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妖绘卷十五图

 历史小说家 2021-03-06

笔墨找了一些手绘山海经神兽的图,加上一些精彩的简介,大家一定有很多没有听过,其实笔墨总结了上千的神兽异兽,大家放心,笔墨一定努力去将每一个兽类讲解。大家有什么好的观点欢迎指正!

猼訑:南山经云“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其目在背,这目其实是眼斑,当群体一起蹦跑时用来迷惑狩猎者的,九尾也是同样的作用,用于扰乱在后面追逐的捕食者。

彘:《山海经.南次二经》:浮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彘应该不是指普通的野猪,可能是条纹鬣狗,今分布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九十年代湖北省江陵县出土一件有鬣毛的兽型尊,现定名为虎尊,因为虎并无明显的鬣毛,吾认为此尊表现不是虎而是鬣狗,出土地也和南山经描写的地域吻合,证明远古南方有条纹鬣狗生存。

瞿如 :《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晋,郭璞 《山海经图赞·瞿如鸟》:“瞿如三手,厥状似鵁。”

虎蛟:《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原文:“其中有虎蛟,其壮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帝江:《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犭吉页:中次四经,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犭吉页】,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马腹:《山海经·山经·卷五·蔓渠山》:又西一百二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西山经》: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壁。

羊身人面神

计蒙:《山海经·中次八经》说:“又东百三十里日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围:《中次八经》神围处之,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渊,出入有光。中次八经大致在楚国范围,表现手法上借鉴了些楚国的风格。

神涉處之,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兽身人面神

狰: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

毕方: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