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户光2-窗户是控光幕的再进化

 网际飞音 2019-11-25

窗户是控光幕的再进化

在一个自然光的摄影场景中,当我们已经知道就摄影的观点来看,“窗户”就是我们的大型控光幕,便可以进一步对这个控光幕再做调整,让光的表现有所不同。

图1、图2在用光上便运用了这样的思考,这个拍摄空间在上午时,窗户有漫射进来的光线,而不是直射进来的光线,所以光线透过玻璃来到室内时,已是比较柔和的光质。

而在玻璃后它又加挂了一个百叶窗,透过百叶窗的叶片角度可以控制进光量。

这样的光质,因为双层控光的关系,光质较柔和,光线衰退的较快,在拍摄时,太阳不直射的时段,模特便可以靠近窗户,并在近距离的照明中形成光线的相对阶调。

窗户光2-窗户是控光幕的再进化

图1,只要有明暗的差距,就会形成照明上的阶调感。另一个可控制的变量是对比反差,反差控制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补光、调相机设置以及后期处理。

类型:从窗户进入室内漫射的光线

时间:7月底,中午12:24

环境:室内较弱的漫射柔调光

相机设置:光圈f/2.5、快门速度1/125秒、iso200

相近模式:A模式

曝光补偿:+0.3ev

图1、便是运用这样的原理,在漫射光窗边的小空间,营造出光线的阶调层次感。

窗户光2-窗户是控光幕的再进化

图2:当光线较平、反差较小时,影调就会偏向日系风格;当光线较立体、反差较大时,可以呈现戏剧化的感觉时,这会往巴洛克风格靠。一个是东方美学,一个是西方美学,如何抉择,得视摄影师想要表达的影调而定。

窗户光2-窗户是控光幕的再进化

类型:从窗户进入室内漫射的光线

时间:7月底,中午12:10

环境:室内较弱的漫射柔调光

相机设置:光圈f/2.5、快门速度1/200秒、iso200

相近模式:A模式

曝光补偿:+0.3ev

图2的重点则是,因为床与人物主体的位置,距离落地窗有大约1.5米的距离,光线已经变得相当柔和,已经快要进入漫射光的平光区域,反差也相对很小。

跟前一个小节相比,我们会发现同样的窗户光的环境,但只有当玻璃作为阻隔时,得到的结果反差就大了一些。

观察环境光的阶调分布是重点

在这里,我们再次印证了漫射光的环境是有明暗相对阶调的,而且根据窗户阻隔材质的不同,室内就有不同的光线分布情况,就如同用了不同的控光幕或者控光幕的距离不同,一个场景中可以区隔出不同的漫射光线情况。

这种很细腻的区分,摄影师往往在拍摄多年的自然光场景后才能体会得到,如果你一开始就使用闪光灯来将这些明暗相对阶调照明消除的话,那么,你可能一直无法领略到其中光线的趣味及细微的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