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单打独斗,不如来做个填空题:以( )服人?

 凌千夏 2019-11-25


不想单打独斗,不如来做个填空题:以(    )服人?

这是投石问路凌千夏62 篇文章

作者:凌千夏,第一年轻的亚马逊5级机械工程师。亚马逊读书会主席。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分享供应商管理和个人成长心得。

为什么那么多有才智的人,最终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上周我们分享了一个“学、圈、等”铁三角,并回答了《才能不足的时候怎么办?》(点击蓝字,阅读原文):才能不足怎么办?首要办法学习先。行动不出能力圈,潜心等待保平安。我们在上上周还提出了一个观点:没有才的人,不可能有德。所以我们需要提高才能,向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努力前行。(参见《纯属笨死不冤枉;纸上谈兵吃败仗;百战百胜也灭亡;才能不足德行荒》(点击蓝字,阅读原文))。没有才能的人就没有德,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才能。可是才能提高了,就能有德吗?当然不是。君不见,多少有才智之人,最后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1
五马分尸

商鞅都有点后悔了。

他和秦孝公合力,通过变法让秦国强大了起来。有多大的变化呢?

我们都知道秦国统一了六国,自然而然的会觉得秦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实并不是,直到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极其弱小的国家,而且是一个被中原瞧不上的西方蛮夷国家。秦国虽然是周王室的资深炮灰,但是用坚持,用严格的自我要求,一路打拼一路死伤,换来了自己的国土。这段故事,我们在2019年年初,春节之前,就分享过了,大家可以回到决定人生成败的第二变量——自我要求这篇文章去学而时习之一下。

中间虽然有秦穆公和百里奚的一段兴盛佳话,但是在其他时间,秦国都非常的弱小。到秦孝公的时候,秦国依然非常弱小,甚至可以说,经过几代国内祸乱,秦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地步。战国初年,秦国和魏国的那一战更是一败涂地,秦国被迫割让了函谷关,屈辱求和。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秦国和魏国是邻居,结果这场仗以后,秦国的大门都是魏国的了。魏国如果想打,走两步一脚踹开秦国脆弱的房门就可以了。事实上,各诸侯国都已经定好怎么瓜分秦国了,只是因为分配方案不公平,没有实行,才使得秦国免此厄运。

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当时第一强国魏国,到最弱、最落后、最没有希望的秦国去的。

结果怎么样呢?如果不是历史书的记载,估计很多人都没法相信,居然可以如此神速的强大一个国家。我简单的罗列下:

三年以后,秦国人民对商鞅的新法适应了,而且人人称好。也就是说,完全不同的法律用了三年时间就被接受了。

七年,秦国跟当时的第一强国魏国定了和平协议。可见短短七年,秦国实力强大到了何等程度。

八年,秦国撕毁和平协议,打败魏国,占了魏国的城池。

十年,商鞅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安邑。魏国投降。

十二年,定都咸阳。此后一百余年,秦国搅动天下的政令都是来自咸阳,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的首都就是咸阳。

十九年,周天子给秦孝公加伯爵。二十年,诸侯国都来道贺。

二十一年,魏国败于齐国。

二十二年,商鞅按着魏国在地上疯狂摩擦,一顿猛打,从此魏国彻底废掉,商鞅被封为商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他商鞅的原因。此时的商鞅,当是何等意气风发!

短短二十年,商鞅帮助秦国从最弱、最破、最没有希望的国家,崛起成为一个撼动天下大局的强国。其功劳不可说不大。商鞅才智之高,真让人不可不惊叹。

商鞅改写了战国的格局,影响了整个秦国的历史,毫不客气的说,商鞅改写了每个中国人的命运。这样的一个人,结局是什么呢?

二十四年,秦孝公死,同年,商鞅被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

商鞅在逃亡的时候,发现自己无处可去,没有地方可以躲藏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封地,想造反但是轻而易举被自己强大起来的秦国击溃的时候;被押赴刑场,用了最残忍的刑法,五马分尸的时候;多少有点后悔吧。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问一下自己:商鞅这么有才能的人,能以一人之力改写全中国命运的人,怎么会落得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这恐怕得从如何服人这个角度去寻找答案。给大家一个填空题:以(    )服人?

先不要急着往下看,大家想想,商鞅是怎么填的?如果是你,你怎么填?

商鞅 图片来源:网络

2
以力服人

很明显,商鞅填的是:以( )服人,也就是凭借武力去征服天下人。什么仁义都不讲,只有纯粹的力量。用大刘在《三体》里面的话说就是:毁灭你,与你何干?只要我力量足够,我就毁灭你,这就是秦国的办法。

商鞅入秦,和秦孝公的对话,是从帝道,天下为公,开始的,结果秦孝公睡着了;再谈王道,仁义之道,结果秦孝公不耐烦了;后谈霸道,假仁义之道,秦孝公也提不起兴趣;最后谈强道,说打就打,秦孝公听得如痴如醉。

霸道强道都是以力服人,尤其是强道,纯粹靠拳头说话,连个仁义的幌子都不要,说打就打,见效当然很快。你看,短短二十年就能让一个国家兴起,这真是对当时饥寒交迫的秦国最好用的办法了。当一个国家第二天就可能灭亡的时候,什么仁义都是假的,靠力量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以力服人,见效最快,可是副作用也最大。因为它会在人心中留下怨恨。今天你凭借力量征服了他人,可是天道好轮回,一定在将来的某一天,你的力量会衰弱。等到那个时候,所有心里怨恨你的人都会过来报复你。到时候全天下都是你的敌人,你结局如何能不悲惨?

以力服人看起来太幼稚了,遇到事情只能用拳头。这个不好,我们想想加点料,看看能不能做得更好,提高功效,降低副作用。

图片来源: 凌千夏

3
以智服人

既然只有力量的“以力服人”药性太猛,副作用太大,那么我们可以加点什么呢?

那就加点脑子,以智服人,怎么样呢?

以智服人,也就是凭借智谋达到目的。这个听起来可是有意思多了,这毕竟是中等人的智慧了,也是市面上很常见的药方,也是普通人容易理解和采用的方法。

不过且慢,大家可曾因为一个人最会做数学题而喜欢他?当然不会啊。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会喜欢那些智谋过人的人呢?

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问的不太对,我们提到智谋,第一下想到的都是正面人物,诸葛亮,刘伯温……故而才觉得说智谋过人是好的。可是仔细想一下,智谋过人的还有些反面角色啊,赵高,秦桧……都精明过人,可是都是被唾弃的对象呀。

以智服人,往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你智谋过人,别人不是你的对手,可是别人会不会想,这个人太聪明了,我以后一定要防着点?那么久而久之,人人都防备你,你的道路就越走越窄了。

看起来以智服人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得再加点什么。现在力量和智谋都有了,还有什么可以加进去呢?

图片来源: 凌千夏

4
以德服人

不容易啊,爬到这里,才算爬到了中国人经常说的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儒家的最高层次了,这个也就成为了中国人最经常念起来的以德服人。可是这个也非常难操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要以德服人,就必须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别人的利益,照顾别人的感受,最终让别人都敬佩你,感谢你。

这真的是太难了,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站在第一层以力服人和第二层以智服人的人来说,往上仰望以德服人,的确难解其意。

那么我们想想,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力量和智谋,我们还有什么?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还有情感可以加进去。以智服人的智谋是没有感情的,是冷血的,只有加上情感,才能增加温度,变成热血。以德服人之所以比以智服人高级一些,是因为它能让消解别人的防备,让人感念,心生敬佩,因为他们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并非自私自利,都会让别人得到好处。

爬到这里,已经几乎是山顶了,能做到以德服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我们生平恐怕也难得见一二。不过,我们静下心来,再想想除了力量、智谋、情感,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加进去的?

好像从我们个人来看,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加进去了。那么我们换一个思路,以德服人是儒家的最高要求,那么其他诸子百家,尤其是至今依然流传的,可有更高明的办法?

图片来源: 凌千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