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味茶‖张振峰读书笔记人物之八: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0-07-30

  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


振峰读书记人物(八)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把栏杆拍遍?拍栏杆干嘛?闲得?不怕把手拍疼?
      且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读完辛词方知:把栏杆拍遍里有多少无奈、多少愁苦、多少不甘!当辛弃疾登上建康(今南京)赏心亭,遥对万种风情的秦淮河,有别于一般风流墨客的赏心雅兴,他应该是发出了一声悲呛的呼喊!他痛拍栏杆之时,也许想到自己正舞刀催马,驰骋沙场,可谁知主和派苟且偷安,自己满腹经论万丈豪情只能付于东流寄于笔墨了!江水悠悠,那是辛弃疾的千愁万绪啊!


      再读拍遍栏杆,就感觉,那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呀!诸如“气吞万里如虎”“沙场秋点兵”这类辛词,那隐含的凛然杀气大气磅礴之势柳永之流是写不出来的。梁启超曾评说"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啊,史上虽说苏辛并列,那也只是就其诗词同称豪放派而言。辛弃疾可是拈一枝羊豪软笔可笔走龙蛇草军书,提剑上马可百万军中取敌上将首级的主儿!22岁时,辛弃疾就拉起一支两千多人的抗金队伍,有一将领欲投敌而去,辛得知后擎刀上马,疾如闪电,追上降将,斩其首级而还!辛弃疾胆略武功的老辣娴熟只在文学之上,不在文学之下!这也就注定了他在文人与武将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有这样的山东老乡,读他的诗词以及写写学习他的心得文章都感到格外自豪!辛是济南历城人。辛老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的《破阵子》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能与之媲美的也只有岳鹏举的《满江红》了。诗圣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与辛词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让对比一下也只能是:呵呵两声了。那些所谓的边塞诗人,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在辛词面前多么的苍白无力!因为他们没有在死人堆里钻过,没有喝过刀头的鲜血。辛词中的"列舰层楼"  “投鞭飞渡"  “剑指三秦"  "西风塞马"简直就是一部军事辞典,因为那就是一个将军诗人的真实生活!有这样的生活才使得,很多辛词不像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剑刻就的!
       
      这样一位将军诗人,想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一腔宏图伟略都无法实现,要拍遍栏杆,也就不奇怪了!


      不用走进,靠近了这样一颗伟大的心脏都会让人热泪横流,恨不能和辛弃疾一起去拍遍栏杆!
        
      辛弃疾,他太傻!他没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明哲保身的聪明,更不可能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那样的粗鲁浅薄!绝不可能成为汪精卫那样的卖国贼!好像拿前人与后人做比有些不妥,但做为我这个读书记人学习的后人来说,将这些人物纵横多方对照应该不算错误!


      说辛弃疾傻,可中国文化里没有这样的傻人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风骨,没有了血性和未来!写到此处,不由得又想起文天祥来,跑题就跑题吧,一定要说一句,当劝降者问文天祥,这样的王朝还保它干什么?气数已尽,无力回天了!文丞相平静地答到,我何尚不知呀,只是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我只求一死!愿我的淋漓鲜血能唤醒更多的人民。这就是中国的士,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呜呼!“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我们的民族魂啊!
       
        辛弃疾呀,辛弃疾,也是
        
        艰辛做就,
        悲辛滋味,
        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
        椒桂捣残堪吐。
       
      忠肝义胆的辛弃疾呀,也是"艰辛、酸辛、悲辛、辛辣"腌渍出的一条光辉的生命!一定会永远光耀着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

特邀作家简介:

张振峰,高唐县人,聊城宏运建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文学爱好者。散文、诗歌散见于中国诗歌网,鲁西诗人,齐鲁文学,双馨文苑等平台。

人生如茶,君子之交淡如水

投稿微信

【诗朗诵】我 爱 山 东
鱼丘湖水碧绿 岸边杨柳依依
【蓝色的多瑙河诵读】月 亮 树
我们把崭新的日历庄重打开
神龙只见首散文:春雪中游神龙架
曹茳源:爱情盛宴
与好友明华弟不期而遇登山夜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