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荐读 | 林崇德:思维能力发展是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首选课题

 新青年数学教师 2020-09-02

阅读提示

本期推荐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文章,引用格式为:

林崇德.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9(9):9-11.

本文是林崇德教授在2019年4月13-14日举办的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上的报告。这里只节选了报告的第三部分:思维能力发展是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首选课题,对数学教育有直接指导意义。

思维能力发展是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首选课题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灵活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智能的核心成分是什么?是思维。这里,围绕教材的心理化设计,我提下面四个问题。
第一,逻辑思维到底有几种?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思维有许多特征,其中一个是逻辑性。所有人的思维都是有逻辑性的。而逻辑思维分三种:一是动作逻辑思维,二是形象逻辑思维,三是抽象逻辑思维。大家可能相当了解后两种逻辑思维。那么,什么是动作逻辑思维呢?其实,它又称作实践思维。举例来说,中国女足有一个队长叫孙文,大家对她怎么评价?说孙文是在“用脑子踢球”。“用脑子踢球”千万不能理解为“用头顶球”,不是这个意思。她是把所有的动作逻辑化、规范化,来合并同类项。与之类似,我国古代有些名将的武器,关公的大刀,岳飞的枪,李元霸的锤,为什么他们武器使得好?我想,并不是他们力气超乎寻常的大,关键是他们在练功时转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在心理学上称为动作逻辑思维。与之同理,我们编排教材有一个培养学生技能的问题,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就是动作逻辑思维。另外两个逻辑思维这里就不讲了。大文科以语文为基础,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当然地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科的,这个咱们不谈。但不管怎么说,它需要形象逻辑思维,这里不是单纯指具体形象思维,而是指形象的逻辑思维。大理科以数学为基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此类教材编写就需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即需要运用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

第二,思维的第一属性或第一特征是什么?是概括。教材编写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是概念。概念如何获得?基础是抽象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数学教学权威李观博先生先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家住天安门旁边,随着年事渐高,到北京师范大学上班要从城里到城外,后来就到了北京六中工作。他有一句名言:“数学能力就是数学的概括能力”。数学能力从哪里来?是概括而来的。语文也是这样。语文教育家、北京五中老校长吴昌顺先生说了一段话,核心观点是:听、说、读、写能力都需要概括。比如,指桑骂槐有些人听不出来,说明听的概括能力不行;有些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讲话,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口吐白沫的时候,还没有说到点子上,说明他说的概括能力不强;归纳不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说明读的概括能力不强;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其中有写的概括能力不强的原因。因此,我认为,在教材编写中应该明确思维的第一属性或特征是概括。

第三,思维的结构有哪些成分?思维的结构有六种成分组成:一是目的;二是材料;三是过程;四是思维品质;五是监控;也就是反思;六是非智力因素或非认知因素。为什么教材编写除了基本概念以外,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说明非认知的因素也非常重要。

第四,如何发展智能?先来谈什么是智力、什么是能力。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你能力大,我能力小,说明两人之间能力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又说“天才者无非就是聪明一点”。你聪明,我不聪明,构成你我之间的智力差异。因此,什么是智力或能力?统统都是个性。智能的核心问题是思维,思维的个性特征就是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突破口在哪里?在思维品质。因此,教材编写应考虑到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或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只有从思维品质入手,才能在解决全面发展问题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

(选自2019年第9期《课程·教材·教法》,特此致谢)

阅读链接:
图说数学教育原理20: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