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脑缺血病变 急性脑缺血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严重减少,rCBV的减少是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单位质量内血容量减少,当脑局部灌注压下降时,脑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局部血管床扩张以增加血容量来代偿。 研究表明急性脑缺血发作后,过度灌注和持续的灌注不足可同时存在,且是造成脑组织损伤的原因。灌注成像可通过rCBF和MTT来了解局部组织的灌注情况,有望帮助临床及时判断病变进展。 2.原发性胶质瘤 胶质瘤的血管增生程度是决定病理学分级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微血管密度计数作为评价胶质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微血管密度也在提高。从总体上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越大,即多行胶母>间变性星型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灌注成像能够在活体上快速而几乎无创的量化反映组织的血管生成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对胶质瘤分级的目的。 3.脑胶质瘤病 脑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肿瘤,病理特征是中度多行的胶质细胞沿正常结构内侵润而不破坏它,病变区细胞数量增多但无脑实质破坏和新生血管。灌注成像显示病变区缺乏血管增生,rCBV甚至低于正常为受累的脑白质。 4.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多为血行转移,在其生长中产生无屏障的新生血管网,瘤周常伴不同程度水肿,但其内的毛细血管床正常,肿瘤边缘以外无肿瘤细胞侵润。 孤立实性转移常与原发肿瘤鉴别。两者病灶区rCBV表现相近,灶周水肿区差异显著,原发肿瘤明显高于转移瘤。这可能就是转移瘤周围仅仅是单纯水肿而原发肿瘤除水肿外还有瘤细胞侵润的本质差异的反应。 5.脑原发淋巴瘤 脑原发淋巴瘤的治疗依靠联合大剂量化疗和放疗而非手术。在诊断上,常规影像有时很难鉴别脑原发淋巴瘤与多行胶质母细胞瘤。灌注成像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特征的能力有助于鉴别两者。脑原发淋巴瘤组织病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形成多层环形结节并使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虽然肿瘤细胞可侵犯血管内皮甚至侵入血管腔内,但新生血管却不明显。因此脑原发淋巴瘤的rCBV明显低于多形胶母的。 6.脑外肿瘤 颅内脑外肿瘤是指起源于颅内非脑实质组织如脑膜,硬模,颅骨,脑室,脉络膜丛,松果体,垂体的肿瘤,以脑膜瘤最常见。它们常有丰富的血管而又无血脑屏障,所以增强显著。一般情况下常规影像检查鉴别脑内外肿瘤不难,当脑内肿瘤侵犯硬膜或脑外肿瘤侵犯脑实质时会给定位诊断造成困难。脑外肿瘤的rCBV明显高于脑内肿瘤。值得注意的事由于脑外肿瘤没有血脑屏障,造影剂很快漏出,rCBV的测量不可靠。灌注曲线特征是首次通过后基线恢复缓慢。 7.其他应用 7.1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 定量 MR PWI显示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病人脑白质的rCBF下降 ,而脑灰质的 rCBF却正常 ,这与低灌注在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起的作用是一致的 ,病人灰质和白质所获得的 CBF的绝对值与以前研究结果相似 ,进一步说明了定量的 MR PWI技术所测 rCBF的准确性 。 7.2老年性痴呆 MR PWI在此病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颞顶感觉运动及海马皮质区的灌注参数有统计学上显著的变化 ,其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功能和认识损害的表达 。 7.3创伤性脑损伤 脑创伤后 ,脑血管发生改变导致脑缺血和进一步细胞损害 ,它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 ,MR PWI上脑损伤区域都可存在异常的 CBV ,这种改变在决定临床结果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7.4脑静脉或硬脑膜窦血栓 MR PWI能显示脑组织的静脉性充血 ,鉴别累及可恢复组织的病理生理类型 ,CBV正常 ,MTT延长 ,提示受累的脑组织具有可恢复性 ,可指导临床治疗。 7.5肿胀性脱髓鞘病变 TDLs好发于脑白质中央 ,可强化 ,灶周水肿 ,有占位效应和中央坏死。MR PWI在鉴别 TDLs和颅内肿瘤方面价值较大 ,它可正确诊断脱髓鞘病变。 图片/文字来源:医学影像1班 |
|
来自: fjgsd > 《临床实验室、物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