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糖尿病足,中医有什么优势?

  平凡的人 2019-11-24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不能根治糖尿病,只能做到有效控制,延缓病情进展,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现在仍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而且中医治疗比西医治疗效果逊色不少。

但是消渴(糖尿病的中医病名)这个疾病,中医人已经探讨了上千年了,中医治疗尤其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方面有很多优势。

西医在糖尿病足方面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以外敷为主。而中医有较大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可以做到因人施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非常好的疗效。

中医如何看待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起初的症状是足部出现冰冷、麻木或者是有的时候会有像针扎一样偶尔刺痛。逐渐由于缺血导致间歇性跛行,走路出现问题,后期会彻底不能走路,甚至脚趾坏死变黑、烂脚。

西医在糖尿病足方面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以外敷为主。

糖尿病足在中医学上的病名是脱疽,核心病因是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加之寒邪侵袭导致肢体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不通则痛,日久郁而化热,湿热毒盛,腐肉为浓,发生溃疡和坏疽。

脱疽的辨证论治:

1.内治法

(1)寒湿阻络证

证候:患趾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则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阳和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炮姜、熟地、白芥子、肉桂、鹿角胶、甘草等。

(2)血脉瘀阻证

证候:患趾酸胀疼痛加重,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

(3)湿热毒盛证

证候: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四妙勇安汤。

常用药物: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连翘、黄柏、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

(4)热毒伤阴证

证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代表方剂:顾步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石斛、当归、牛膝、紫花地丁、人参、甘草、金银花、 蒲公英、菊花等。

(5)气阴两虚证

证候: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剂:黄芪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肉桂、桔梗、生干地黄、半夏、紫菀、知母、赤芍、黄芪、炙甘草、桑白皮、天门冬、鳖甲等。

2.外治法

(1)未溃期

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l5g,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

或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或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2)已溃期

溃疡面积较小者,可用上述中药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红膏;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先用冰片锌氧油(冰片2g,氧化锌油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

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坏死痂皮,先除软组织,后除腐骨,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