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博镇馆之宝北魏石佛,“躲”进四方公园的传奇历程

 绍宜 2019-11-23

市博镇馆之宝北魏石佛,“躲”进四方公园的传奇历程

上世纪20年代中期,胶济铁路管理局利用四方机厂厂区外北侧的大片水塘和湿地建了一座“铁路公园”,后交由地方政府改称“四方公园”,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四方公园北临嘉禾路,东北角和海云庵一街之隔。公园东面敞开,紧邻四方河(今杭州路河),与奉化路(今杭州路)一河之隔,在奉化路上就可以一览公园景色。

市博镇馆之宝北魏石佛,“躲”进四方公园的传奇历程

四方公园内有一个长百米、宽约20米由人工开挖的荷塘,塘内的荷花引人入胜,被誉为“四方风荷”,塘边种植垂柳、蓝樱、玉兰、桂花、迎春、月季等植物。公园东北角建有用开挖池塘的土方堆积的假山,山上建六角亭,周边遍植菊花。园内建有简易动物笼舍,展出虎、豹、狼、猴子、长尾鸡等。

四方公园荷塘西岸曾有几尊石质“大佛”,赤足立于石质莲花座上。如今,大佛已经成为青岛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佛历经沧桑,险些被日本侵略者掠走。

石佛原来安放在临淄县龙泉寺内。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日军占领胶济铁路全线,日本商人预谋劫取龙泉寺内的四尊北魏石佛,经青岛运往日本,不料在淄河店车站被当地群众阻止。此事被上海《申报》报了出来,舆论大哗。日本侵略者迫于形势,只得将两尊小石像的头盗走。此后,其余用草绳缠裹的石佛和石碑一直躺卧在淄河店车站,任由风吹雨蚀。

市博镇馆之宝北魏石佛,“躲”进四方公园的传奇历程

1930年,时任四方机厂厂长栾宝德闻知此事后非常关切,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调拨专列,将这些石佛和石碑从淄河店车站运至青岛,并排安放在四方公园内荷花湾西岸,供人们观赏。栾宝德曾向青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忆说,“运上火车的时候,沿途铁路桥梁都用道木顶起来加固,以防不载重。用人工滑动移位,再用几架加重的神仙葫芦(又称倒链,一种简单的起重工具)吊运,用了大约半个月,才把石佛运来青岛。”

负责承运的工头是四方机厂的领工孙义堂,他回忆说:“我们到了淄河店车站,起重设备不足,生拉硬吊,把石佛调到平板加重车上,四周用道木挤着、衬着、捆着。过铁桥时,车行很慢,一站一站拉到四方。缺了的两个佛头,是四方机厂工人用水泥配上的,还有掉了的手也配上了,裂了缝的莲花座都打上了铁把锔。据工程师计算,两尊大佛各重30吨,小佛每尊也有20吨重。”

历经周折保存下来的石像,在“文革”中,差点被砸损。1966年7月初,为了保护石佛,四方机厂紧急联系青岛市博物馆,经过简短磋商后制定了应急方案。先是用最快的时间把革命标语贴满了石佛像,接着,向前来围观的工人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和重要性,说服工人加入保护石佛的行列,分工把守厂区大门。北魏石佛像这才在疾风暴雨中得以幸存。

1979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这些石佛从四方机厂迁移到青岛市博物馆展出。为了将佛像顺利运送进博物馆的院子,青岛市调用了最大的吊车——两台20吨吊车。因为石佛太重,竟将院内铺地石条压陷二三十厘米。此后,北魏石佛一直是青岛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8年,工作人员又把石像从院内迁移至东部新馆室内。目前,作为中国博物馆室内陈列古代石造像,“双丈八佛”可为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并立,皆为北魏圆雕,为国内所仅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