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古代名人——董善庆

 老刘tdrhg 2019-11-23

董善庆(公元1661年—1737年),字心培,白族,今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宝丰镇人。自幼苦读,博学多才,精通典史,在家设馆教学终生。卒于1737年,享年76岁。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云龙州(大理州云龙县)城雒马井(今宝丰镇)董氏家族中一户人家出生了一个孩子,族中取名善庆,小字兴培。家人因兴培聪明俊秀,就一意供他读书,以望将来科举成名。不料董善庆青少年时正逢吴三桂谋反,云南政局连年混乱,再加家道又日趋贫寒,为生计糊口,董善庆只得在雒马井(今宝丰镇)附近几个盐井地区给人充当私塾教师,直到清康熙四十九年才应科试,由州儒学廪生考取贡生。此时董善庆已五十岁了,他也无意仕途,遂自己设馆教书。

澜沧江西岸有个三七村,这里本来是明朝政府“改土归流”后所设的云龙州(大理州云龙县)最早州城驻地,建有城墙和衙门、学宫等设施。董善庆在雒马井(宝丰镇旧名)教书多年,因见三七村山清水秀,又是当年的州治所在地,既有怀古之意又生隐逸之心的董善庆决计迁居三七,并把自己设学教书的塾馆也搬到了这里。自此博学多才、终生事教的这位私塾先生,所教学生已遍及云龙沧江两岸山区。

晚年的董善庆,非常喜爱考查地方古迹。三七村附近有明代段氏土知州的居所,段氏统治旧云龙州数百年之久,董善庆教学之余,经常寻访段氏家族后人并搜集旧云龙州的历史典故,同时广泛采访地方野史和民间传说,经过日积月累的“访古、得知故老传闻而随笔记之”,他将搜集来的典故传说整理后编写成一册名为《云龙记往》的著作。

《云龙记往》全书分“云龙记”、“摆夷传”、“阿昌传”、“段保世职传”四部分,这是比较系统地反映云龙古代史的唯一的一部著作,是研究云南民族历史,尤其是阿昌族历史的宝贵文献。董善庆受众多民族史学者所推崇,是古代白族有影响的地方史学家之一。

《云龙记往》后来亦易名《江外野史》,解放后,《云龙记往》的重新发现引起了国内史学界高度关注,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部著作对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