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思维科学史话 四

 静远德载 2019-11-22

四 钱学森与思维科学

A,思维科学讨论班

智能计算机

思维科学三层次

   下面我就说说钱先生在思维科学领域的研究成就。1986、1987年,钱先生在北大搞了一个思维科学讨论班。···   

    ···钱先生为什么要提出发展思维科学呢?我觉得这个与863计划有点关系,而且与国防科工委发展计算机的计划有关。当时,日本提出个智能计算机计划,我们在863计划中也提出要搞智能计算机。当时,钱先生极力支持智能计算机计划,而且积极促进这个计划,因为钱先生对新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他看过的书比我们多得多,知识的丰富和来源的广泛是一般人没有法子比的。

   钱先生提出发展思维科学,目的是要建立智能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的科学基础就是思维科学。这就是他的观点,这些观点后来证明都没有错,但别人不知道。并且,钱先生认为思维科学也是个体系,处在中间的是技术科学层次,还有工程技术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

   但是,有些人不了解。当时,也有一些人称他们是按照钱先生学术思想去研究的,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钱先生的思想。钱先生提出,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在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直感的东西。这就牵涉到智能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问题?有些人把智能计算机说成什么都可以做。其实,从哲学角度考虑,有些东西是不能做的,如人的直感的东西就是不能做的。这些正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中国传统思维的长处是综合,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如中医。而西方思维走的是还原分解的路子,一直分解下去,分解到分子、原子等层次,但是回不过来。···中国传统思维的长处就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与现在系统科学有联系。大家都知道,钱先生还发表过一些关于系统科学与中医的文章。

   1984年,钱先生提出要搞思维科学,我们先搞了个讨论班,然而没有搞几次就停了。为什么呢?关于智能计算机,当时863计划专门设了一个专家组,我也进入了专家组,并做了人工智能专家组副组长。此时,钱先生就给我写信,说你现在不要去搞什么讨论班了,必须进行战略转移,靠自己来做。结果,讨论班只搞了一半。但是,5年以后,出问题了,这个智能机发展不下去了。当时有人问,你们智能计算机做到最后到底是几岁孩子的智能?是3岁孩子还是5岁孩子的智能?后来,我已不在那个专家组了,最后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他们把这个智能计算机干脆换成曙光计算机来代替了。我们自己很清楚,它根本不是原来的初衷,曙光计算机是并行机,即使速度再高,也比不上总参的那个,总参的那个计算机曾一段时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它也比不过银河计算机。但是,最后的鉴定报告还是说取得很大的成就,我看了直摇头。

   在这个过程中,钱先生一直与我讨论,我再把他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与专家组成员转达。他指出,我们要研究的不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而是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他还专门给我写信,提出我们要研究的是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以后呢?什么综合集成法啦,还有研讨厅体系啦,逐一提出来了。钱先生刚刚提出研讨厅体系的时候,人们都看不懂。连王寿云也没有看清楚,他就问钱先生这个“厅”到底是什么?钱先生说:“就是这个‘厅’重要,这个‘厅’是核心。”我们知道,凡是科学发达的国家如欧洲、美国,他们都有Seminar,也就是讨论班,这个非常重要。我感觉到,钱先生一说到美国许多地方都咬牙切齿,但他对他们的讨论班很赞成,认为搞科研必须有讨论。我刚才已说过,他在力学所的时候,要求每个办公室都要备有黑板,便于随时进行学术讨论。他在力学所虽然讲的是《工程控制论》,但他直接抓的是物理力学。他曾跟问我,为什么讨论不起来啊?他有时还故意写出几个不怎么准确的问题,但年轻人就是不敢指出。关于他怎么进行学术讨论,与他的导师和其他学术权威的故事,想必你们都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钱先生在思维科学方面的学术贡献是开创性的。···他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发展变化的,(他的见解)一开始说出来是这样的,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又有变化,一开始他强调灵感,可后来不大强调这个了。到了1994年,针对思维科学,他有专门的研究与界定。他认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突破口是形象思维,另一个是逻辑思维。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那个形象思维是宏观的,没有结构,逻辑思维是有结构的。还有一个是创造性思维。他把思维科学界定在这三个方面。他在研究思维科学的时候,专门给我写了很多封信,也给别人写过很多信。他与我通信讨论,实际上是他在说,他对思维科学认识的高度很高、很准。他认为,研究思维科学要从宏观上考虑,不像脑科学。脑科学是结构的、微观的,是从生理学角度考虑的。国防科工委507所有一段时间在脑科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猴子的大脑还是有很大区别。现在,从宏观角度来考虑,也可以处理某些问题,比如计算机。

   钱先生提出思维科学有三个层次,但有些人不大愿意去理解他的思想。他认为,基础科学是思维学、形象思维、直感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这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说的。然后,技术科学的层次是模式识别。我1978年在美国学的就是模式识别,回来之后,和钱先生的联系中发现他对模式识别也很感兴趣,他当时在研究思维科学。还有,数理语言学、情报学、科学方法论,都属于技术科学层次。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还有智能系统。工程技术层次,他讲得更具体,有计算机模拟技术、情报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密码技术。我们现在的研讨厅体系呢?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可见,钱先生看得非常清楚。

全文引自《戴汝为谈钱学森与系统科学及思维科学》

姜玉平 史贵全 访问整理

(2010-01-07 13:30: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