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少吃糖?

 耳关通 2019-11-23

“早上、晚上,多吃点糖(Sugar in the morning, sugar in the evening, sugar at suppertime)。”这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甜”是当今世界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味觉。然而,你可否知道,这“美好”的甜味背后却有着怎样的苦涩?

虽然历史上有关甘蔗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中国。糖,作为一种除去了纤维和其他营养的单纯碳水化合物,进入我们的日常饮食也不过才300年。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仅2011年全世界糖总产量约为1.68亿吨,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消费24公斤糖(在发达国家则为 33.1公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6茶匙)以下。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话,25克糖的数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有关糖的概念和几个名词

各类含糖饮料

糖类

 “糖类”这个词经常被搞混。“糖类”的化学定义是“多羟基的醛或者酮”。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把它成为“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特征,通常又被分为以下几类:
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单元的糖,比如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等。
二糖:也叫“双糖”,是两个单糖聚合在一起的糖,比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蜂蜜等,谷类、薯类、部分豆类都是糖类最主要的膳食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糖”经常是特指蔗糖。而在食品营养领域,“糖”是指单糖和二糖。也就是说,蔗糖(白糖、红糖和冰糖等)、麦芽糖、蜂蜜、乳糖、果糖等,以及各种糖浆,都是食品营养领域中所说的“糖”。

添加糖
是指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糖。添加糖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提炼的蜂蜜和浓缩果汁中的糖,也包括龙舌兰糖浆、大麦麦芽浸膏、黑糖、椰子糖浆。水果中的糖是食材中天然存在的,不属于“添加糖”,不过被榨进汁里后,就跟其他的单糖、二糖没有区别。
“添加糖”隐形在饮料、面包、点心、饼干、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激凌等大量食品中。除了这些容易被觉察到的甜味食品,在餐馆的很多菜中,糖也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如一份葱烧海参也许要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也要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糖。

代糖
代糖又称为“非糖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很少就可以获得较高甜度。代糖含有极少热量或不含热量,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添加在无糖可乐、咖啡,以及各种零食小吃中。有的代糖是人工合成的,比如阿斯巴甜、糖精、甜蜜素、三氯蔗糖等等,有一些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等。
含有代糖的食品常会标注“0卡路里、不含糖”标签,或者直接声称“减肥饮料”、“减肥食品”,用以吸引消费者。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会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荟萃分析了56项超过7天的干预研究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没有证据表明摄入代糖对健康有益,而其潜在的危害也不能排除。

不得不提的两位科学家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男性患冠心病的高死亡率引发了对风险饮食因素的研究,包括胆固醇、植物醇、过量卡路里、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矿物质。
1958年开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理学家安塞尔·凯斯(Ancel Keys)组织了一项著名的“七国研究”(the Seven Countries Study)。他从美国、芬兰、荷兰、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日本等7个国家招募了12763名40岁到59岁的男子。这些人登记加入该项目后,分别在5年后和10年后接受的饮食和心脏健康情况的调查。凯斯根据“七国研究”得出结论:食物中的饱和脂肪与血脂上升、心脏病和中风发病几率增加存在相关性。脂类假说就此诞生。
但事实上,凯斯的这个研究哪里是什么“7国研究”,分明就是“22国研究”。因为最开始的调查时,研究对象包括了22个国家。最后为什么会变成“7国”?原来是其他15国的数据并不符合凯斯的假说,统统被他人为筛选掉了。更为过分的是,就算是被挑选中的这七国的样本中,凯斯也只挑选了那部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进行分析。几年后,参与七国研究的首席意大利研究者达历山德罗·梅诺蒂(Alessandro Menotti)回顾这些数据时,发现与心脏病死亡率关联最密切的不是饱和脂肪而是糖。
1972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学院生理及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John Yudkin)在自己出版的《纯净、洁白且致命》(Pure, White, and Deadly)一书中发出警告:相对于脂肪而言,糖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除非我们能够明确糖在与其他食品添加剂共同使用时产生的作用,否则那种添加剂应该被禁用。” 尤德金写道。那本书销量不错,但尤德金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尤德金的这一发现遭到有影响力的营养学家和食品工业界的嘲笑。他不再被国际营养学术会议邀请,学术杂志拒绝发表他的文章。在此之后,他的事业再也没能东山再起。1995年他在失望中死去,基本上已经被人们所淡忘。
而由于提出脂类假说,凯斯本人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营养学家,甚至还登上了1961年的时代杂志封面。在之后的十年里,他也一直公开为糖类站台,并反对一切对制糖业不利的观点。
到了80年代,很少再有科学家认为添加糖是冠心病的一大诱因。在美国政府推出的第一版“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中,减少全脂、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但并未提及添加糖是冠心病的诱因。


科学丑闻

2016年9月,《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披露制糖业内部文件的文章,揭露了美国制糖业上世纪60年代花钱收买科学家控制舆论,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转而将饱和脂肪酸推为罪魁祸首的丑闻。2015年《纽约时报》还曾爆出,可口可乐公司从2008年开始,向科研机构、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大量资金,以证明和宣扬全球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是一个缺乏运动的问题,和你正在吃的垃圾食品、喝的含糖饮料关系不大。
2017年11月21日,PLOS Biology杂志的一篇文章,又揭秘了另一个黑暗内幕。原来制糖业不但甩锅给脂肪,甚至还刻意隐瞒了他们曾资助过一项代号为259的动物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提示糖可能引发心脏病和癌症。这些令人不安的研究结果很快被雪藏,从未向世人公布。

罪魁祸首:脂肪还是糖?

日本大阪大学一项研究,在跟踪了近4万名男性和女性达18年之久后发现,每日喝含糖饮料会让女性患中风的风险提高80%。美国也有类似研究——分别对8万多名女性和4万多名男性进行了28年和22年追踪后发现:含糖苏打水的大量饮用,导致中风的高发。
2015年10月,《循环》杂志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1980年至2010年间,全球每年因饮用含糖饮料而导致的死亡约达18.4万例,其中导致13.3万人死于糖尿病(72.3%),4.5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4.2%),6450人死于癌症(3.5%)
“它们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死亡,我们应该将它们从膳食中清除出去。”这个结论来之不易,为此,科学家们检索了关于摄入含糖饮料对身体质量指数(B.M.I.)和II型糖尿病的影响,以及BMI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影响的数十项膳食调查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汇总了其中的数据。这些有关含糖饮料消费的数据来自62项国家级膳食调查,涉及在1980年至2010年间接受调查的51个国家超过60万人(Circulation. 2015,132(8): 639–666.)。
直到2016年,最新版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才开始建议,每日的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不单单是着眼于控制脂肪的摄入。25克糖是什么概念?随便一瓶可乐就已经超标。

The end

本文主要引用资料:

Singh GM, Micha R, Khatibzadeh S,et al. Estimated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ease burdens related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2010. Circulation. 2015,132(8): 639–666.

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沉冤难雪的脂肪:一份膳食指南和它带来的40年健康灾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