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栏杆拍遍,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昨日残荷 2019-11-21


中国历史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诗人,我认为应首推辛弃疾。在军事上,他曾“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本来是准备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在文学上,他的诗词被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今天再读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首词的意思是:南国的秋天,千里清冷寂寥,江水朝着天边流去,秋意无边无际。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看到远处的山非常的抚媚,这却激起了诗人内心对家国仇和恨的痛苦。在落日辉映下的楼头,几只孤鸿的嘹唳声中,飘泊江南的游子,端详着寒光闪烁的兵器,不断地拍打着栏杆,无人能理会登楼举目的心意······

这首词描写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失落感。一个人把栏杆拍遍,也没有人理解的孤独。无人理解就不能转换一种生活方式吗?多少人在政治失意后,都选择了退隐的生活。但他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读其词,我脑海中总是闪现出一个把栏杆拍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形象,惟有用手中的笔写诗作词,抒发心中的理想与感慨。辛弃疾是不幸的,因他生不逢时。我们是幸运的,即使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人生的价值照样可以实现。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株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