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早期被忽视,或将遗憾终生

 老鄧子 2019-11-23

1

这一两年,我们楼里上上下下“突然”冒出了不少小孩,年龄大多在几个月到1岁多不等,我家的女儿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平时经常能见到的孩子大概有两、三个,都是由奶奶或姥姥带。由于老人一般身体不太好,为了省事,她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会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婴儿车里。

我家女儿不太一样,从刚满月起,我们每天都会将她带出来在小区、周边公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玩,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基本在2个小时以上。

这个时候,老人和年轻人的育儿观念差异就体现出来了。

老人们看到我们把孩子带出来,最常说的几句话就是——“哎哟,这么小就带出来?”“天这么冷,不怕冻着孩子啊?”……

她们有时候甚至还替我们担心,“你看这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碰”。

她们还说,“瞧瞧某某某,多乖啊,安静地坐在车里,不让姥姥累”。

从育儿科学上来说,一直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坐着,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两个孩子,年龄都在一岁上下。他们由于长时间被姥姥、奶奶限制在婴儿车里,久而久之,他们似乎自己也失去了要“出来”的欲望,也没有探索的兴趣,不太愿意跟人互动,甚至有时候他们的眼神都有些呆滞,没有光彩。

作为一个母亲,我不禁会在心里为这些孩子可惜,“好好的一个孩子,被养成了植物一般”。

2

现在大城市里,为人父母很不容易,很多人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很辛苦。这个时候,两边的老人如果能搭把手,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但实事求是地讲,老人带孩子,如果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很多人在婴幼儿阶段的经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在婴幼儿期,孩子绝对不是只要“吃饱、喝足、不生病”就可以了。

根据发展心理学,一个婴儿,如果在1岁以内,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很可能终生都将很难与他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而且,这种不信任、无安全感会成为一种“无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成人后的很多心理和行为,却不被他们自己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少人一辈子都处在某种“痛苦”中,或者陷入某种“怪圈”中,又或者无法走出某种“魔咒”一般的困境,很多都是可以追溯到他们在婴幼儿期的经历。

有的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即便是妈妈怀孕时,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妈妈从内心深处并不欢迎、不接纳这个孩子,这种看似微小的心理和情绪,都可能对孩子出生后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一个出生后被抛弃、被“扼杀未遂”的婴儿,一个在生命早期就被虐待或被冷漠照顾的孩子,此后的人生会在不同方面存在心理上的缺憾、情感上的困顿和人际关系上的冲突。除非他们在后面的关键期内很长时间稳定地被善待、被呵护,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即使是正常状态下的婴幼儿,如果照顾者频繁更换,或者他们被送到别人家寄养,或者照顾者没有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及时关注和爱,或者孩子身心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发展,在多年貌似“正常”的成长后,他们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更具挑战的是,婴幼儿期有不好经历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出现问题时,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别人,都只会看到他们的问题,而不会想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在他们自己,而跟他们早期的经历有关。理解不了这一点,他们自己和别人,都无法真正理解、接纳他们的问题,也很难从源头上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3

有些不好的育儿行为甚至很快就能看到结果。

比如,1岁内不让婴儿充分发展动作,不让孩子进行适当、有效的户外活动,结果就是孩子在大动作能力上(翻身、坐、站、爬、走等),与其他孩子没有明显差异(生理上的设定),但在精细动作(手的抓握、手指的灵巧性)、认知的发展(视听等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情绪、气质、自控力、安全依恋关系、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会与其他孩子呈现出差异。

有个知名的心理实验,叫“哈洛的猴子实验”,研究的是“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影响,以及动物婴儿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照料者。

哈洛是名心理学家,他将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猴子隔离在特制房间里,分别准备了两个“代理母亲”,一个是用金属丝网做的模拟母亲(冰冷、坚硬),一个是用软布包裹的木头做的模拟母亲(软和、可爱)。工作人员给婴儿猴子提供奶水,但不让它和其他动物接触。结果,隔离时间长的猴子,出现了心理上的失调和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的自残行为,它们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显得孤僻和不合群等等。此外,婴儿猴子从“钢丝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营养,但却喜欢与“软布母亲”待在一起。遇到同样的外在刺激时,与“软布母亲”在一起的猴子会拥抱“母亲”直到平静,而长期被强制与“钢丝母亲”待在一起的猴子,只会害怕、逃避、自残,而不是寻求“母亲”的安慰和保护。

另一名心理学家雷生的猩猩实验,也能说明“早期经验剥夺”对动物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里,三只猩猩从出生到7个月都被饲养在黑暗环境中,一只全天处在黑暗环境中,一只每天有一个半小时带着有机玻璃眼罩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最后一只有一个半小时在中等光线房间里,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结果,第一只猩猩视网膜损伤,第二只“视觉追随”比正常猩猩慢,第三只则视力正常。

还有我们经常听说的“狼孩”“猴孩”,由于长期脱离人的环境,与动物在一起,以至于完全不具备人的特性和能力,包括直立行走的能力。

所以,早期经验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大脑的正常发展,对经验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生命早期如果缺乏适当的刺激,大脑里几十亿个神经连接中的很多就将失去。

接触语言,到外面真实的环境中去让婴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感官受到合适的刺激,这些活动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婴儿的心理发生和发展。

不仅是婴儿,从出生到小学前的阶段(幼儿期),都对人整个一生的身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人刚出生时,大脑重量是成人的四分之一,而2岁时,达到75%。生命的第一年就是大脑发育的第一个快速冲刺期,前两年是关键期。而大脑的发育程度,又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智力。

虽然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家庭,一个婴儿都会最终长大成人,但生命的前几年是整个人生“打坯子”的时期,坯子打得不好,后期要花很大的代价、很多的时间、很大的难度来处理遗留问题。

4

随着脑科学的研究和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养育对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孩子婴幼儿时期,父母不管多忙、多累,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陪伴和教育,千万不要把养育孩子的事情只交给老人。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婴儿期的“安全依恋”建立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拥有“安全依恋”的儿童,把母亲看作保障自己安全的人,在陌生环境里一般为求安慰而转向母亲,但又试图探求环境。在母亲短时离去时很少显现焦虑,母亲回来时会显得很高兴,并要求与母亲有紧密的身体接触。

“安全依恋”的建立,是儿童6岁时社会意识和情感成熟性的一种强有力的预报器。

具有“安全依恋”的婴儿会表现得更有能力、更独立自主、更好奇、更有弹性,在幼儿园中表现得更好。而不具有“安全依恋”的婴儿更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表现出焦虑和机能上的紊乱,或在对付压力上存在困难,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

现在有很多母亲学“时髦”的育儿理论,为了早日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比如独立睡觉,几个月时便任由孩子哭闹而不去管。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确乖了,会独立睡觉了。这个时候,这些母亲觉得自己“成功”了。但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违背人性和人的心理发育需要的,孩子的“乖”实际上是绝望和不再相信。

不管孩子的照顾者是谁,在婴儿期,就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及时的回应和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与主要照顾者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有着这层“依恋关系”,婴儿进行自由探索时就好比有了一个“安全基地”,在受到惊吓、挫折或者伤害时,总是可以回到“安全基地”,得到抚慰。如果这种安全感被破坏了,孩子心里便没有得到满足,虽然“独立睡觉”的行为习惯养成了,内心深处却有了另外一种永久的“缺失”。

我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妈妈在孩子6个月时,一个人带娃,还包做家务。她跟人说,她家的孩子特别棒,特别独立,能连续2个小时安安静静地坐着,独自玩或发呆,而她则一直在忙家务。

我“惊叹”于这位妈妈的认知和孩子的表现,后来我见到这个孩子,孩子眼神里有种提不上劲来的感觉,甚至有种淡淡的忧郁和沉静。

5

很多人可能以为,买几本或几十上百本育儿书,就可以把孩子养得很好。

但实际上,每本育儿书、每种理论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范围、前提条件和独特背景,而孩子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自己的家庭和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实际上不可能去完全套取、应用某种理念。

我们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来养孩子、教孩子呢?

首先,一定要懂孩子,包括懂孩子的心理,懂孩子的身体。

心理高深莫测,从哪里懂?就是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知识。

学习完之后,可以结合着分析自家孩子,然后才是如何教育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对孩子身心了解的基础上。

很多育儿理论也是建立在儿童心理的基础上,但看书照搬的父母们却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独特的心理(包括能力、气质、人格等等),这也是有些父母,虽然看了好多育儿书、亲子书,还依然教出有问题的孩子、亲子关系依然冲突不断的根本原因。

当然,学了心理学之后,就会发现,要想教育好孩子,使孩子身心健康,首先父母得自我成长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痕迹(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育下一代。

“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这些都内化到了我们的意识深处,成为了无意识,时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心理和行为,但却不被我们自己察觉。

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以后才去开始反思自己,为了孩子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原生家庭”的“我”,什么是真实、独立的“我”,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是适应这个时代,适应孩子本身。

那些在生命早期有过创伤,或者童年、青少年有过创伤的人,长大后成为父母,很可能把自己成人以前接触的方式再次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觉得不妥却不知如何去改变。

而所有的人,几乎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观念拿来教育下一代。

这本是常情,可有三个问题:一是不少已经成为父母的人,自己内心还是一个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巨婴”,不独立,没有自我);二是某些父母内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早年的自己),即使事业有成,那个小孩也无法消除,时不时蹦出来,使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回到小时候;三是大多数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已实现的人生理想、或未实现的人生缺憾,再追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继续接棒或替自己完成。

当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必须学会审视自己、纠正自己。

我们首先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心里是否“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如果有,就直面这个“内在小孩”存在的根源,想办法让这个“内在小孩”得到曾经缺失的滋养,使其强大、独立,与现在的自己合二为一。

那些将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的需清楚,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偏好和志向,这一点务必得到尊重。

所以,对于天底下的父母来说,唯有自我真正成长了,唯有自己成为一个自信、平和、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人,才能以身示范地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其实,除了育儿,自我成长也适用于任何方面,包括个人的发展、突破和管理,也包括家庭、婚姻、职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完善。

“终生成长”的观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走得更好,也会让我们在通往个人完善的路上走得更好。

附:图1为儿童发育敏感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