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宁妃:红学专家、《炭河千古情》导演黄巧灵心中之三千年女神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我叫宁宁,我来自沩山下。我是清华大学考古系的一名博士生。听说我的家乡发现了炭河里遗址,我迫不及待想回到我的家乡。我好像一直在寻找,找了好久好久,我不知道我在找些什么。”“是你?是你!”

这是湖南长沙宁乡炭河古城中开演的大型舞剧《炭河千古情》中开篇的一段独白和两句对话。

台词来自这出戏的灵魂人物。在商周时期,西伯侯姬昌治下的周国成为商纣王的心头大患。周国大王子伯邑考被害、周国二王子姬发为纣王铸造青铜器四羊方尊,并要献身生祭。姬发的爱人宁妃代姬发而死,牺牲了自己。姬发得民心,众人助之,终灭大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这位远古的女神是全剧的核心灵魂。人们不禁要发问,这一出代表宁乡文化、青铜文化,带领观者走进三千年西周王朝的多元而统一的文化大戏何以选取了这样一位女性的形象?

引用戏中最经典的一段:“悠悠的炭河水流淌了三千年,英雄与美人故事在这里传唱。真善美,坚持与执着,大爱与奉献,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宁乡人,这就是传奇之地,宁妃的故乡,宁乡。”

宁乡的定义被高度概括——宁妃的故乡;宁乡的精神,也被高度浓缩成了几个词:真善美,坚持与执着,大爱与奉献。这不仅是宁乡文化,这应该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宋城的每一部戏都试图挖掘当地的文化、历史、精神,深挖的是中国历史与文化。宋城模式的核心便是中国文化。

千古情系列舞剧的核心人物黄巧灵导演是江南书香门弟之后,投戎、写字、从文后下海经商,多重经历注定了他的传奇。尤为传奇的是,这位在沙场、商场均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却异常珍惜《红楼梦》,读了又读,自成一家,专研究五行红学,前无古人。作为一个红迷,窃以为读《红楼梦》的男生是重情与义的。灵魂深处必是珍惜尊重女性的。

这一点,在千古情其他系列中塑造或是选取过的人物都是力证:《宋城千古情》中的无名的保护宋血脉的女子、《三亚千古情》的冼夫人。

提到《红楼梦》,不得不提其中最难以割舍的角色——林黛玉,在大观园中被称为潇湘妃子。潇湘馆中常年绿竹青葱,素雅,美得凄然。潇湘正取自湖南的两条江流,潇湘妃子指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宁妃,出生在炭河边,沩山下。沩山的“沩”字,正是取自舜的一个女儿。宁妃和潇湘妃子就这样联系起来了。

黛玉多情,却只是为宝玉一人的“每日家情思思”。往前推三千年,潇湘妃子的女儿,沩山里的宁妃却更多神性。

为国铸造重器的青铜器巧匠之女,吹埙、跳舞,和黛玉一样有才情却爱得更大气,为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爱着的周国子民,她大义赴死献祭神器。至此,透过红学家黄巧灵导演之眼之手,我们见到了宁妃,一个伟大中国女人的形象。潇湘妃子的形象,也才因此更丰满,更可称为“女神”。

关联阅读

笔会丨心宿夜雨

行走丨与时间相遇

笔会丨心宿福泉(三首)

行走丨在春光里流连(外三首)

行走丨两个人(尹剑峰、章锦水)

笔会丨心宿,东钱湖边的一声蛙鸣

行走丨原来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你和我

行走丨如果我有一个女儿,就叫小满

行走丨波罗的海与梅拉伦湖的女儿

立春丨我的岁月,春风得意

行走丨时光渐老,不嫁不惧

行走丨我的后山顶(组诗)

行走丨月河客栈(外三首)

行摄丨光阴的触角(组诗)

行走丨辞旧迎新(外二首)

行走丨荒凉烟火(外三首)

行走丨北方大寒(组诗)

行走丨等一场雪(七首)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