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校园欺凌,我们需要知道的10个真相

 乐康居 2019-11-26

01

什么是校园欺凌?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教督〔2017〕10号)的通知文件中指出:

图片来源:光合行动·零欺凌教室系列微课

 

校园欺凌的界定包含几个重要因素:

地点:校园内外,也就是说不只是发生在校园内的叫做校园欺凌,发生在学校外面的欺凌也属于校园欺凌。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等人在陈念家门口围堵、后来当街殴打陈念都属于校园欺凌。有调查显示校园欺凌74%发生在校内,26%发生在学校周围200米内。

对象:学生之间,一个欺负另一个、一群欺负一个、一个欺负多个、一群欺负另一群,这些都属于校园欺凌,最常见的是前两种。不论哪一种,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都存在明显的不对等,体现在力量、地位、权利等多方面。

形式:肢体、语言及网络等,大家要注意这个等字,校园欺凌并不只是前面这三种,还有很严重的心理或精神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

伤害:身体、财产、精神等,欺凌伤害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其中精神伤害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多年,甚至影响当事人的人格发展和后续生活。

02

怎么区分开玩笑、欺凌和冲突?


开玩笑:没有恶意,双方会觉得好笑、好玩。

欺凌:玩笑中包含着恶意故意令对方难堪,企图让对方受到伤害,对方在当时的处境下不容易做出反抗,被开玩笑的人感到难过另一方还在继续。

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互相对抗,因为争执而对立、纠缠,甚至厮打导致受伤。

03

欺凌行为有哪些?


言语欺凌

(1)取侮辱性绰号,指责某个孩子无用、侮辱其人格等,例如叫某个男孩子“娘娘腔”“死肥猪”,叫某个女孩子“母老虎”“丑八怪”,说某个孩子是废物、蠢猪。

(2)传播关于某个孩子的消极谣言和闲话,“某某和某某好了”。

(3)嘲笑、讥讽、贬抑某个孩子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4)造谣、诽谤、栽赃某个孩子,以此来使其受到惩罚等。

图片来源:动画短片《如果我是英雄》

精神与关系欺凌

(1)冷落、忽视,例如故意听不到某个孩子打招呼。

(2)孤立、排挤某个孩子,让其他孩子不要跟某个孩子一起玩耍、说话,分组和做游戏时不让某个孩子加入,找人孤立与自己喜欢的男生关系好的女生。

(3)威胁、恐吓、故意不友好,例如说“你要再敢和谁谁一起上下学,我就找人打你”。

(4)盯着看、尾随、跟踪

图片来源:动画短片《如果我是英雄》

身体与行为欺凌

(1)对某个孩子进行重复性的身体攻击,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拳打脚踢、掌掴拍打,使用刀具、棍棒等攻击TA。

(2)干涉某个孩子的个人财产,损坏教科书、文具、衣物、食物等,或通过它们嘲笑TA,例如破坏某个孩子的午饭令其挨饿。

(3)恐吓、威迫某个孩子做TA不想做的,威胁TA听从命令,例如强迫对方抄作业、打扫卫生、洗衣服,说“如果你……你就给我小心点!”。

(4)捉弄某个孩子,故意给TA制造麻烦,或令其招致处分,例如故意抛传某个孩子的书包或其他物品,不给TA。

(5)敲诈、索要金钱或物品,如文具、零花钱、玩具,说“你不给我,我就打你!”进行威胁。

(6)故意公开某个孩子的个人隐私或秘密,例如传播受害者父母离异,故意将某个女孩放在书包里的卫生巾公开。

(7)画侮辱性的画写侮辱性的文字,例如在某个孩子身上画乌龟、写骂人的话。


图片来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性欺凌

(1)未经对方允许,或在威胁、恐吓下搂抱、亲吻、触摸、脱衣服、性器官接触、性器官侵犯。

(2)逼迫或威胁对方做出性行为,为他人提供性服务,看有关性的图片、视频,用性器官或象征性词汇骂对方。

网络欺凌

在QQ、微信、微博、论坛、抖音等网络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传播殴打或撕扯某人衣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

咨询的两位中小学心理老师反映,现在学校里最常见的是言语和关系欺凌,主要是因为人际交往而引起。关系欺凌更为隐蔽,需要父母和老师对此更为敏感。网络欺凌在不断增加,而且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性,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范围也更大。

04

校园欺凌事件涉及哪些人?

校园欺凌发生的过程中往往涉及6类角色,每种角色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事件的发展。校园欺凌中80%都是目击者,是干预校园欺凌十分重要的工作对象。


数据来源:李存生.芬兰中小学反校园欺凌计划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2018

 
角色不是绝对固定的,在不同的场景里,一个学生可能承担了不同角色
电影《少年的你》中,在胡小蝶的事件里陈念最初是一个局外人,虽然知道胡小蝶被魏莱等人欺凌,但是自己努力想撇清关系,防止引火烧身。后来陈念变成了受害者,遭受欺凌。陈念得到小北保护后,发现之前的协助者徐渺被欺凌,陪她回家,这时陈念就变成了保护者。

05

欺凌会造成哪些伤害?

欺凌事件的发生,最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被欺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欺凌者是唯一受到伤害的人,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真正的获益者。

被欺凌者

身体:擦伤、淤青、脑震荡、牙齿脱落等肢体伤害,更易产生健康问题,比未被欺凌的孩子头痛和胃痛高出2倍。

心理:长期处于害怕、无力、自责、挫败、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对大脑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增加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严重者导致自杀。

学业:奖励刺激反应降低,学业成绩下降。

人格:导致自卑、谨慎、退缩。

图片来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欺凌者

(1)导致人际关系障碍不会使用合理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成年后可能会虐待伴侣、亲密他人或孩子。

(2)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发生危险行为(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过早性行为等)。

图片来源:动画电影《声之形》

旁观者

(1)产生慌恐担惊受怕等负面情绪,对校园生活期待降低甚至逃避,影响学习

(2)因为没有阻止而产生内疚羞愧自责,造成精神压力,干扰正常生活

(3)为了避免被欺凌加入欺凌者,引发更多问题。 

06

为什么有的孩子欺凌别人?

(1)从小被大人打骂,习得成人的行为模式——误认为能控制别人、让别人服从就是强大。

(2)总是遭受白眼,被挑剔、嫌弃——试图掩饰自己的脆弱,害怕被伤害,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让别人怕自己,所以先攻击别人。

(3)控制别人会带来快感——不服从就打你。

(4)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不佳,没有施展能力的舞台,受挫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让别人害怕自己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证明自己很重要。

(5)被要求过高,只有得第一才能得到家长认可——在感到受威胁的时候就会选择造谣、排挤等方式实施欺凌,从而维护自己第一的位置。

(6)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嫉妒产生恶意——遇到喜欢的人不理自己和别人关系好,心生嫉恨便组织欺凌。

(7)保持群体一致性、追求合群的心理特点——对看起来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身体残疾、着装另类等)选择孤立、辱骂、嘲笑。

(8)错误示范与效仿——看到媒体中贬损、偏见、暴力、嘲笑行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还能得到关注,获得成就感。

图片来源:记录片《Bully》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二阶段,想要获得成人的力量感和掌控感,认为自己“我长大了,不需要你管“,但却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对边界与责任有清晰的感知,一些行为可以说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预防校园欺凌非常有效的方式是改变认知。当孩子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意识到欺凌行为的危害与严重性,大部分孩子会在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欺凌行为。

07

为什么有的孩子被欺凌?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经常暴露在欺凌者周边缺少他人保护难以反抗易受攻击的孩子最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具体来说,被欺凌的孩子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生理方面
(1)有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如疤痕、戴眼镜、带牙套、地包天、大小眼、有胎记或痣
(2)生理残疾
(3)智力或心智障碍
(4)身材,比同龄人矮、瘦、胖或者第二性征过早发育
 
性格方面(很多时候同时具备)
(1)害羞的
(2)不爱说话的
(3)安静的、胆小的
(4)被动的、谦让的、固执的

图片来源:记录片《Bully》

表达方面(情绪、语言、肢体)
(1)情绪起伏波动大,让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犯TA
(2)着急、生气、伤心时语言表达无序,易哭,让别人没有耐心与之相处
(3)未经允许动他人头发、拍打他人身体等表达自己喜欢或想交朋友的感情,容易惹他人厌烦

自我认知及社交方面
(1)怕自己不被他人喜欢,经常怀疑别人不是真心欣赏与喜欢自己,用讨好的方式与人相处,非常服从对方
(2)期待因为自己对他人好,他人也会对自己好
(3)朋友少,不主动交朋友又渴望交朋友
(4)与他人无共同爱好,不能融入,或者有的时候显得笨笨的
(5)害怕给他人添麻烦,凡事都想自己解决
(6)喜欢到处张扬自己的优势

图片来源:记录片《Bully》

家庭背景
(1)父母离异
(2)父母不在身边
(3)父母经济收入不稳定,地位不高
(4)父母中至少一方在服刑,或有精神/身体障碍

习惯、能力方面
(1)个人卫生习惯差、物品混乱
(2)常常弄丢或损坏自己与他人的物品
(3)总是做错事、不能及时道歉、不承担责任
(4)个人独立能力差,习惯依赖他人,或者拖沓、懒散不做事
(5)学业成绩优秀/学业成绩不佳,常受到老师表扬/批评
(6)说话发音口齿不清等

其他特征
(1)种族、民族、性取向属于少数人群
(2)姓氏或姓名的含义或谐音容易有歧义,易造成联想
(3)性别特征:男孩看起来细腻、阴柔、易哭、喜爱女孩子常玩的游戏或物品、或外形纤细白净等;女孩子看起来粗线条、不够文静、外形粗壮等。
 

图片来源:记录片《Bully》

假设现在有一个孩子,TA肤色比较黑、不太会管理情绪、学习成绩不好、父母离异、不善交际朋友少,你会认为这个孩子是糟糕的孩子吗?你会觉得TA活该被欺凌吗?

没有谁活该被欺凌。

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任何方面都完美没有弱项?你能想到在孩子中间,戴眼镜也可以成为一个被欺凌的理由吗?学习优秀总被表扬也可以成为被欺凌的理由吗?孩子需要的是指导和帮助,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等,而不是被欺凌。
欺凌从不解决问题,只会增加问题,把人推向深渊。

08

如何判断孩子被欺凌了?

父母或老师可以通过以下10点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受到了欺凌,这10点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受到了欺凌。
 
1.   身上有伤,时常会有淤青或不太显眼的小伤口,总是穿长袖长裤
2.   在上学前抱怨不舒服,比如头疼、肚子疼等
3.   晚上不易入眠或者做噩梦
4.   焦虑不安,甚至生气发脾气,情绪起伏大
5.   突然变得很沉默,回家把自己关起来,不愿意和家长说话,吃饭的时候不愿意聊学校的事
6.   常常一个人哭
7.   物品常常损坏或丢失,如书包、文具、书本,带到学校的床单、衣服等
8.   经常零花钱不够,总是弄丢或者偷拿家里的钱、同学的钱
9.   学业退步或者不愿去学校
10.   不愿走熟悉的路上下学

09

孩子被欺凌为什么不告诉大人?

1. 成人不干预,指责孩子,让孩子认为被欺凌是因为自己太弱了,如果再报告就是自己太无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
“你怎么这么懦弱?”
“你就不能打回去?”

2. 成人不重视、弱化问题的严重性,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麻烦,害怕老师、父母责骂自己小题大做、总是惹麻烦。
“你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你不招惹别人,别人怎么会招惹你?”
“你忍一忍,他们就不理你了。”

3. 处理方式欠妥,孩子事后遭到报复成人使用劝阻、惩罚甚至威胁欺凌者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不再信任成人能够妥善处理。

4. 老师平时非常严厉,经常让学生感到压力,不敢向老师汇报,也不了解其他疏导途径。

5. 心疼父母,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故意不让父母知道,假装自己没事。

6. 想融入团体,担心说出或承认自己被欺凌会被大家更加排斥,即便被欺凌也和欺凌者一起玩,当作无事发生。

7. 与父母关系很好,父母对自己的认可与期望很高,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被欺凌,孩子被欺凌会认为是自己没有达成父母的期待和要求,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所以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图片来源:记录片《Bully》

通常情况下,孩子最开始受到欺凌时都会告诉家长或老师,如果家长和老师的反应与处理方式让他感受到忽视、指责、无效,孩子就会慢慢地不在开口,选择独自忍受,体验到无助与绝望。
孩子毕竟是一个未成年人,受欺凌时非常需要成人的帮助。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会和TA一起面对,不论什么原因TA都不该被欺凌,愿意尝试用更好的方式解决

10

如何预防孩子被欺凌?

预防是防止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在伤害与悲剧发生之前,我们可以采取很多行动。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 每天花15分钟和孩子聊天,谈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可以针对某个话题,更好的是闲聊。

2.  以平等互相尊重不追求赢者为王允许差异价值观相处。

3.  多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提升孩子的交友能力。

4.  主动关心孩子,平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具有被欺凌的迹象,如果有怀疑,私下用冷静温和的语言谨慎询问。

5. 与孩子谈谈什么是校园欺凌,和孩子讨论应对方法,询问孩子TA觉得成人可以做些什么,也让孩子知道父母保护TA的态度

6.   注重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7.  和孩子谈一谈情绪不好的时候怎么办怎样才是表现自己强大的恰当方式

校园欺凌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法律、家庭教育、群体心理等诸多方面,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问题。今天所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任何事物,只有当我们足够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应对它。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减少校园欺凌,预防不幸发生。


图片来源:动画电影《声之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