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禽戏功理要旨一:五禽秉性,对应脏腑

 ljlz4 2019-11-25

《说文解字》中说:“禽,走兽总名。”《白虎通义·田猪》中记 载:“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当然,鸟与兽是不同的,“二足而羽谓 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五禽戏中有虎、鹿、熊、猿四兽和鸟一禽,混称为五禽。按照中国天道自然观,人类要纠正已经偏离自己的自然天 性,达到健康长寿,是可以通过导引的方式来恢复的。“物类相致”, 人类所应有的自然本性,在与人相类的物那里也应该有,要想恢复它, 可道法于自然。自然界中具备健康长寿之特性、与人的生命特征相类的,就是那些可以呼吸的动物了。由此,我国古人很早就已通过效仿某些动物的行为特征,来帮助人恢复自己的本性。

自然界的动物那么多,为何华佗会选择模仿虎、鹿、熊、猿、鸟五 种动物用来编创五禽戏?这可能与华佗受当时已经存在的仿生导引的启示有关,也与当时追求长生和生命主题的文化观念有关。将华佗编创的 五禽戏与《淮南子》中的六禽戏相比较,发现华佗的五禽少了“凫”“鸱”两种动物,而这两种动物又同属于“禽类”,可能因此就把它们相并为一,并以鸟代表一类,再加上“鹿”。如此取舍,可能是华佗看到了不同种类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的秉性和健身价值。华佗选择虎,可能与其为百兽之王,象征神威与王权统治有关;选择鹿,可能与其象征 长寿、吉祥的观念有关;选择熊,可能与其悍猛且直立如人有关;选择猿,可能与其具有灵性、神性(自由性)、兽性而酷似人类有关;选择鸟,其最初原形应当是“鹤”,可能与飞天、羽化升仙、神仙长寿等长生不死的观念有关。华佗看到了五禽的生命规律与人的一致性,人只要按照五禽的秉性,模仿学习虎之威猛善捕食、鹿之安舒善角抵、熊之沉稳善漫步、猿之灵巧善跳跃、鸟之轻捷善飞翔,就可增强自身的本领,达到祛病强身、“以求难老”的目的。

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五禽戏的虎、鹿、熊、猿、鸟五禽,按照其秉性,分别对应的是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五脏,即所谓五禽配五脏。

虎戏主肝,肝在五行属木,其华在爪,在体合筋,与胆相表里,虎戏通过手型(撑掌、虎爪、握拳)的变化和两目的怒视,对肝的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能疏肝理气、舒筋活络;鹿戏主肾,肾在五行属水,其华在发,在体合骨,与膀胱相表里,鹿戏通过腰部的侧屈拧转和背部后拱等动作使整条脊椎充分旋转,腰肾、命门、督脉能得到充分锻炼,具有益气补肾、壮腰健骨的作用;熊戏主脾,脾在五行属土,其华在唇,在体合肉,与胃相表里,熊戏运用腰腹运转、左右晃动对脾胃进行挤压按摩,能调理脾胃、充实两肢;猿戏主心,心在五行属火,其华在面,在体合脉,与小肠相表里,猿戏对胸廓挤压、放松,动作变化多样,能养心补脑、疏通血脉;鸟戏主肺,肺在五行属金,其华在毛,在体合皮,与大肠相表里,鸟戏两臂的上下运动改变了胸腔容积,增强了血氧交换能力,能补肺宽胸,调畅气机。

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韵,无形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五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锻炼,因此,学练功法中的任何一戏,既可侧重防治某一脏的疾患,又能兼顾改善其他各脏的功能;若是整套功法完整演练,更是能对人体的五脏进行规律性的良性刺激,利于身体整体机能的优化和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