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茶舍分两种,一种是开门奉茶八方客、浓缩人间小戏台;一种是山中隐士般闭门静修,只待熟友拍击暗号,方开门—— 偶开柴门有宝光。 前天下午,我像猫一样,被“日本古董器物展”诱惑着找到了这家——藏在汉口江滩世通物流大楼里的茶舍。 老式冷清的办公楼,保安问我找哪个,听说我看古董展,一指楼梯,二楼半,那个遮帘子的就是。 搜高德地图都查不到的“茶隐山房”,大门紧闭推不开。试探地敲三下门……吱呀,有姑娘开门。 以一条窄的“佛之甬道”为轴心,左右清朴静谧的几间帘栊兰室,长案方几琳琅错落摆满数百件大小茶道具,壶杯炉盏瓶……雅玩清赏扫一眼,物件儿们端庄敦和,不俗。 姑娘亲切,除了少量珍品锁在玻璃匣里,多数古董玩意儿都允许上手,背后都贴有价签,喜欢就可以买走。 顿时放松如在京都逛市集,心花怒放。(提醒,轻拿轻放) 拿起一套锡杯托,漫不经心翻看底款,赫然见“沈存周”。 听说这位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尤擅制锡壶和茶托。“色浆水银色,光可鉴人……世工书篆者不能过。”见到300年前手制的真品,小激动,辗转日本保存完好,皮壳斑点都是岁月留痕。 身后博古架上有一组玲珑小巧的煎茶器和小香炉,比我们日常所用都要小一号,笔绘清雅可爱。翻看底款“竹泉”。 再次吃惊,是日本制茶巨匠三浦竹泉家的出品?姑娘笑着点头。 第三件我找到的宝贝是这件金灿灿的老松漆盒,“莳绘金松大平枣”。 听说是日本“轮岛涂”大师一后一兆的倾心之作。 (Tips,轮岛涂,有750年历史的日本漆器流派,点睛之笔在于“莳绘+沉金”,沉金——就好像用金子在漆器上做螺钿,日本顶级漆器藏品。) …… 哪里搜来的这么多名家之作?在武汉不易得。忍不住找策展人聊,她为这次古董展颇耗心神: 从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台湾……征集了七八家日本茶道具的藏家,罐子茶书屋、百师堂、七茶文化、金水堂等。 精选了300多件日本的名家茶道具佳作,年代距今100到500年不等,保存完好。 细看轻拿,感受古代匠人们对银,铁,陶、瓷、锡、竹、漆艺等不同材质的含蓄审美,欣赏他们精湛细腻、千锤百炼的手工。 价格从三位数到六位数不等。 艺术品是个矛盾体,表面看上去美轮美奂、轻盈优雅的一个物件,背后却是繁琐至极、枯燥得要死的磨练。 没有漫天要价,一把百年的柴烧“侧把急须”,漂亮的包银工艺,标价2000多元。 (Tips,“急须”是日本对煮茶器和沏茶壶的称呼,他们茶道中的“茶壶”指的是我们的茶叶罐子。) 小狐狸可爱吧。我泡茶习惯用大壶,觉得茶叶舒展,茶汤对冲回旋也有余地。日本人为何惯用小壶? 有人解释说,“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或他们认为壶宜小一人一把,自酌自饮,独处之趣。 继续以淘宝之心欣赏,我带你看几件亮眼宝贝。 花鸟浮雕银匣,外有老银器岁月沉积的暗色,小心打开,内壁光亮如簇新。它出自1900年成立的日本皇家御用银器堂号“尚美堂”之手。 “镇馆之宝”是这件茶道重器,明治时期的“铁打出自在鲤鱼自在钩”,壶是宫崎寒稚“乙御前”锔钉破手釜。 听起来像水晶宫的兵器,不明觉厉。 又细问了一下它的出身,出自日本江户时期京都铁器名门宫崎家族,壶身轻薄,出水柔美的长壶流,难得的经典之作。 花器如美人,身形颀长。 左边这只,出自日本名家“藏六”。 初代秦藏六,是日本幕府时代至明治时期的金工巨匠,在临摹中国周、汉朝青铜器创作领域极负盛名。 听说当时天皇的御印、国玺、将军金印等,都出自他之手。如今的藏六是他的六代传人。 有这么一件风姿绰约又不张扬的静物陪伴在侧,一下子人就安静了。 馆中青瓷香炉出自日本青瓷名家苏山,釉色厚润青碧。初代系日本明治至大正时期青瓷制作国手,作品颇具宋瓷风韵。 中川鹭脚的“鹭脚烧”壶,擅长以浮雕刻在壶身。量少,听说在日本市面上已经鲜有藏家愿意出货,有市无价。这把包浆很是老到。 这些竹木之物,看大小我以为是臂搁,姑娘解释也是茶道所用,日本茶则。 (Tips,我们惯用的茶则小巧纤细如匙,日本的茶则又称为“唐物”,大如臂搁,是盛茶赏茶器。) 老的茶则摩挲在手,内壁温润有玉化感,不剌手。借助竹根或木头原本的老根或疤痕进行精化创作。 我喜欢这只肥兔子,它不知看到了什么,一副口瞪目呆的表情。 玩日本铁壶要收老壶,江户末期(1800年以后)到昭和早期(1950年以前)制的壶。古时釜师们脱蜡法遵循“一模一壶”,必须敲碎模具方可取壶,每一把老铁壶都独一无二,所以藏家追捧。 日本老铁壶的堂号标注清晰,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等有百余家,藏家研究起来方便。 日常相伴物,别选图案复杂、色泽华丽的,有句话叫“当时看惊艳,事后看生厌”,要日久天长看不厌。气质佳,看着舒服。 日本自古偏爱锡器,所谓“盛水水清甜,丞酒酒香醇,插花花长久,储茶味不变”。这些老锡罐你试着打开就知道,沉甸甸,密封性优越。 再回头看刚进门时的一席茶托,弯下腰,逐一用小朋友观察蚂蚁的好奇去看它们。 沉甸甸,铜胎做了一层布纹大漆。 缀满小梅花,朵朵不同,铜错银的工艺。 …… 两个小时,喝茶赏物,清心乐志。快17:30闭馆时间才发现还漏了两柜子的美没有欣赏,哎。 (被柜子上这块石头迷倒了,可惜是老板私藏,不卖) 这些历经百年的美物,世上难寻二只。中意果断下手,免得遗憾。 比如我一眼相中砖上这只厚冠竖尾、满腹心事的“铁公鸡”(它其实是纯铜的),它已经乖乖站在我书桌上。 家人问我为啥买回一只日本铜疙瘩,我说,好时时提醒大手大脚“散财童子”的我,克制节省呀(有点悖论哈哈)。 发呆瞎想,不知这只铁公鸡曾被哪些人收藏过,可惜没有传承有序的收藏谱录,我明白它也并不属于我,它会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长存……正应了那句“没有人能收藏古董,只有古董能收藏人”。 古董展在国庆节期间10月5日就结束,要出门游玩的同学们,抓紧这个周末去吧。 (Tips,古董VS骨董哪个对?都行。明代董其昌所著《骨董十三说》“杂古器物不类者,名骨董”。) 【怎么去】 展览:美物抵心#日本骨董茶道具专场展 时间:2019年9月20日——10月5日 (10:00——17:30) 馆名:茶隐山房 地址:汉口沿江大道141号世通物流大楼2楼半 免费赏玩,但场馆日接待量有限,请各位加馆员微信号预约再前往。 祝你有吃蟹的好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