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思考|积极期望是学生高效学习的秘诀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1-26
积极期望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信念,是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暗示;而标准是什么呢?它是指学生应该达到的成就水平,通常也就是指学生的成绩。

在工作中,有的老师会把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混同于对他们学业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比如,你或许对学生说过:你一定要超过谁谁谁,你一定要进入班级前十名,你一定要考入重点中学或一流大学等等。这些话,与其说是期望,不如说是要求。
教师对学生保持积极期望,并不意味着对所有学生都要采用相同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速度、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积极期望必须因人而异。千篇一律的要求,可能会让你失望,也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你对学生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才是合情合理的?那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期望要具有可行性。如果你的期望从客观上讲是合理的,而学生行为上不可能达成,那么这种期望不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第二,期望要具有挑战性。只有那些高于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遥不可及或是唾手可得的期望,都没有激励性。
第三,期望要内隐。你的期待不是赤裸裸的交易,而应该是含而不露的感召,润物无声地潜入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期望才不会令学生反感。

第四,期望要持久。学生接受你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他的行为转变,也需要时间。你的任何急躁情绪或灰心失望,都有可能适得其反。
最后,请你记住:千万不要把你的期望变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作为教师,你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学生从自卑到自信,是自我认知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迷茫走向坚定,全在成年人的激励。所以,你的重要任务,就是始终对学生保持积极期望,鼓励他追求成功,让他能够自信、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