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鸿英:研究成果三次成为国际主流期刊封面文章

 新父母在线 2019-11-26

走进科学家

把化学讲得很美的

钟鸿英教授

人物名片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钟鸿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并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入选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oadmap博士后交叉培养计划,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她先后主持承担了学校的教育研究和改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中美生物医学国际合作项目和应急管理项目等。

2007年6月,钟鸿英和家人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夜幕下的江城灯光璀璨,长江两岸高楼鳞次栉比,盏盏灯火似乎都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在北美学习、工作八年后她来到坐落在桂子山的华中师范大学,并从此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

潜心科研 执着探索

钟鸿英教授出生于我国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四川省自贡市,或许是受这座工业城市的熏陶,她从小就对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从全国知名的蜀光中学毕业后,她进入四川大学化学系,并选择了分析化学专业。这个选择一直跟随着她,她先后在分析化学专业获得了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入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oadmap博士后交叉培养计划。她对分析化学专业的热爱,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染并影响着她的学生。正如上过她课的一个学生所说:“睿智与和蔼是我的第一印象,在话语间,渐渐感染我的还有她身上迸发出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热爱。她热爱自己的专业领域,热爱教育,热爱生活。”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陪伴着钟鸿英教授在科研中不忘初心,一路坚持探索,砥砺前行。她的专业是质谱仪器及分析方法,这是一种通过测定离子质量-电荷比来鉴定各种分子结构的高端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钟鸿英教授2007年刚回国那时,没有实验条件,没有经费购买科研仪器,无法开展她在质谱仪器和蛋白质/代谢物结构分析方向的研究工作。她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利用学校已有的一台小设备,从恰当的研究角度切入,让学生们能够开始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并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她对科学探索非常严谨和痴迷,每次解析未知物谱图,她都要弄清楚原理并深入研究其中的基本科学问题。那时的工作条件非常有限,她使用的电脑比较慢,有一次一个理论计算进行了几天几夜,第二天一大早,她估计应该已经算完了,早上五点过就去了实验室,看到计算结果时非常开心。本来想立刻打电话分享给研究生,又怕影响学生休息,自己在实验室辗转了半小时,等到6点半才给学生打了电话。

自2007年回国至今,时间已经过去10年多了,她谈起一个个难忘的时刻和一步步走过来的日子都充满了无限深情。她还让我们看了2008年她在办公室种下的一棵幸福树,如今这棵树已经和房顶一样高了。钟教授很开心地告诉我们,去年这棵树第一次开了三朵浅绿色的小花,十年来每天和这棵树一起成长,静等花开真是非常幸福的生活。她率领的研究团队在质谱领域潜心耕耘,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Protoco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曾多次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主流专业学术期刊,包括2019年第一期美国化学会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创刊十周年封面,2018年最后一期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她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颁发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学者奖等重要奖项。

倾情奉献 精心育桃李

钟鸿英教授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她既是严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们对她充满了崇敬与喜爱。她的一位已经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说:“做钟老师的学生相当于做天使”。十二年来,她肩负了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新生研讨课》以及研究生《有机结构分析》课程的教学,并面向全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魅丽印象·化学》通识教育课程,还担任交叉培养基地班的班主任,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使因公出差外地开会,如果遇上有课,她都会连夜赶回武汉,有时甚至是最后一个航班。她的学生说:“钟老师上课不只层次清楚,逻辑分明,她对科学、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时时感染着大家”。

钟鸿英教授的教学设计非常有深度和新意,注重启发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深度思考问题,许多同学毕业多年后仍然记得在她课堂上难忘的探索之旅。她注重从知识、研究、探索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充分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关注细节,在每一个极小甚微的细节追求物性的透彻和内涵的深远。她倾情关注培育学生的独特潜质、优雅情怀以及创造性智慧,倡导科学美感教育理念,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成就真善美的统一。

文案来源:楚天都市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