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李白唯一传下来的真迹, 被宋清两朝皇帝弄成了大花脸

 江山携手 2019-11-26

李白是唐朝的著名大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至今。可是李白这一生却很不喜欢写字,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是由别人记录下,然后流传下来,实在让人很惋惜。不过还好的是,李白有一副墨宝还是流传了下来,据说这可是李白唯一的书法真迹。这样的话,这可是珍贵无比,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暂且不论李白的书法好坏与否。

正因为这样,历朝历代的文臣墨客和帝王,只好是保存有这幅墨宝的人,都喜欢留下自己的记号,那就是把自己的印章盖在这幅作品上。因为纸张太小,但是想要留下印章的人太多,到了最后时候,好好的一幅作品,让这些印章给弄成了大花脸,李白的书法都被淹没了,如果被李白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被这样对待,一定会气的从棺材里跑出来。

据史书记载,李白不仅诗歌作品很厉害,其实他的书法也是不差的,当得起书法大家。这幅留下来书法真迹,李白写的是《上阳台帖》,这个阳台不是你家的阳台,更不是我家的阳台。书法作品中的阳台是指阳台宫,在唐朝是一座道观,这个道观里有一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李白的好朋友,同时很受唐玄宗的器重,这个道观就是唐玄宗修建的。

在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个人结伴去王屋山游览,既然到了王屋山,就想去见见自己的老朋友司马承祯。可是到了阳台宫,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司马承祯已经升仙,驾鹤西去了。李白回想起自己和老友的过往,为了怀念司马承祯老友,有感而发之下,写下了这首诗—上阳台。这首诗很简单的四言,只有二十五个字,却表达了自己的深深怀念之情。

当李白死后,这幅作品被保存下来,成为历朝历代的珍品,很多人都以能目睹这幅作品引以为傲,如果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记号就更好了。到了宋朝,宋徽宗得到了这幅作品,简直爱不释手,为了显摆自己的书法,宋徽宗还是上面题字,好好的一幅作品让他搞得不伦不类。最坏的影响是,以后得到这幅作品人都喜欢在上面留下自己的书法了,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清朝时候,这幅作品又落到了乾隆的手上,乾隆本来就喜欢在各种名家作品上留记号,这样的稀世作品,乾隆当然不能错过了。可是空余的地方都被盖满了或者写满了,乾隆于是在作品上接了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字,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这才心满意足。现在这幅作品被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供游人赏评,可是李白的真迹需要好好找找才能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