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瑞雪:教育链中的家长结

 月月加贝 2019-11-27
     ▼
我叫邵瑞雪,1988年河南大学毕业分到油田师范学校从教,2001年调到油田一中任教至今。1991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到现在整整27年了。27年班主任,是一个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时间段,常有人问我有没有审美疲劳。说实话,还真没有;而且觉得把一件事情做好,很有职业成就感。也有朋友说我傻,这么大年纪不知道还傻干个啥!其实我觉得我也不傻,人生百年,忽如眨眼间,我没有别的大能耐,把我的青春和智慧献给无数的孩子,也是很有意义的人生。
截止到7月28号,我班64人中,除一个650分的,一个607分的,一个594分的,一个587,复读决心坚定,没有报志愿外,其余六十人已经全部录取完毕。看录取图示大家惊诧,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各大城市,孩子们成群结队将奔赴令人羡慕的高等学府,结果令人欣慰。但其实这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缺一不可的综合力量共同促成的显性结果。其中,家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隐性元素。如果说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家长就是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结。
主办者说,听众主要是家长,我今天就主要谈谈家长这个无比重要的因素。要说如何当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到百度上能搜到很多水平很高的,理论性很强的好文章,我讲理论的水平恐怕不如他们。所以我就不打算讲那些高深的理论了,我来讲故事吧。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看能悟到些什么。说明一点,我讲到的所有故事全是我的亲历,不会杜撰不加修饰。
一·家长期许该几许
先从一个微信信息谈起。五天前看到一个好友申请,后注:学生家长。我以为是我的学生家长,就点了添加。很快一个信息过来了,内容如下:我有个孩子今年马上升高三,也在油田一中读书,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我想把他送到郑州一家封闭式的教育机构去读书。这样的决定可行吗?毕竟我不是搞教育的,特请邵老师给以指导。
我一时无言回她。这个信息里我看到了很多东西。首先,这位家长怀有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渴望孩子成龙成凤成才;其次,这位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如孩子都快高三了,成绩一直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问题做了什么?第三,有病乱投医。孩子学习不好,就想把他弄郑州去,而且是个封闭式教育机构。在教育机构遍地开花,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那个机构是你孩子的最佳选择吗?可能有人会说,人家不是问你这个资深班主任的吗?这也是有病乱投医啊。我不认识孩子,对他没有一丁点了解,我对那个机构也不了解,怎么能给出合理化建议?
天下父母,谁不愿儿女龙凤,事业有成,光耀门庭。但这里有若干问题得追问自己:
第一个问题,你的龙凤标准是什么?从升学的角度说,是清北?985?211?还是普通一本?还是二本就行?还是有学上就算?
第二个问题,你这个标准是社会认知标准,还是个体分析判断后的标准?我敢说,很多家长是不假思索的使用了社会权衡标准,甚至就是简单的想让孩子代替自己完成自我人生的遗憾而粗暴地设立的标准。我经常听家长说:我笨,没考上什么什么学校,所以特想让孩子考上。或者说,我过去不爱学习,没考上什么什么学校,所以特想让孩子考上什么什么学校。有时候我会玩笑着反驳家长:凭什么你都不行,偏偏要求孩子得行?
我想说的是,家长的殷切期待可以理解,但没有科学分析支撑的期许是不切现实的,落空的可能性很大。而有些固执的父母坚持己见,并把这份期许化成生活中与孩子交流的语言大棒,精神影响中的各种残酷刑具,其结果不但会期待落空,如果这份期待压垮了孩子,还可能会酿成令家长后悔终生的恶果。如果我们愿意静下心来看看周围,会发现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我的孩子”也得如何如何,虐杀了多少孩子的学习热情、生活乐趣乃至于生命。
也许有人会问,科学分析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一份建立在对孩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以及心胸格局、学科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执行力等诸要素认知到位、综合考量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一个大体预测,便可以是我们的弹性期许。
 那么,这个预测谁来做?家长、孩子、老师都可以是预测者或合作预测者。一个孩子最可贵的特点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优秀的家长首先从客观认识自己的孩子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到既能看清孩子们的特点,又能看到孩子们身上潜在的各种可能性,给家长和孩子提供设定理想目标的建议。
招生简章上的数据是那样刺目,清北只在河南招生约二百人,而河南每年的考生近百万。为什么要拿0·0002的可能性作为你的期许而去折磨自己,折磨孩子呢?全方位综合评估,把孩子送进他能去的学校,家长就该心满意足。我今年的喜悦不在于这三个清北,而在于我最初设定的全班同学“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圆满实现;在于孩子们将跨入的校门虽然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二·别让教育者慑伏在权力脚下
经历过一次这样的饭局。某领导约的饭局,要求必须得去,我只好前去。到了吃饭地点,发觉全是领导,只有我自己是其中一位领导的孩子的班主任。我被其中一位领导批评说,你真牛啊,出来吃个饭都叫不出来啊!我怯懦回答,不用吃饭呀。然后被每一位领导劝酒并让我好好照顾孩子,然后就是他们之间推杯换盏的情感交流。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局促不安,无所适从,压抑慌乱。
还有一次,是开学接新生。一位女家长很有威风地进来了,大声大气地对我说:你是邵老师吧, 我在市某院工作,和你们高中部主任某某是老乡,和你们校长某某是朋友,我儿子到你班了,你可得好好照顾啊!
27年班主任,经历类似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多。更有家长亮明身份后,要求更直接,诸如孩子得坐前边呀,上课多提问呀等各种各样的要求。
我想说,学校只能是教育的生态,而不可以变成一个社会。如果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都不再有公平,不再有纯净,我真不知道这个教师还怎么当,这个班主任还怎么管理,孩子还能接受怎样的教育。曾经我也认为这些算正常的人情世故吧,我就是给这样的孩子固定个好座位能如何?上课多提问提问人家的孩子又如何?结果,还没做呢,就觉得自己腰板不再挺直,说话不再气壮。面对几十双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眼睛,真的没有办法在他们面前搞那些小动作。如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我不敢想象,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是怎样的奇葩景象。我索性还是坚持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操守,心底无私,一视同仁,在我这个小世界里,他们都是平等的,都是父母的宝贝,也都是老师的宝贝。上课提问轮着叫,座位轮着坐,谁也没有特权,谁也别想特殊。更何况,无论你处在社会的哪个层次,把孩子送进学校,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的,而这个目的需要一个正常公平的教育环境才能达成。
说回那位腔调高亢的女家长。听了她那番声明后,我心想,你跟谁是老乡是朋友,儿子也不可能去人家办公室坐,在我这里就得按我的思路走。
高一没有上完,这个孩子就和别班的同学发生了纠纷,并暗里指使别人打了那位同学。被人家告到我这里,我询问他,他竟然一脸真诚,给我发誓说:老师,你相信我,我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的。那真诚的表情瞬间就赢得了我的信任。我还找那个班的班主任说,不可能是我班某某,再查查吧。最后查明就是我班这个同学,最后他也承认了。我非常生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吵个嘴打个架实属正常,但这件事里有两个点我认为不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是找外人对同学下黑手;二是煞有介事欺骗老师。这些表现不是仅仅用血气方刚能解释的。我意识到如果不抓住时机对他进行严厉教育,恐怕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就错失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开除学生,那是把问题推给社会。但这次我准备先谈开除,再折中成旁听。看看能不能起到彻底教育他的作用。报请教导处,主任(她老乡)说,只要给他个机会,越严厉越好。女家长在我办公室哭起来了,哭得好伤心,原来的霸气荡然无存。说这个孩子难管,不听话,还想叫老师高抬贵手,放他一马。我问她,你想不想我替你管管她?如果想,那就别让我放过他。然后还是按我的想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教育了一顿,声明他的作为开除有余,给老乡个面子,做个旁听生吧。给他讲明,旁听生实际上就是开除,坐在教室,不再参加轮位,作业,老师想改就改,不想改可以不改。还给他明确了很多要求,他竟然全部答应。
事实证明,这次的严厉教育竟然让这个男生改变了原来的很多毛病,老老实实坐完了高中三年,并考上了学。毕业后,这个男孩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汇报他的情况。他妈妈后来也很高兴,还夸我有办法呢。
当然更有很多素质很高的干部父母,以谦逊平等的态度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令人舒适自如。五年前,接了一个新高三班,班里有个孩子,其父母在濮阳地界都足以称得上高官,但我是孩子毕业后才知道他父母身份的。后来回想这对父母,对孩子不溺宠,不骄纵。无数次就在我拥挤简陋杂乱的办公室里交流,有时候闲聊两个小时,我没有压力放得多开啊,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但人家从没有提过什么特殊要求。寒假,我担心产生假期负效应,计划陪着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就召集家长商量。那位父亲竟提出:晚上也上晚自习吧,我们家长值班。我欣然答应。他们参加排班坚持值班,一次没拉下。一年间,始终不知道这对家长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我这里,就是普通的让老师轻松自在、可以挥洒自如教育孩子的家长。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道,奋力拼搏,成就自己。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陈丹青先生说过,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教育、医疗和法律。无论社会多么不堪,只要教育优秀公平,底层就会有上升空间。在教育这方寸之地,请家长给我们一片净土,不要有意地让权力横插一杠,搅乱了一个小小的教室,不要让老师慑伏在权力之下,失去教育者的底气和资格。
三·请做正能量的家长
有一次晚自习,在我们教室外走廊上遇到一个家长,正和她姑娘对话。姑娘说:爸,你不知道,她骂你,还骂我妈。他对姑娘说:你咋不早对我说,早告诉我的话还用你出手?我就收拾她了。我震惊不已,孩子间的纠纷,还能听自己孩子一面之词?还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这样霸道蛮横的话?怎么会有这样的家长?真真是颠覆了我对家长的想象。过去我们受的教育是,和同学发生纠纷,无论吃亏便宜,无论对错,在自己家长那里自己全是过错方,不但要给别人赔礼道歉,还得再挨家长一顿揍。事情是这样的,下午刚在办公室处理了他孩子的问题。孩子是个女孩子,和同桌发生了摩擦,竟然叫了外校三个学生来把同桌揍了一顿。于是,班主任叫家长领回家反思。一天后也是这位家长,到老师办公室面见老师,说如何如何教育了孩子,甚至揍了孩子,请求让孩子返校学习。没想到当天晚上竟然就在走廊上发生了那一幕。后来我就想:一个女孩子能对同学破口大骂,能找他人撕扯欺负一个女同学,和她家长这种是非不分、匪气缠身的影响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是脱不了关系的。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想让孩子正直成长,请家长做出来榜样。
还有位家长,天天朋友圈都发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哪个明星出轨了,哪个村长欺负留守妇女了,都是网络上超级无聊的垃圾信息,一个两次也就罢了,可能是稀奇。问题是他天天转发的都是这些垃圾信息,乐此不疲。我就在想,除了繁忙的工作,如果真有时间浏览网络,何不看些文化含量高些的文章,哪怕是网络鸡汤文,也比这些东西好些吧?一个家庭里,各成员的生活态度,所思所言所做,构成一个独有的家庭磁场,潜移默化,互相影响,力量之大,难以估量。
还有的家长,思维犀利,见识广博。无论网络上,无论交谈中,批判抨击始终如一。社会啦,国家啦,单位啦,大领导啦,小领导啊,腐败啦,假冒伪劣啦,一出口就是中国人怎么怎么素质低下,中国式怎么怎么被美国日本嘲笑了。其实,现实中许多被人诟病的社会问题应该放到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去看,五千年历史足够我们去纵向对比评估。更可以放眼全世界,这个蓝星上这么多国家可供我们去横向客观比较。问题肯定存在,而且有些问题令人震惊。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去斗争,去改变,而不能把自己置身圈外,只管指点嘲讽唾弃甚至谩骂,只做键盘侠。爱国,是我们该有的情怀,客观公正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在社会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么,就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去阻止揭露这些问题,要么就默默地做好自己。有人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把自己的事认真做好,谁说就不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感动、影响他人呢?看透、揭露、抨击都是必要的,但以抨击为务是偏激的。我每次有如此的表达,就会被朋友戏谑为迂腐、幼稚、甚至五毛。但我真的是这样想的,这也许和工作性质有关。凡事多积极思维,让自己看到希望,让自己充满力量,才能坐下来认真工作不是?母亲脸上沾染了污垢,给她洗掉就好,还得爱她不是?是自己母亲啊!国家有诸多弊病,努力治疗就好,还得爱她啊,我们爱的是这片土地,是九百六十万土地上世代繁衍的人民啊,不能只吐唾沫星子!
我为什么冒着再次被嘲讽为幼稚的可能谈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早已经成为一个校园问题。有不少学生在作文里以否定抨击为能事,即使考场上不敢写立场错误的文章,但有同学说,只要让讴歌赞美就不会写了。我感到悲哀!我们身边有假丑恶的东西在,但也有很多真善美的故事在发生啊,即便是国家,那么多科技尖端的喜事,那么多无私奉献的科学家,那么多当代英雄,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为什么就只会审丑,不会审美了呢?难道我们这个时代,挑毛拣刺是气壮,讴歌赞美反倒是气短了?情怀,感动,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孩子的眼睛不再会寻找美好的东西,他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这个社会已经如此不堪,我们也不用指望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漩涡里,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最后一飞冲天。
前几天被一位家长感动到。这份感动隔着手机屏,他并不知道。今年他的孩子录取的是西北工业大学。通知书收到之际,他在家长群里晒通知书(今年我们班全是这样,谁家孩子的通知书到了,贴到家长群里,全班家长祝贺),家长们在热热闹闹地祝贺,我看到他说了一句话:希望孩子将来能为国家做点贡献。就是这句话把我击中了。他是农村的,常年在外边打工,他的孩子在我班里,吃着咱们市里的困难补助,我很喜欢这个孩子。他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相信他在表达真实的情感。那么这份情感从何而来?这是今天我想留下来的问题。而这位淳朴的善良的正能量的父亲无意间是不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呢?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孩子在精神形象方面正以我们的样子塑造自己,变成另一个你。你期待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就先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人。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在孩子们眼里,让我们成为一个积极思维、感知美好的父亲、母亲。给孩子些正力量吧!
四·请呵护已千疮百孔的教育
校闹,桩桩件件。家长组团棒打老师,学生挥刀捅死老师。不知道是始于何时,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社会力量推动,教育终于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可怜小媳妇儿。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里就滴血,一股兔死狐悲之感涌上心头。看看周围,老师们都在兢兢业业备课上课啊,都在早出晚归啊,何以会有那么多坏人混迹在教师队伍里,惹得整个社会讨伐声一片呢?学校不是真空,它只是多维社会之一维而已。恶棍肯定有,但他们绝对不是教师队伍的代表,学校如果都是恶人,你还敢把孩子送过来?互骂互害,不是健康的社会关系,请全社会对学校温柔以待。给学校以理解,给老师以理解。
说到理解老师,我也深有体会。
首先是一个反例。2007年,我高三带完回到下届高二。有个平行班由于种种原因换了个年轻的女老师暂代班主任。她特别负责,早出晚归,频频找学生谈话。我们在一个办公室,我感受到了学生对她的喜爱。一个男孩子犯错了,她批评了他。这下不得了了。家长不依不饶,说人家水平有限,处理不当,白天电话,半夜电话的,频繁找事。甚至说了:你信不,我想把你弄下来分分钟的事。这位女老师正怀孕中,差点气流产。
孩子出点问题,老师管一管,难道还成罪人啦?送孩子到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真不明白这个家长身上的刺从哪里来?就是老教师,你孩子有问题也得批评啊。没有理解,没有宽容,居高临下,威风八面,让老师心生倦意,心生退意。
也有正例,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2002年,我在油田一中接第一届学生。当时我班的老师配备很不理想。除了我算老教师,教语文,还有一个主任,教英语,其他全是新分大学生。但学校就这么多老师啊,一句话,这种配备不可改变。我就想,既然不能改变,就得设法搞内部挖潜。而要搞内部挖潜,就得有一个和谐关系。我就开了个家长会,给家长谈了这么几条:一,年轻教师多,肯定经验不足,但他们会使出十二分的力量(这一条是替年轻老师表决心的)。二,孩子回家有什么反映,请随时反映到我这里,我一定尽快解决(这一条是我的决心)。三,如果不通过我这里,有问题直接反映到学校了,请你负责给我们换老师,或让你的孩子转到其他班(这是对家长的约束)。为什么这样约束家长?如果家长老去学校反映,校长老约谈老师,又换不了老师,年轻老师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工作放不开手脚,反倒产生负效应。还好家长给我面子,一年后,有一次带我班课的主任给我说,一年了,全年级其他各班都有告状的,就咱班没有。而且我们班的成绩还很好。三年后,我们以一帮新分大学生的配备拿到了市文科状元,就是2005年。当年数学非常难,文科数学全校4130以上的学生,全在我们班。而数学老师是新分大学生。
有时候,你的宽容和理解能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假如你的孩子毕业了,到工作单位,人家不信任不让孩子上手,你会怎么想?人生都有第一次,总得给人家个机会不是?总得让人家证明人家能行,是不?这就是理解。所以,请多理解,多呵护。教育需要的不是戾气杀气,需要的是情怀、爱心。而老师的成长也需要家长的信任和鼓励来浇灌呢。
五·请你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例一· 小王同学的家庭比较特殊:家里三个孩子,父母一天三吵架、三天打一架是常态。而王同学性格内向,发泄渠道堵塞,终于憋出了毛病。我最早发现他压力大是在高一。高一刚过三个月,家长就频繁反映,孩子觉得适应不了实验班的节奏,要调到普通班。经过多次交流发现,孩子已有轻微的心理问题,同学间交流隔膜,和家长没有正常交流,甚至会频繁出现身体反应,比如全身发抖、双手僵硬、心慌、出汗等症状。同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环境。家长曾经亲口说,孩子请求他们不要打架吵架,说过“你们别吵架打架我就好了”这样令人心痛的话。可家长依然故我。孩子跟了我三年,给他们调节夫妻关系无数次,保证了孩子正常毕业,考进了理想的985大学。
当你生了孩子养了孩子,又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当孩子说出,你们别再吵了,不吵我的病就好了,不知道身为家长有没有罪恶感?可能家长觉得,我也是个人啊,谁来为我的情绪负责?对不起,你是成人,你自己为自己负责,让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你的责任!
例二· 小真是个尖子生,是我的种子选手。一次考完试,办公室人来人往都是谈论成绩的,等同学散尽,他进来了,说:老师,我想跟你谈谈我妈。然后就絮絮叨叨声讨了他妈妈许多不是,什么对奶奶不尊重了,对爸爸颐指气使了,对他态度生硬了等。从他语气的不平看,这问题可不是“小事”,已影响到他的学习状态。我首先笼统地教育了他,我说:婆媳关系的微妙,不是你这个小屁孩子懂的,你不要关注这些事情,更不要去评判这些事情;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不是你能感受的,也许妈妈的方式恰恰是爸爸最舒适的;他们都爱你,都一心一意培养你,你就释然安心学习你的就好了。然后,又向他保证:明天就给你解决问题。约了他的妈妈第二天见面聊天。谈完发现,这是位不凡的妈妈:在单位是中层领导,工作繁忙;老公常年在外地上班,她一个人担起了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重担;婆婆几个孩子条件都稍差,常年住在她家,所有的赡养费用来往费用全是她出。我突然明白了她偶尔语气生硬的原因。我跟她讲,你做了这么多,却在孩子心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多亏呀!倒不如格局更大些,做都做了,那就做到底,做到孩子的面前:当着孩子的面,多喊婆婆几声妈;孩子在跟前,跟老公通话多撒娇少发牢骚,跟孩子也尽量平等交流。谈完之后,这位妈妈说了一句很伤感的话:我不知道孩子是这样看我的,但我会做好的。
当父母也是有艺术的。在孩子面前,你要争取做一个孩子认可甚至佩服的家长,扮演好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可能既得是好妈妈,还得是好儿媳,还得是好妻子。难为家长了,没法子,你身边有一个时时刻刻在偷偷评判你的孩子,而且还能影响到他的心理,影响到他的学习。你说,你在乎不在乎吧?
例三·零几年,我班一个女生,父母走上了离婚之路,而这时,距离高考还有整整一年时间。妈妈在我办公室哭了整整一上午。最后说,我和她爸爸商量好了,先不让孩子知道,爸爸每天回家做饭吃饭,在孩子面前还是一个正常的家庭,高考后再说明。孩子一无所知参加了高考,一点没受家庭变故的影响。
其实,我很为这对父母感动,当婚姻已亡,还能为了孩子做到如此地步,真的是好父母了。当家庭不再幸福和谐,为了孩子,造也要造出来一个和谐幸福的气氛,我真佩服他们。
例四·2015年我班一个孩子周日回家返校,晚上查宿过后偷偷遛出宿舍徒步跑到东明黄河大桥,准备从那里跳下去。之所以悲剧没有发生,据孩子讲,他看到涛涛黄河奔腾不息,突然心胸开朗,过了那道绝望门槛。原来周日回家,正在闹离婚的父母又一次互相辱骂殴打,让孩子感觉了无生趣,遂产生轻生念头。
在孩子踏入社会之前,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是孩子全部的世界。世界的毁灭是孩子的灭顶之灾。你可以离婚,但可不可以不在孩子面前践踏对方,让孩子对父母绝望,对这个世界绝望?你生了他,即使婚姻不再继续,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还得继续吧?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天、地、和氧气。
六·在成才和成人之间,成人是第一位的
成人的标准我认为是身、心健康。但我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追求成才,甚至于为追求成才而害了成人。在师范工作那几年,没有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记忆。到了高中以后,我可以说没有一届没有这样的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长、自己、学校,来自对过去的懊悔、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恐惧,这些都有可能。但我总觉得,家长的因素更大一些。就是我第一点谈的,家长的期许太高,如果再不切实际,就很有可能把孩子的心理压垮。每次考完,不是分析孩子自己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该怎样解决,而是“人家谁谁为啥能考好,你为啥不能?”“人家谁谁进了多少名,你为啥反而退了多少名”等等,一次一次的否定打击,一次一次的被比较被挤压,这种难以完成家长目标的无力感、绝望感撕咬着孩子,假如又不能坦然放弃,天长日久就可能彻底击垮一个孩子的精神。
如果不幸出现了这种情况,我认为家长就应该明确意识到,目前对咱的孩子,第一位的是健康,如何能够让孩子放松下来,如果能让孩子心里重新洒满阳光,就是咱这个家庭的福气了。
我不理解的是,在孩子心理状态已然不佳的情况下,个别家长关心的还是学习,考分、成绩、排名。本末倒置了吧?我觉得这样的家长不够明智。有很多例子,校园悲剧很多都和家长没有好好关注孩子的心理疾患,甚至于助推了这种心理危机有关。
考上清北,以后的生活就一定光鲜靓丽?考个河大,以后的生活就一定黯淡无光?考不上学,以后的生活就一定处处绝路?生活事实早就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把孩子的成人放在首位,然后我们才能期待他的才能大放异彩。
也许一些家长很失望,我们是来听你交流如何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的,怎么反倒让我们降低要求,甚至放弃要求了呢?其实我讲的全是真言。
班上有两个女生,是进班的第二名、第三名。进入高中学习以后,依然非常努力,但事实上,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下课做不完作业,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孩子不能接受现实,白天眉头锁紧,晚上学习熬得更晚,然后又是一次更差的成绩。如此恶性发展,不可遏止,几乎成了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孩子心情烦乱,自卑自闭,既怕老师看不起,又怕同学看不起,不再抬头。家长肯定不能接受啊。既不能接受孩子的精神现状,更不能接受孩子的学习成绩。
其实,我看得很清楚。她俩成绩的下滑是必然的。初中和高中是两回事,要求的能力类型也有很大不同。客观上她俩不可能在高中段稳居最前列。但下滑得连滚带爬,不可遏制,却纯粹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家长的态度造成的。其中一女孩的爸爸直接就嫌孩子不争气,放弃不管了,整天一不高兴就恶语咒骂。孩子有一天在我办公室嚎啕大哭,说我的爸爸连个陌生人都不如,如果是个陌生人,不关注我,不理我,我还能够平静,可在他经常性的辱骂里,我要疯了。说一开始不想给老师说,怕家丑外扬,实在憋不住了。
看着孩子那崩溃的嚎啕,我惊呆了,难道还有这样的家长?我对孩子说,明天咱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给他父亲发了条约见信息。
我们交流时,他全部承认了孩子的指控。我问了他几个问题:你身边有几个同事他家的孩子考进实验班了?你凭什么觉得你生的孩子就应该一直名列前茅?你唯一的女儿如果将来考个大学,学成就业,嫁个好人家,生个可爱的孩子,经常来看看你,亲情融融,你不认为这是一种平凡人的无比珍贵的幸福?你非得让你女儿去造原子弹,造核武器,造智能人儿才觉得配做你的女儿?
那天的交流,我越界了,说话颇具压迫性。但事后家长说,老师,你不但能开导学生,还能开导家长啊!如果不是来见你,我只觉得孩子令我绝望,只想放弃,所以才疯了一样折腾孩子。
另外一个女孩的家长,没有这位过激,但也有同样的焦虑。我用同样的理论和家长做了交谈。还无数次的和孩子交流,让她明白,老师绝对不是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心里的宝贝。只要我们在该拼搏的年龄,拼尽了全力,去到了我们该去的地方,便是无悔。其实,卸下了心理包袱,两个孩子的成绩蹭蹭往上窜,最后都考了六百多分,考上了很好的大学。解决了心理问题,我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
生活中充满了辩证法,福祸,得失,胜败,过程与结果,从辩证法里获得洞明一切的道理,参透生活的哲学,并用之于教育。孩子、家长、老师都得以成长。
   七·要拥有一双洞察孩子的火眼金睛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该如何去爱,很多人却是没有答案的。比如,我们多给他挣些钱,留给他。比如,我们掏高费把他送进好学校。再比如,我一对一给她找好老师辅导他。但是你的想法孩子是否接受?是否适合他?有的家长直接说,老师,我就不知道孩子想干啥,不知道他每天在干啥。孩子道走岔了,家长说,我都不知道他啥时候开始这样的。每当这时候,我就很无语。我觉得,做一个全方位了解孩子的父母,有一双洞察孩子的火眼金睛才是优秀家长的标配。
前几年,分文理科的时候,分过来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子。但我发现,他天天睡觉,而且看上去真是很缺觉,喊起来都是眼睛血红。跟他家长沟通,说孩子有嗜睡症。我心里想,不像啊,看上去身体健壮,很健康啊。后来,当我没收了他N个手机以后,我想,他一定不是嗜睡,是该睡的时候没睡。交代家长注意晚上熄灯以后。果然是每天熄灯以后在被窝里玩手机到凌晨五点,睡一个小时,到学校接着睡。
你看看,家长还多次去给他看嗜睡症。找不到症结,三年匆匆而过,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就过去了。
怎样才能拥有这样一双眼睛呢?用心。这样的一双眼睛是长在心上的。无论工作再忙,都不要缺席对孩子成长每个阶段的参与。多观察,感受孩子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叹息,甚至一个躲避的眼锋,就可能有重大事情的发生。
比如初二的家长,你有没有观察孩子和初一的不同?哪一天有不同,甚或几天都不同,神神秘秘,躲躲藏藏,可能是第一次去网吧了,可能是第一次收到异性的小纸条了。听到太多的家长反映,孩子小学可听话了,初一也还好,初二不知怎么就变了。我意识到初二是个很重要很敏感的时期。
多交流,和孩子交流,和老师交流,不能让孩子无形中脱离自己关注的势力范围,做孩子成长的参与者。不能说,老师,孩子交给你了啊,你有经验,我是没法了!这个说法貌似信任老师,其实是甩包袱啊。
 八·2018,我的家长们
说了这么多,台下的家长们肯定觉得我在讲空话,事实上不是这样做的,讲课嘛。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和我的家长们交流的,很多家长在不断的磨合中,也是不断在理解我的,前边的例子也有很多就是这届家长的实事。下边就主要谈谈2018我的家长们。
这届学生,家长基本全是我的微友。聊友间的关系打开方式是随意、自然、平等、亲密。我们之间就是这样。我们聊天随时随地,内容无所不聊。聊孩子当然是最常见的,但我们也聊狗狗啊,猫猫啊,养多肉啊,出游啊。有时候你正吃饭呢,手机叮铃叮铃来条信息,原来是家长给自家可爱的猫咪录得视频发来分享,我也看得喜笑颜开的。有时你打开手机,就看到好几条照片信息,植物的,狗狗的。我会饶有兴趣地欣赏半天。我没有别的爱好,不爱逛街买衣服,不爱吃,忙碌之余,就是爱养养植物,养了两条狗狗,现在是一条了。我心里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而家长们也喜欢跟我交流这些。
加微友的时间基本上是高一我们的仿课堂开始的时候。当时小组建立,小组微信群建立,我进了每一个小组的微信群。仿课堂是这样的。我们班的小孩自觉性稍差,假期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考验,学习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这个办法。从此,家长成了孩子们假期学习的陪伴者,也成了我的眼线。他们录视频,贴照片,我任何时候都知道他们的动态。拼搏奋飞组,蛟龙腾飞组,不二组,地下室小分队,清丰小分队等,他们各自给自己小组取了饶有意味的名字。每到节假日,就是我们学习小组活动的时候。我有时候到现场巡查下,有时候就在手机上就看得不亦乐乎了。
 在这种交往中,家长和老师的情谊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亲密。有时候一个电话过来,某家长电话里说,蒸了榆钱馍,给你拿了几个,在学校门口放着呢,你放学拿走。我回答,好,谢谢。有的家长种有菜地,会给我摘些无公害黄瓜啊茄子啊送来。作为一个女同志,当了27年班主任,家务几乎没怎么干过,家长知道我做饭上啥也不会。类似这样的来往,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别扭的感觉,只感觉到随意,亲密。
暑假学校粉刷教室,教室里打扫卫生的任务比较重,家长怕开学当天学生搞不过来影响学习,他们提前一天约了几位家长到学校打扫,彻彻底底,连窗帘都洗得干干净净......进入高三,教室里贴的励志标语也是家长们去做的。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的家长们,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是我最好的帮手,他们的深度参与让我觉得,今年这张靓丽的录取图,离了他们,将会失色很多。 
结语:给学生讲,不要对家长吹毛求疵,只要生了你,竭力在养育你,就是合格甚至伟大的父母。
但我对家长说,做一个合格的甚至伟大的家长实在不易。你得充满正能量,你得有科学的认知、适宜的期待,你得陪伴观察,你得和老师多沟通。才有可能! 
最后用今年我们家长写的一首诗结束今天的课:
一张靓丽的地图
在朋友圈里插了翅膀般地传唱
是地图
更是一枚军功章
 
这军功章啊
凝聚着老师们倾注的心血
凝聚着孩子们挥洒的汗水
凝聚着父母亲殷切的目光
 
地图里,分明看到
她,讲台上,门窗外
关注,陪伴 坚守
被这些娃娃们
闹得一夜一夜的失眠
一次一次地血压高了又高
 
地图里,分明看到
她,拖着缠绷带的腿
坐在三轮车上给孩子们上课
 
地图里,分明看到
她,忍着静脉曲张的疼痛上课
一直坚持到高考后才去做手术
 
地图里,分明看到
他,她,她。。。。。。
 
终于,当娃娃们向您汇报
献上鲜花拥抱时
您却眼含泪水
 
感恩的心,绘成一张
会唱歌的地图
唱啊 唱啊
他们用朴素的诗歌讴歌着孩子们的老师......


                                                           2018.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