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争光点评涂运桥《小重山·埋伏》

 小楼听雨诗刊 2019-11-22

作 者 简 介 

楚成,本名涂运桥,1972年12月出生。九州诗词社顾问、解放军红叶诗社培训部导师、《红叶》特邀编委兼驻武汉记者站站长、、将军学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理事、武汉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心潮诗社理事、湖北作协会员等。公安诗词开拓者。公安部曾于2010年春在武汉东湖亚洲棋院举办“全国公安诗词座谈会暨涂运桥诗词研讨会”。曾出席2005年度《中华诗词》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青春诗会”、获2010年度暨首届《诗刊》诗词奖、首届荆楚聂绀弩诗词评论奖、中国公安2014年度诗人奖等。著有《楚成诗词集》、《映月楼集》、《梨园诗话》等。有“诗警”之称。武汉辟有“诗警印象”文化墙。


李争光点评涂运桥《小重山·埋伏》

小重山·埋伏(涂运桥)

蹲守孤村雪满身。几回梅影下,暗香循。当时偏爱落花茵。征衣湿,松竹掩柴门。案犯久相邻。石阶芳草绿,又清晨。个中滋味向谁论?闻警令,收网在黄昏。   
(《诗词百家》2016.02)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李争光点评

    此词内容创新,对武警战士埋伏围捕案犯的描写乃是古往今来诗人词家很少涉及的题材。其写法是叙述描写,不仅使其内容显得特别形象生动,而且其蕴含的情感意味既丰富又深厚。开头一句,十分精炼地将埋伏的具体情状展示出来,是“蹲守”,是“孤村”,是“雪满身”。何其冷寂,何等艰苦。而接下去却将“梅影”、“暗香”、“落花茵”和“松竹掩柴门”——渲染出来,画出一幅孤村荒郊之美景,似乎是美化所描写的环境,可见苦中寂美、苦中有乐,而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将武警战士在“埋伏”中苦与乐的情景交织在简略而复杂的图画中,映衬了武警战士保卫世间美好事物的高尚职责,不畏艰苦的美好心灵。下片进一步从深度方面将环境气氛进一步渲染,将重点点出。“案犯久相邻”,武警战士在此埋伏已久,久未见到案犯,为了一网打尽,而久久地等待其他案犯到来。一“久”字又可见武警战士历艰苦已久。“又清晨”,可见从昨晚上围守埋伏到如今已久了。辛苦之状不言而出。“石阶荒草”又现出一种美境,亦可见苦中有美,“个人滋味有谁论”正是苦与美的心中复杂感情的集中的直接表达,最后两句是写埋伏的结果成绩所在,是描述的重点,是苦与乐,苦与美的最后收束。如此收笔使人联想无限,而韵味悠长。

(《诗词百家》2016.03)《好诗荐评》

精彩回顾:

【当代诗人】张春义——沟曲河同瘦,路回山不穷。

【当代诗人】陈逸卿——柳絮詞六首

【当代诗人】王德珍——有骨诗根稳,出新元气清。

【当代诗人】楚成:映月诗词选——只愿人间乐太平

小楼听雨诗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