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学鹰:大唐雄风——谈谈我国唐代建筑

 anywherexxx 2019-11-23
大唐雄风——谈谈我国唐代建筑

唐文化博大精深,纵观中华诸朝,无出其右者。唐文化对东亚各国,尤其对日本、韩国,影响突出。现日本被尊为“正统”的“和样”建筑,即属唐风。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汉文化与唐文化时常并称为汉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文化与唐文化是有一定区别的,起码对于我国建筑史学、建筑考古学等领域而言,我国汉代建筑风格与唐代建筑风格区别甚大,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统称汉唐建筑文化应是值得商榷的。

唐代建筑概况

唐鉴于隋亡教训,建国之初从俭,宫室多沿用隋之旧。自唐高宗、武后起,至玄宗前期,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科技辉煌,国势极盛,始大规模建设。

唐代为控制社会秩序,定建筑等级,立《营缮令》,规定哪一等官吏可建何等规模、采用何样装饰等,尊卑贵贱森严。研究表明,唐已有一整套从城市规划至单体设计的模数设置。

唐《营缮令》现已失传。但宁波天一阁藏书宋代《天圣令》中,应保存了不少唐代内容。要研究唐代《营缮令》,可以宋代《天圣令》为基础。

唐代道宣撰写的《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图文并茂,关于唐代寺院的布局值得细细品读。

唐·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寺院图

唐都城、宫殿

唐代初期沿用隋代都城宫殿。譬如,改大兴城为长安城,大兴宫为太极宫,改紫微宫为洛阳宫等。

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长安城东北角外郭建大明宫。

公元714年,唐玄宗在长安原兴庆坊建兴庆宫。

此两者是唐代在长安新建的两所宫殿。

隋唐两代还修建了大量离宫,如江都宫、仁寿宫、上阳宫等。

骊山华清池唐玄宗莲花汤

骊山华清池唐杨贵妃海棠汤

不少唐代建筑采用土墙,且收分较大。有趣的是,不少日本古代夯土的围墙、建筑墙体等收分较大,可以借此窥见我国唐宋风格。

唐代直棂窗应为整棂,应当很少采用破子棂窗。破子棂窗是《营造法式》中所载,难以说明唐代建筑门窗特征。唐代窗棂或为整木转动45度、或为平行的直棂,与宋代将直棂一分为二的破子棂窗应有所区别。这一特点在日本现存同期的古建筑中,表现的比较充分。

燃灯石塔在我国出现比较早。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石灯都在我国,最早者应为山西太原童子寺的燃灯塔。石塔平面六角形,下部束腰基座约及全高之半,塔身中空,内置灯室,三面开门,顶部排烟。灯室用三段式束柱,有阑额、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属典型的唐代风格之一。

山西太原童子寺燃灯塔

渤海上京城遗址燃灯石塔(移位),立柱为梭柱,高度较大。莲瓣肥硕,瓦垄稀疏,檐口起翘很小。有阑额、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坐斗与柱子比例较大。

渤海上京城遗址燃灯塔

山西长子法兴寺唐代砖塔:用石头雕琢,两层楼阁式塔,造型极为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1

    山西长子法兴寺燃灯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大明宫: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大明宫内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玄武门等都已发掘并有学者的复原研究,可大体知其原貌。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平面图

大明宫内各殿采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砖石,绕以石栏杆。

屋顶为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或用绿色琉璃剪边。晚期建筑遗址曾出土土黄、蓝、绿三色琉璃瓦,说明唐中晚期建筑色彩由简朴走向绚丽。

地面或铺砖(石),或为木地板。踏步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

建筑木构件以土朱刷色为主,上部斗栱彩画暖色调。

门朱红色,窗棂绿色等。

唐代宗教建筑

大唐盛世,寺院建筑和附属艺术得以迅速发展,不断提高。经唐武宗、五代周世宗两次“灭法”,大量唐代殿宇遭到破坏。加以后世毁坏,除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外,无成组佛教寺院留存。由此,今后若有完整唐代寺院建筑遗址出土,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晨钟暮鼓:我国早期钟楼和鼓楼合一。隋唐初期,钟楼和藏经楼对峙,晚唐以降,变为钟楼和鼓楼对立。

隋唐佛寺大体分两类:一类经国家允许,领有寺额。一类为坊市乡村私立,又称村佛堂;至多可近于邸宅,不许建宫殿形式。从古至今,寺院都是有较为严格的等级。

由于寺庙的邸宅化,使得“前佛殿、后讲堂”受到了重视。初期传入的塔是很重要的,此后佛塔的重要性慢慢减弱,其并与寺院建筑布局演化有很大的关联。

我国隋唐之前的建筑都以偶数开间为主,奇数开间为辅。六朝时期,转变为以奇数开间为主、偶数开间为辅,至隋唐时期完成。单体建筑开间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佛殿邸宅化、佛像引入的影响。建筑开间由偶数变成奇数,也使得东西二阶,变成以中间台阶为中心的三台阶或单台阶布局样式。

唐代佛寺平面布局:主佛殿所在的中院面积最大,四周廊庑环绕,一般南北向开门。殿庭内前佛殿、后讲堂,东西廊外多排列小院,一般称之东廊第几院或西廊第几院。此外,主院周围还建有若干院:塔院、禅院、律院、净土院等,一般称“别院”。这和贵邸中主院外另建若干别院,布局类同。

唐·大雁塔门楣石刻

唐代、五代宗教建筑实例

1、南禅寺

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建国后修缮),创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通檐用二柱。

单檐歇山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收山很大,正脊较短。明间正心枋上隐刻出翼形栱,非补间铺作。有阑额、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坐斗与立柱比例较大,栌斗宽大于柱头。

南禅寺小巧别致,清新秀雅,但蕴涵着遒劲的内力,具有显著的唐风。

   2、佛光寺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寺内现存唐代东大殿木构、泥塑、壁画、墨迹,以及金代木构文殊殿及其塑像,寺内外魏(或齐)唐墓塔、石雕交相辉映,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瑰宝,享有极高声誉。

佛光寺东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见彩绘(栱眼壁等处有彩画)。大殿出檐深远,殿顶瓦条脊,正脊两端,饰以元代补配琉璃鸱吻,高大雄健。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侧脚和生起都很显著。

大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面积677平方米。正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直棂窗。

东大殿金相斗底槽平面。外槽深一间,内槽深两间、广五间。梁架采用明草两套制度,天花板下明栿月梁造,天花板上草栿不施斧斤。天花板为小方格平闇,与日本天平时代(我国唐中叶)遗构同。平梁上有叉手、无侏儒柱。两叉手相交顶点与令栱相交,承替木与脊抟,此种做法早期或多用,不见于宋元后。

柱头卷杀作优美。前檐诸柱础覆盆础,以宝装莲花为饰,每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习用。东大殿表现了结构与艺术高度统一,具唐代木构特点。

东大殿虽比南禅寺正殿晚75年,但规模远胜,且后世修葺中改动少,所以国内外影响甚巨。可作为仿唐建筑范例。

3、正定开元寺钟楼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解放后修缮),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无补间铺作,有阑额、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举高很低,升起、侧脚明显,偷心造,无耍头、令栱,有替木。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栱等,都展示出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或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

4、山西芮城五龙庙

又名龙王庙、广仁王庙,为晚唐建筑。无补间铺作,有阑额、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举高很低,升起、侧脚明显,偷心造,无耍头、令栱,有替木。一层泥道栱、一层正心枋相间,可见于福建、浙江等地,亦多见于日本大佛样木构。

5、平顺天台庵大殿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方三间殿。我国现存木构斗口跳最早实例(斗口跳:栌斗出一跳支撑挑檐檩。日本实例较多)。

当心间有补间铺作,有阑额,没有普拍枋,阑额不出头。升起、侧脚明显,收山很大,室内构架简洁。

小结:唐代木构建筑技艺特征初探

唐代木构建筑只存五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为殿堂型,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个水平层叠加而成。除正定开元寺钟楼外,其余3座均为通檐用二柱。唐代木构自内而外:

梁架:室内梁架简洁

斗栱:早期无补间铺作,晚唐之后出现补间铺作。斗栱用材较大,组合方式主要以偷心造为主。

木构件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侧脚、生起明显,梁架用料长方形断面为主,铺作用材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