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钧瓷的价格标准与价值标准,你能把握吗?

 博搜艺术 2019-11-23

钧瓷的价格标准与价值标准,你能把握吗?

  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钧瓷艺术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漫长岁月,其间又受到其他姊妹艺术的影响而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中国青瓷历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

  

  上世纪80 年代烧制的新工艺钧瓷虎头瓶和荷口观音瓶,以1800 万港元起拍,最 后以3200 万港元落槌,加佣金成 交价达3680 万港元,创下“红色官窑钧瓷”的拍卖纪录。在内陆拍卖市场,“红色官窑”亦始终扮演着最耀眼的角色,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成 交的作品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在一些内陆拍卖企业有意识的推动下,当代在世匠人的作品亦时有成 交,不过,个别高价成 交的案例尚未能对市场形成传导效应。

  

  钧瓷出现之初,主要生产盘、碗、盆、罐、瓶、炉等,用于日常生活需要。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比较单调,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到了唐代,陶瓷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瓷工匠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成功烧制出高温窑变铜红釉。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