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熊孩子拍妈妈私生活视频,放网上求关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历来现实 2019-11-22

前几天韩国小孩偷拍妈妈隐私发布到网上的新闻刷屏了,这些视频什么角度的都有,什么尺度的都有,而偷拍的目的叫人哭笑不得,仅仅是为了引起关注,让自己迅速能成为网红。

对于这股拍妈妈狂潮,那些宝妈们也很自然地如临大敌,吃惊不小。一个在银行当职员的女士说,在网上看到有关新闻的时候,她还不敢相信是真的,觉得那只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噱头,为了骗取点击率。

直到今天后,她在儿子的推文上看到了自己的臀部曲线,她惊出一身冷汗,方才相信网上的一切。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自己的孩子只有十岁。她伤心地说,难道这是自己辛辛苦苦带大、娇生惯养的孩子吗?

对于职场上工作的人来说,办公室是最危险的场所,随时会被上司骚扰,会被偷拍,到洗手间也要东张西望、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安装了针孔摄像头被偷拍。

她们觉得只要到了自己家里才是最安全的港湾,可以无拘无束,可是让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也会成为偷怕黑手,这世界上还有安全的地方吗?

当记者问及不少家长关于此事的看法,多数家长觉得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更有不少家长觉得要狠狠揍他们一顿,让他们接受教训,但也有的家长说,他们都是孩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能上纲上线。

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聪明,70后的人上小学了什么也不懂,呆呆的像个傻子。80后的孩子5岁就什么都知道了。而90、00后的孩子三四岁就懂事了,10后恨不能两岁就把手机玩得贼溜。

千万别把他们当孩子,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除了幼儿园,还有身边人的言传身教,有不经意间他们在大人看电视剧时就不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更有各类手机软件对他们的日常熏陶。

其实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教他们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小偷针、大偷金",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人对学龄儿童教育的重视。

我们小区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个教师在老公出差时,在网上跟知己轻装上阵聊天。因为儿子犇犇才三岁,妈妈根本就没有介意孩子也在场。可是一周后婆婆生日,老公也出差回来了。酒席上,小叔子闲聊说起了网上的裸奔新闻,小犇犇竟然说爸爸不在家,妈妈跟叔叔好像也是这样。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尴尬万分,那个老师觉得羞愧难当,当天下午就跳楼了。

如果说上述悲剧是个例的话,现实中,大人亲热不回避孩子的事情屡见不鲜,孩子总会在高朋满座的时候,冷不丁爆出一个冷门,让大人无地自容。

以上只是我们生活中关于成人隐私要回避小孩的几个例子,而在现实中大人对几岁的孩子总以不懂事为借口,对孩子娇惯放纵的事情,我们也司空见惯。

比如爷爷奶妈让孙子打脸,还乐呵呵地笑。当孩子爸妈说这样不妥的时候,爷爷奶奶总会说,孩子还小,懂什么。

小孩子弄坏了别人的东西遭到斥责的时候,大人总会说,他还是个孩子,大不了赔偿你,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么凶巴巴对孩子,至于吗?

甚至有的孩子抢小朋友的东西,欺负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大人心里会偷着乐,心说这样的孩子上学去我们终于可以放心了,不会受欺负。

再给大家讲一个古代教子的故事,从中也可以受到一点启发。

清光绪年间,豫北农村有个农妇三代单传在53岁那年生了一个孩子,取名叫金贵。可想而知是晚来得子,非常娇惯,对父母非打即骂,对邻居也是恶语相向。而父母对此司空见惯,不加劝阻,信马由缰。

一天老妇在孩子在路边玩耍,三岁的孩子拿着一把刀在母亲脖子上比划,一边捅一边念念有词:"杀、杀、杀!"刚巧县太爷出去办案从此经过,看见此状不由分说要将孩子带走收监,说孩子、犯下谋逆大罪,说要上报朝廷,要将孩子处以极刑。孩子父母赶紧跪下求饶,说小孩子不懂事。县官叫人搬来一张一米多高的桌子,桌子上又放上一张凳子,把孩子放到桌子上,孩子吓得哇哇直哭,不敢动弹。县官说对孩子父母说:"如果孩子真不懂事,怎么不从桌子上往下跳?别狡辩了,带走。"

孩子带走后,父母哭成了泪人,乡邻见状不忍。第二天,乡邻集体到县衙求情,这才将孩子放回。办了个"取保候审",说如果孩子再犯,定斩不饶。

从此后,父母不敢怠慢,严加管教孩子,后来孩子考试中了举人,成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更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古代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从小喜欢小偷小摸,母亲引以为荣,不闻不问。后来孩子长大成为大盗,被抓捕判处极刑,行刑那一天,母亲去刑场看望儿子,儿子说让母亲到身边来,说要吃最后一口乳汁,母亲宽衣解带,坦露胸怀。

儿子上前一口咬下,说:当初如果不是你娇惯,儿子也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

举例这么多,无非是告诉大家,现在的孩子懂事早了,早期教育要从婴儿开始,用合适的方法教他们懂得做人的原则,教他们鉴别是非和美丑,千万不能以孩子年龄小而有意无意地放纵,将来一旦出事,则追悔莫及。

话题回到韩国妈妈们身上,偷拍这件事情,据说已经让韩国的诸多母亲们苦恼异常,问题的根源,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这帮小家伙们过早的接触手机平板这些产品,过早地从各个APP软件上知晓了一些本该不属于他们年龄应该知晓的事情。如果父母发现及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许还可以及时阻遏。如果父母恰巧是粗心类型,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性教育和性观念, 孩子们的成长就大有问题了。

净化网络空间,各手机APP软件加强自律,不以少年儿童为阅读观览群体和发布主体,完善立法,维持道德底线,势在必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