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美国宇航员太空生活后基因突变给出你答案

 华民 2019-11-25

《西游记》里有一种说法: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说的是在天上生活一天,相当于地上生活一年,在天上生活的越久,相对地上的人寿命就越长。

真有这么回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世界上有一项先进技术叫太空育种,1987年我国就开展了这项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能做到,这曾让我国人民引以为豪。

太空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高真空、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等特殊环境,使种子产生基因突变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突变的基因是无序的,种子返回地面后,还要对突变的基因进行再选育,以培养新品种。

太空的特殊环境能让植物的基因发生突变,那么问题来了,人类在太空生活,基因会不会也发生突变呢?如果有突变,结果是变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呢?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项针对宇航员的研究结果,给出了部分答案。

55岁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与马克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二人是单卵双胞胎,基因完全相同。

据《今日美国》4月11日报道,斯科特2015年到2016年在太空生活了将近一年(340天)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研究人员把他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他的孪生兄弟马克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想要知道,人类是否可以适应长途宇宙航行,并且会不会出现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在太空生活期间,斯科特的基因表达异常活跃,“斯科特身体里大约有1000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因为身体和细胞得适应太空的环境。”研究小组成员、康奈尔医疗中心的遗传学家马森说道。

据《科学》期刊的研究报告称,55岁的斯科特回到地球3年后,科学家对他展开全身的检查,发现他待在太空的这段期间颈动脉和视网膜变厚、体重变轻、肠道微生物增多,以及认知能力下降。不过,这些症状大多在回到地球6个月后逐渐消失,唯独基因中8.7%的变化至今仍未恢复。

佛罗里达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赛德勒说,“这些基因突变不会对宇航员造成直接危险,但不排除会增加他们未来罹患癌症的风险。”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癌症生物学家贝莉表示,人类染色体末端有个叫“端粒”的部分,通常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缩短,而辐射、污染、压力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它加速变短。但奇怪的是,斯科特去一趟太空后,端粒竟然没缩短,反而比之前更长。换句话说,“他的细胞比以前更年轻了”,很有可能是“太空唤醒他体内某部分沉睡的细胞”。

研究人员指出,斯科特基因突变的原因有5种可能,其中包含太空辐射、零重力环境对生理带来的冲击,因为斯科特当初待的太空站,正好处于高能带电粒子范艾伦辐射带下方,辐射量是地球的48倍,所以身体细胞会一直忙着修复放射线伤害,才会出现这种突变。

大多是基因突变对人类来说是有害的,恶性肿瘤就是各种危险因素比如辐射、有害化学物质、慢性炎症等导致基因突变的结果。所以科学家得出了斯科特可能更容易罹患癌症的结论。

但太空生活对染色体端粒的影响,却超出了一般的医学规律。这个变化是让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从而验证了古人的遐想“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还是导致更坏的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

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而言,3年的观察期还是太短。太空生活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影响是好还是不好,还要继续观察这兄弟二人未来几十年的身体变化,请大家耐心等待。

“在宇宙长途航行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斯科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我相信,以人类如今的身体承受力,前往火星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