会徒弟,师父饿死”所要说明的一样,古代的工匠们对于这种技术一般都是父传子,且不传女。偶尔带个小侄子什么的,也是天天提防着,对于各种技术要点也不会详说,更加别说留下图纸了,反正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还得好茶好水,脏活累活伺候着,这种方式极易导致类似的高级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天灾人祸而逐渐消亡,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