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量、质量超上博、故宫藏印的伏庐、双鱼壶斋、传朴堂、郝连泉馆的藏印,都给你集齐了!

 攒菁堂 2019-11-25

当代篆刻大家老印谱专场是录斋给大家准备的第一批老印谱,
那么今天晚上10点截拍的二十世纪70-90年代初上海书店出版的“中国历代印谱丛书”就是第二批重要绝版老印谱了!
这个系列主题明确,品种齐全、学术分量超高!
它汇聚了晚清民国知名玺印、篆刻收藏家,吴云、吴大澂、罗振玉、陈汉弟、高络园等辑拓的经典印谱18种,有:

《澂秋馆印存》《赫连泉馆古印存》

《乐只室古玺印存》《乐只室印谱》

《伏庐藏印》《两罍轩印考漫存》

《双虞壶印存》《十六金符斋印存》

《魏石经室古玺印景》《传朴堂藏印菁华》……

这些印谱中收录的原石如今都散落在故宫、上博、西泠印社等国内知名馆藏机构中!

何震 听鹂深处

邓石如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赵之谦 为五斗米折腰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钤盖时间比《上博藏印选》《故宫藏印选》的印蜕早很多,当然更不用说他们的数量优势了,尤其一些少见、风格独特的印蜕对篆刻创作有巨大启示作用。
这些绝版老书,都在“金石书画拍”热拍中~~
0元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参拍

《赫连泉馆古印存》

罗振玉于1915年和1916年先后辑成的正续二册原钤本印行,是罗振玉精心收藏并精意汇辑而成的重头印谱收录周秦两汉、魏晋及宋元印章816方,遴选精严、品类众多、品貌精美。

自序中更有罗振玉对古玺印的理解过程。


作者:罗振玉  编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1998-11 版次:1版1印

页数:159 开本:20 装帧:精装

丛书:中国历代印谱丛书

历史的推进往往缓慢如蜗牛之蠕动。对于汇辑古玺印成谱有更科学的、有条理的认识,这当是十九世纪后叶的事情了。在这时的高明的玺印辑藏家心目中,玺印及印谱的作用已远非是篆刻艺术上追秦摹汉的范本,它已超越出以癖玩古和艺术赏鉴的狭隘范围,意识到对于古代文字、历史地理、官制民俗,以及其它的一些学术领域皆具有更客观的意义和价值。在彼时众多的兼具艺术和学术思维的玺印辑藏家中,当以陈介祺、吴式芬、吴大激、何昆玉、罗振玉诸家为中坚。

罗振玉自1913年辑古吴潘祖荫藏封泥成《郑庵所藏泥封》一册后,即于斯道结下不解之缘。先后曾辑有《罄室所藏玺印》等谱十数种。而《赫连泉馆古印存》正续集,又是他精心收藏并精意汇辑而成的重头印谱。在这部印谱的自序里,罗氏论述了自己对古玺印理解的过程。


《伏庐印存》

收录存印723方,为王福庵请人钤拓而成的古印集,质文俱佳,皆为精品。其中的百余钮古玺和小玺更是精美,非烂缺悉收、真伪莫辨者可比拟~

作者:陈汉第 编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2 

开本:20 页数:121 装帧:简装本

丛书:中国历代印谱丛书

《中国历代印谱丛书·伏庐藏印》中收录古玺和小玺共百余钮,皆极精美。小玺银质者十居三四。并以玺和玺冠其首。此两玺伏炉丈极其珍爱,故以此颜所居日双玺齐,曾乞童大年先生刻印记之。秦印特徵为田格和日格,收录者都具有在不平衡中取得整体和谐之美。

近代辑谱如龚氏瞻麓齐,陈氏溦秋馆,罗氏赫连泉馆,张氏碧葭精舍等所藏逾千。伏庐之聚,虽不及其半,然质文并佳,与烂缺悉收,真伪莫辨者不可比拟,即与上述者家之藏印相较,亦足以抗衡。余得从观全部藏印,摩挲再四,明珠颗颗,叹为观止,今上海书店征得精钤本,悉依原大影行,于嘉惠艺林,实匪鲜浅也。


《魏石经室古玺印景》

收录存印715方,为“端方以后第一人”周进毕生精力所聚。里面有不少珍奇宝世的印作,泥玺、瓦印、石印、泥印、石玺等向来很少见到的特具风貌的印作,也有不少。审定严慎,印格清新,品类丰富。


作者:周进藏辑 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

装帧:平装 版次:1版1印

页数:140页 装帧:平装

周进(1893-1937),字季木,室名居贞草堂,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出身于近代著名的东至周氏家族,清两江总督、扬州小盘谷园创建人周馥之孙,晚清进士周学海四子,实业家周学熙之侄,藏书大家周叔弢之弟,历史学家周一良之叔。著名收藏家、考古学社社员。有《季木藏印》《季木藏陶》《贞居草堂汉石影》《魏石经室古玺印景》等传世。他收藏有许多汉、魏、晋碑刻原石,为端方以后第一人,自号百汉晋石斋主人。日本侵华期间,周季木尽力保护所藏古物,不使落入敌寇之手。解放后,其子女们将父亲所珍藏的汉晋碑石等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现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传朴堂藏印菁华》

收录400余方印章,共涉及作者124人,自明代中叶起,至清末止的一些重要印家大致收罗在内。用拓印谱精印出版,使读者通过本谱就能领略明清时代篆刻艺术的风采。是一本集欣赏、学习篆刻艺术的极好资料。

作 者:童辰翊编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2 版次:1版1印

开 本:20开 页 数:183 装 帧:平装

《传朴堂藏印菁华》十二卷,葛昌楹、葛昌枌辑,葛昌楹(一八九二—一九六三)字书徵,号晏庐,浙江平湖人,家富收藏,以传朴堂藏书及爱日吟庐书画闻名于海内,酷嗜明清名家刻印,搜访甚勤,所藏极夥。其弟葛昌枌(一八九七—一九五一)字祖芬,号潜济,亦嗜藏印,与兄同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此谱即为昆仲以当时所藏明清名家刻印二千方中选其精者四百方钤拓而成,一九二五年初次成书二十五部。


《乐只室印谱》

收录杭州“高半城”所藏明清流派印516方,涉及明清印人138人,印面边款同拓,编审用心,拓制精良,洋洋大观。

作者:高络园 编 出版社:上海书店

出版时间:1988 版次:1版1印

开本:20 页数:273页 装帧:平装

高时敷(1886—1976)字绎求,又字弋虬,号络园。浙江杭州人,寓居高时丰、高时显弟,并称'高氏三杰'。工书画,花卉人物而外,尤工画竹,画竹得清秀之致。其书画处名'络园',因此为号。工篆刻,取径浙派,融会徽派及明代名家之法,所作工稳端庄。富收藏,,惜于抗战期中,毁于日寇之手。

精鉴别,辑所藏古玺印与明清名家印作有《乐只室古玺印存》十册、《乐只室印谱》十一册,以及《次闲篆刻高氏印存》《二十三举印摭》《二十三举印摭续集》《二陈印则》《丁黄印范》,1937年并与丁仁、葛昌楹、俞人萃各出所藏合辑成《丁丑劫余印存》二十卷。  此谱为高络园集其所藏元明清诸家篆刻名品而成。十四册分初集四册,二集三册,三集四册,四集二册,五集一册,每册前有篆刻家小传贴条,并有增改笔迹。书前有高络园亲手所绘《集印图》与小像各一页,内页蓝框,书口上署“乐只室印谱”,下署“杭州高氏所藏”,每页一印,印面边款同拓,编审用心,拓制精良,洋洋大观。此谱保存了《乐只室印谱》正式形成前的原始面貌与成书过程,是为研究近代印学及明清篆刻的重要资料。


《双虞壶斋印存》

收录存印1015方,为吴式芬所藏古玺及秦、汉、魏晋之铜玉印钤拓而成,抉择之精,为古铜印谱中的佼佼者。

作者:吴式芬  编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06 版次:1版1印

开本:20开 页数:186 装订:平装

吴式芬,字子必,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人,生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清代海丰吴氏'尚书第'十七世传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金石汇目分编》《封泥考略》《双虞壶斋印存》等。

本印谱为上海书店检出所藏珍品吴式第二次原钤印本,包括六面印、三面印、二面印共计1015方。

|《宋元古印辑存》

收录各类押记305枚,分汉字、民族文字、宗教符号、图案、人物、动物印章各类,汉字部分又以字数多少顺序编排。不仅有释文、质地、重量著录,更是第一次给每一枚印都配上了印钮图案。

作者:杨广泰编选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年4月 版次:1版1印

开本:32 页数:182 装帧:平装

本书收录各类押记305枚,除了印拓,每枚印还配上了印钮照片。按钮对照,一目了然,开了印谱的先河。出版的目的,旨在引起学术界对宋元私印的重视,从实物整理,印谱编辑,文字考释等方面进行。


《鹤庐印存》

收录战国秦汉官私铜印1700余枚,由《过云楼印谱》发展而来,博而精。


作者:顾荣木  编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版次:1版1印

页数:300 开本:16 装帧:平装 

顾荣木家藏,叶璐渊编辑。

自古玺印,不仅作为信物,且有崇高之艺术内涵,从战国至汉而登峰造极,为后世篆刻典范。金石家视为上品,争相搜集,清同光年间,曾风靡一时。吴门望族如二百兰亭斋,十六金符斋,观自得斋,攀古楼、过云楼等相继有印谱流传,每集数十百万,各有千秋,余都寓目。顾氏鹤逸太姻丈为过云楼主艮庵老人之孙,行六,名麟士,字谔一,别署西津。

由其酷爱玺印,先事星集,终于网罗,蔚成大观。由《过云的楼印谱》发展成此《鹤庐印书》。不但数以千计,尤多瑰宝。正吴缶翁誉之谓博而精也。

余在耄耋之年,有缘编篡此前贤未竟之业,而获前所未见之菁华,何幸如之。今精选战国秦汉官私铜印千七百方为界,其它则暂不与焉。自惟谫陋,深惭茫昧,必多谬讹,希鉴赏者教之。


《汉铜印丛》

收录汉铜印计1172枚,每印均有简体释文。

作者:汪启淑  集印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版次:1版1印

开本:16 页数:100 装帧:平装

《汉铜印丛》原钤印本系清乾隆十七年(1752)汪启淑所辑。汪启淑(1728一1799 ),字慎仪,号秀峰,又号切庵,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久寓杭州。官至兵部郎中。家有开万楼,藏书数千种,尤酷嗜印章,搜罗自周、秦迄元、明印至数万钮。曾辑《切庵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汉铜印丛》《汉铜印原》《退斋印类》《静乐居印娱》《秋室印粹》《锦囊印林》等二十八种,古今无匹。工诗,著有《烨掌录》《水曹清暇录》《续印人传》等书。卒年七十二岁。

《汉铜印丛》原谱朱砂印泥钤印本,共十二卷,系我社1963年向上海篆刻家张鲁庵遗属征集得来。从文字形体来看,该谱所收录印章绝大部分都是汉印,也有极少量的战国古玺和其他朝代的印章。

《汉铜印丛》原钤印本对玺印未注释文,这次影印出版时由我社徐敦德同志加注了释文。为方便读者,释文采用规范简体字,不识之字和字迹模糊之字以打方框表示,除个别情况外,通假字、异体字及一般古今字不再注明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集历来古玺印研究大成,并富于独特见解的理论书,叶其峰著。分官印与官印鉴定、私印与私印鉴定两大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古玺印的基本特征、使用制度和玺印的质地、纽式、文字构图、篆刻风格衍变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列举了伪玺印的类型和辨识伪玺印的方法。


作者:叶其峰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 版次:1版1印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遗存的我国古代印章,有以实用为主的古玺印,和艺术欣赏为主的明清篆刻家流派印两大系统。古玺印鉴定就是对遗存至今的数以万计和古玺印的时代和真伪进行鉴定的一门学问。

古玺印是古玺(先秦印章)、秦汉印章、南北朝、隋唐至明清官以来官司私印章的总称。本书以古玺印为研究对象。

《印记延年——周秦两汉玉印陶文掇英》

收录西泠印社社员唐存才、许雄志所收周秦两汉玉印陶文共计112枚,其中,许雄志藏周秦两汉玉印56方,精品甚多;唐存才藏齐、燕、邾、秦、三晋各地精品陶文56品。

每枚藏品不仅有印蜕(拓片),还有实物印面、印石,且均作传拓考跋。

作者:西泠印社 编著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