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精粹|刘徽: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 ——读《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

 老苏读书 2019-11-23


[本书及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杰伊·麦克泰格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任马里兰州评估委员会的主任,国家评估论坛成员。另一位作者格兰特·威金斯,则是美国课程改革专家,理解为先的设计理论(UnderstandingBy Design,简称UBD)创立人之一,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是“真实性教育”(Authentic Education)的负责人,两位作者共合著了14本书。《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一节提出基本问题是打开理解之门的观点,就“为什么使用基本问题”“如何设计基本问题”“如何使用基本问题”等教师们关心的话题进行阐述,并配合相应的例证加以说明。

当前,威金斯的理论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就在于对“大概念”的理解。而在课堂上,大概念的落实依靠基本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发问才能培养理解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杰伊·麦克泰格和格兰特·威金斯将书名定为“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他们把“基本问题”比喻成通过理解的“钥匙”,用基本问题串起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通过基本问题才能发现隐含在学习内容中的思维和逻辑。基本问题不仅能打通不同的学科,也可以贯穿不同的年级,更重要的是可以融通生活,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的元认知,形成他们的迁移能力。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要设计出好的基本问题并非易事,甚至在某一学科有深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也认为设计基本问题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就像杰罗姆·布鲁纳曾经所下的著名论断那样:“就某一具体的学科专业或概念来说,能很容易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也很容易提出一些难以想象的难题。困难在于要找出处于两类问题之间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应该既有答案,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的确,设计出好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属于学习技能,初次尝试时,很少有人能设计出完美的基本问题。我们发现,如果把基本问题的设计看作某种写作和写作过程,通常它需要起草、反馈和修改,这样做将有助于形成基本问题。

——摘自《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第59页

基本问题的“基本”具有三个内涵,第一个内涵是“重要”和“永恒”,指的是基本问题的探讨是没有确定答案的,通过不断探讨增进理解,比如,“什么是公平和正义”;第二个内涵是“基本”和“基础”,指的是基本问题是指向于学科本质的,比如,“时空有多大”“作者能否站在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立场讲述故事”;第三个内涵是“必要”和“专业”,指的是基本问题具有整合性和抽象性,反映了专家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统合零碎的知识,比如,“最优秀的作者是如何吸引和抓住读者的”。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呢?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线索。线索1:从课程内容中发现基本问题。课程内容就好比基本问题的答案,那么教师可以倒过来思考一下,如果要得出这个答案,我应该问什么问题呢?比如,“政府的三权分立”,相应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制衡政府的权力”。线索2:从课程标准中发现基本问题。找出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汇,特别是反复提及的一些核心名词。比如,阅读的课程标准指出,“确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分析其发展;总结关键性细节论据”,这里的关键词是“中心思想”和“细节论据”,因此,相应的基本问题就是“贯穿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细节论据可以支持对中心思想的论述”。线索3:从理解目标中发现基本问题。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目标,这些重要目标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常常以概念、主题、问题、悖论、争论、假定、复杂过程、既定政策、持续性问题、有影响力的理论等方式呈现,比如,以营养学话题为例,有一系列由理解目标引出的基本问题,如理想的体重是多少、我们应该吃什么、我的饮食和健康有什么关系、政府是否能干涉人们的饮食问题、一天吃几顿是比较合理的。线索4:从整体性问题中得出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也有不同的大小和范围。“整体性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化就是“局部性基本问题”,比如文学的整体性基本问题是:“有效的作家是如何吸引读者的?”这具体到魔幻小说单元的局部性基本问题就是:“优秀的魔幻小说家是如何吸引读者的?”又如,生物的整体性基本问题是:“生物的结构是如何帮助它们在环境中生存的?”这具体到昆虫单元的局部性基本问题就是:“昆虫的结构是如何帮助它们在环境中生存的?”线索5:从错误认识中寻找基本问题。学生常有的错误认识往往提示教师这就是他们理解的难点,因此更应该利用基本问题澄清他们的认识。如就“科学方法无非是反复实验”这一误解可以衍生出下面这个基本问题:有哪些主要变量是需要控制的?我们如何来检查实验的有效性?线索6:从理解的六个方面来定位基本问题。解释、释译、运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是理解UBD所界定的理解的六个方面,以“911事件”的理解为例,有下面六个问题:“911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仇恨?(释译)怎样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运用)劫机者的故事是怎样的?(洞察)为什么劫机者愿意选择自杀式袭击?(移情)“911事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的生活?(自我认识)。

除了设计一般基本问题的六条线索外,作者还特别给出了与技能有关的基本问题设计线索,这是因为人们常常认为基本问题是与概念相关的,与技能无关。事实上,基本问题能大大促进技能提高。书中提及一位有40年经验的足球教练之所以能让球队快速进步,就是因为他让球员学会了“思考足球”,而不仅仅只是埋头苦练。这位教练每次在球赛中场休息时就会和球员们讨论几个问题,包括“到目前为止,哪些战术有效?哪些无效?为什么”“如果战术无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等。和技能相关的线索有四条。线索1:基本概念。比如,“力矩是怎么影响力量的”这个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球类运动。线索2:目的和价值。比如,杂志的编辑按照什么标准来审稿。线索3:策略。比如,当一个读者在看不懂一本书时,会怎么做。线索4:使用情境。比如,为什么这一战术对战A球队时有用,对战B球队时就没有用了。

基本问题的设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好的基本问题往往要经历一个修改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修改过程中磨炼了教师的提问能力。作者在书中列出了一个好的基本问题应该具备的七个特征供教师们参考:一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的答案;二是发人深省和引人思考的,这些问题常常会引发探讨和辩论;三是需要高级思维的,如分析、推理、评价、预测等,仅仅通过记忆知识点无法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四是会指向学科内(有时是跨学科的)重要的、可迁移的观点;五是能引发其他问题,并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六是需要证据和证明,而不仅仅是答案;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反复出现,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需要反复不断地被思考。这七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往往达不到其中一个,就达不到另外六个。比如,“印象派艺术有什么特点”这一初始基本问题因为有确定的答案,所以它有一个既定的封闭性答案,不需要证据,一次性作答就够了,无需深入研讨,也不逼近学科本质。修订后的基本问题为:“艺术家为什么要打破传统?他们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打破传统带来艺术的进步了吗?”等就符合七个标准了。

如何使用基本问题

在任何成功使用基本问题的案例中,我们都能找到四个必经步骤。

步骤1:提出一个问题,用于激发探究(目标:确保基本问题是引人深思的,并与学生和目前的教学单元及课程内容相关,可以通过教材、研究项目、实验、问题、模拟问题在现实中的运用等进行探究)。

步骤2:引出不同的回答并对这些回答进行提问(目标:使用提问技巧,以必要的方式,尽最大可能引出对问题的各种貌似合理却又不完美的回答。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答案以及问题本身字里行间固有的歧义性词汇来探讨初始问题)。

步骤3:提出并探讨新的想法(目标:对新的文本、数据或现象进行探究,有目的地扩大探究范围或远远还未达到完善的假设性结论进行质疑。然后将新的回答与先前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到两者间可能相关或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探讨)。

步骤4:到达暂时的终点(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新的见解、遗留问题或新的问题进行概括,糅合到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理解中)。

——摘自《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第68~69页

在讲使用基本问题的步骤之前,作者强调探究文化是成功使用基本问题的前提条件。他们用种子和苗圃作类比。因为基本问题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所以,学生的回答一开始很可能是肤浅的、天真的、不成熟的。但是每一种回答都是具有成长潜力的一棵幼苗,需要在苗圃里工作的园丁细心呵护、用心培育和精心修剪,才有可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因此教师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既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安全,同时又富有挑战性。这实际上也意味着一场课堂提问的革命。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师提的所有问题都是预先有固定答案的,由学生揣测教师想要的答案。就像费舍尔所说的打网球隐喻,教师把球扔出去,让学生接回,如果一个学生没接住就换下一个,直到有学生接住就告一段落,换下一个问题。然而,在使用基本问题时,答案是不明确的,但目标是清晰的。书中提供了一系列警句提醒教师一定要转变课堂文化,比如“逐步理解重要思想的过程就像是健身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和练习”“探究不是一个旁观者的游戏,每个人都需要主动倾听和参与”“如果当我和其他人对你的意见和观点提出质疑时,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喜欢你或者不重视你的付出,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你的观点感兴趣”。具体来说,使用基本问题有四个步骤,我们以小学社会课“区域划分”这个单元为例。步骤1:提出一个问题,用于激发探究。在上过美国各州划分以及特点的概览课后,提出“为什么我们要划分地域?它的作用是什么?划分地域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能画出不一样的地图吗”。步骤2:引出不同的回答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对“划分地域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标准既有基于物理特征的,也有基于社会特征的”,相应的提问是“哪些是基于物理特征的地域分类”“哪些是基于社会特征的地域分类”。步骤3:提出并探讨新的想法,我们什么时候用社会特征,比如“吃米饭”的和“吃面食”的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什么时候用物理特征,比如“浙江人”“中国人”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步骤4:到达暂时的终点。归纳和总结关于“区域划分”问题的已有发现,在此基础上考虑还有哪些新问题值得后续研究和探讨。

书中还提供了一个使用基本问题步骤的扩展版,有八个步骤,我们以“谁是真正的朋友”单元为例。步骤1:提前制订教学计划和设计。选择三篇与这个主题相关,并且具有多样性的文章,包括视角多样和观点多样,比如《青蛙和蟾蜍》《夏洛特的网》《小王子》,让学生提前阅读。步骤2:初次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学生“谁是你的朋友?为什么他能成为你的朋友”等问题;步骤3:引出学生对问题的不同回答。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们的回答汇总成一个表,列出“成为朋友的理由”和“不能成为朋友的理由”。步骤4:对学生的回答(以及问题本身)进行分析,比如对“经常见就能成为朋友”这个观点进行讨论。步骤5: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和新观点,比如经过上一阶段的讨论,大家发现朋友是有不同种类的,那么“一般朋友和真正朋友的区别是什么”。步骤6:对结果或学生的表现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究,比如真正的朋友往往能持续一辈子,哪怕不常见,见面依然觉得亲切,而一般的朋友则是暂时性的,很容易就断了联系。步骤7:暂时告一段落。总结大家的回答,梳理“真正的朋友”的特征。步骤8:对学生个体的探究和回答进行评价。根据得出的“真正的朋友”特征,完成一些真实性的任务,比如制作一本小册子,帮助大家识别谁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在交友网站上模拟“选择”真正的朋友;制作一个征集真正朋友的广告板。无论是四个步骤还是八个步骤,其实就是一个提问、追问、总结和运用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促进学生不断开拓思路、不断推敲研磨、不断联结经验的过程。

虽然这本书的书名提到的是“让教师学会提问”,但通过让教师学会提问最终是希望让学生学会提问,作者认为教育一个长期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更好的提问者,因为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提问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汲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问是探究的代名词,标志着学生正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逐渐由教师提问转向学生提问,也就是皮尔逊和加拉格尔提到的“责任的逐步转让”,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文中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我做,你看→我做,你帮→你做,我帮→你做,我看→我模仿,你做→你做,我反馈和引导→你练习和提炼,你自我评价”,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提问者。

基本问题是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的钥匙,然而,作者也提醒教师,找到这把钥匙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引用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一群人被束缚在洞穴中许久,当他们从洞穴走出来时,会非常不适应外部的这个真实世界,阳光会显得格外刺眼。基本问题意味着一场课堂文化的深度革新,因此,教师经历焦虑、惶恐、迷茫都是很正常的,就如贝特曼所描述的那个场景“实际上,你真的很勇敢,也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你提出了问题并等待回答。3秒以后,你开始恐慌,满手是汗,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在默默地盯着你”。但作为教师,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学会等待、倾听、联结,就会惊喜地看到课堂有越来越多的精彩观念涌现。书中列举了使用基本问题可能会出现的11种常见问题,并给出了教师相关表现、学生相关表现以及建议。这里我们列举其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比如“基本问题过于宽泛”这一问题的“教师相关表现”是问题过于模糊和发散。比如教师问学生“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学生相关表现”是感到迷茫,没有人回答。“建议”就是可以将问题进一步具体化,或者作进一步的解释,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比如以上面这个问题为例,教师可以问“你看过好的文学作品有哪些,想想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文学作品有很多种,我们今天可以着重来说说小说,什么是好的小说”,也可以抛砖引玉“我自己认为最棒的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因为……”。本书的作者认为没有谁生来就是完美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基本问题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能坚持,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罗伯特·费舍尔.创造性对话:课堂里的思维交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本文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  刘徽)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8年9A刊)

* 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93)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