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端砚台品鉴浅谈!

 博搜艺术 2019-11-23

清朝端砚台品鉴浅谈!

  当前,社会财富精英竞相进入文物艺术品投资和文物艺术品金融化的领域,也许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股市的不景气与高风险、房地产行业的停滞,让缺乏投资方向的社会财富精英更加倾向于投资文物艺术品,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大量进入文物艺术品行业,文物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形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谁投资了文物艺术品特别是流传有序的经典艺术品,谁投资了文物艺术品的金融产品,谁就拥有具有保值能力和增值潜力的资产,谁就拥有多的社会财富。

  在中国古代,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 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除了文人喜爱之外,与皇 家、官家的宠爱不无关系。砚台非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活实用器皿,而是直接为上层建筑的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宗教等方面服务的重要工具。南唐后主李煜就痴迷砚台,“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

  

  收藏讯2012年9月9日上午10:00,荣宝斋(微博)(上海)首届四季拍卖名砚雅石专场在上海四季大酒店举槌。清金农款梅花诗纹随形端砚以38万起拍,终以145万的价 格落槌,加上佣金成 交价为151.75万。此拍品之前估价为RMB400,000-600,000,尺寸为长27.5cm;宽23cm;高5cm。

  近几年来中国内陆收藏投资艺术品市场行情大好,而砚石却一直是个冷门收藏项目而未受到关注。但在中国香港则是另一番景象。早在1994年的香港拍卖市场,砚台就已受到收藏界青睐,其价 格高的时候就可达到十几、二十万人 民 币。10年后的香港,砚台的价 格已突破百万。

  获得金融资本支持的投资方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有更大的去引导市场行为,使艺术品收藏行为过多地向投资行为转化,反而可能不利于艺术品收藏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可能阻碍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人砚,发于宋,兴于明清。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在朝野内外有了很大提升。他们不仅在庙堂之上参与国家的经济、政 治决策,更在民间将其高雅志趣融入文化、艺术之中,这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从而确立了“文人画”体系。作为这些文人的案上之砚,自然也独 具文人之品格,追求之境界,使其具有“得之象外”的人文精神。达官显贵及文豪、书画家等,纷纷藏砚和著书立说,苏轼、米芾是这个时期砚台收藏家的代表。

  元明两代,民间以砚台收藏著称的大家如项子京、董其昌等不可胜数。有清一代,藏砚之风普天皆兴。纪昀、刘墉等显赫要人,也热衷于集藏名砚,纪晓岚还编撰了《阅微草堂砚谱》。到了民 国时期,民间收藏大家也比比皆是,如沈石友将自藏之砚整理编撰出《沈氏砚林》等等。文人的参与,终使砚台集观赏、研究、收藏于一身,成为精品砚的代名词,市场中的翘楚。

  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位令人文墨客们青睐,还以高昂的价值回报吸引着无数的收藏者关注。

  对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来说,百姓对艺术消费和美育教育体验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收入、教育、年龄、文化、房价、地域、城乡、气候、社会认同氛围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不同年龄段和区域都可能形成自己的偏好和攀比圈层,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思维和固有逻辑。艺术消费与人们的情感连接,特色化、个性化、定制化、化、品牌化等定位的细分市场受到青睐。

艺术精品文化历史价值是经济价值的基础。伴随着艺术精品的攀升和坚挺,艺术精品财富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艺术品私人银行业务、艺术品家族信托、艺术基金会、艺术品保管与保险等都是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渠道和路径。艺术品财富管理可以地帮助客户保值增值、隔离风险、避免、合法节税、基业长青。而目前国内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艺术品财富管理才刚刚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