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种揭西客家粄大全,你都吃过吗?

 昵称66390237 2019-11-22

“粄”(bǎn),代表着一种饮食和文化,对于大多数非客家人来说,应该都是陌生的吧。“粄”是客家话中的特色词汇,泛指用米浆所制成的食品,是客家传统特色小吃。在客家地区,有一类食物被称为“粄”。

1.红桃粄壮阳的食物

红桃粄,寓意着吉祥、如意。一般在过年、嫁娶、搬迁等都会看到它的靓丽身影,也可以作为拜神祭祀的贡品。制法是以糯米粉加上粄红揉成面团之后包上之前已经磨好的花生粉末、萝卜干末(菜埔)等,印上红桃印,蒸熟即可食用。

2.碗粄

碗粄,也被揭西客家人叫做发粄。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常吃的糕品。也是广府人称「松糕」的。它是粘米粉和糯米粉加上白糖和红糖按照一定比例,加上酒糟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而成的,粄面从碗里隆起来,会出现裂缝,因此也可以叫做“笑粄”。其寓意着发财、笑口常开。

3.细粄

细粄,又叫雀仔粄,因为其两段尖尖像雀鸟而得其名。由粘米粉加水,用手工捏出做成皮,用豆干、大蒜、虾米做馅,制成的类似饺子又比饺子稍大的馅类小吃,蒸熟就可吃,也可以加油煎。风味独特,香味十足。

4.糊鳅粄

糊鳅粄,也被揭西客家人叫做“惜缘”。因为其形状像泥鳅,所以叫做“糊鳅粄”。糊鳅粄是由粘米粉制作而成的,其形状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尖尖的泥鳅状。糊鳅粄一般有两种口味,一是家里有喜事,例如嫁娶、添丁,就制作成甜味,寓意着甜甜蜜蜜、圆圆满满;而是平时吃的制成咸味,咸味一般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小园荽、猪肉末和虾米等。口感香糯。

5.假喜粄

假喜粄,又称为“假起粄”,是我们客家人特色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其是由粘米粉制成,加入白糖或者红糖,在经过酒糟发酵一段时间后而成。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发酵,所以也被客家人叫“假起粄”。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做喜粄,因此有吃了喜粄就加一岁的说法!象征喜庆和丰收,而有些人也会把象征喜庆的假喜粄当做回礼送给亲朋好友!

6.煎粄

煎粄,也叫做“煎堆”。煎堆风味独特,制作考究。在炸煎粄时,十分考究火候。只有把煎粄炸至色泽金黄,外形浑圆,里面的白糖芝麻馅没有泄露,才能达到口感最佳。炸好了的煎堆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蜜的寓意

7.鼠曲粄

鼠曲粄,在客家地区也被叫做“黄花梦粄”。是在清明前后吃的一种粄。清明时节雨水多,湿气重,而鼠曲草能祛湿、健脾胃,所以客家人在拜山扫墓、踏青之余都会采摘些新鲜的鼠曲草(清明草、田艾)回去制作应节的鼠曲粄。在客家地区的俗语中“黄花梦,梦花娘,三斗米,一斤糖” 中体现了鼠曲粄的比例。所以“鼠曲粄”也聚集了客家人的智慧。

8.甜粄

甜粄,又称大笼粄,是客家地区的年糕,寓意来年生活甜甜美美。每逢过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习俗,还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至今在广东客家地区,过年客人来访,有蒸甜粄的人家都会把家里的甜粄切下一块送给客人,作为回礼。

9.圆印粄

圆印粄,因为其形状是圆形,在加上制作时要用到模印,因此被揭西客家人叫做“圆印粄”。圆印粄不作为正餐出现 ,一般都是被客家人当做下午茶。是由粘米粉制作而成的,馅料是由花生末、猪肉末和萝卜干末(菜铺)组成。

10.捆粄

捆粄,广东省丰顺县特色小吃。捆粄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一般肉馅有:豆干、咸菜、香芋、萝卜、瘦肉、豆角、鲜笋、萝卜干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馅,变换出不同的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