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老刘tdrhg 2019-11-27
《列女操》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前两句写梧桐相伴到老,鸳鸯不肯独活。中间写夫君一亡,贞烈女子便会以身殉夫。结尾写即使存活于世,也是心如古井之水,不会再起波澜。这首诗比喻贴切,清明如话。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两棵梧桐树相守到老,鸳鸯从来都是同生共死的。
烈妇的美德本应是追随逝去的丈夫,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我的内心贞静得像是古井中的水,没有涌起丝毫波澜。
词句注释
列女操:是乐府中《琴曲歌辞》。列女,即烈女。操,琴曲中的一种体裁。
梧桐:树名。据传,梧为雄树,桐为雌树,梧桐树即为雌雄共生,同长同老。古井水:井水没有波澜。以此比喻烈女的忠贞,其心性不为外物所动。
创作背景
孟郊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其诗多写寒士的生活与遭际,时有不平之鸣,也有一些揭露社会不平、同情人民疾苦之作。这首诗就是他对当时社会中女人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女子必须守节这一社会现象而作,也是其“苦吟”诗的代表作。
文学赏析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以男性为中心,三纲五常中有“夫为妻纲”,这就要求女性从一而终,俗语也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说法,不但统治阶级提倡表彰,就是民间也很赞美这种品德。这种行为至今也不必完全的否定,如果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生死相守,也不必一味批判。只不过是男女要平等对待就好。忠于爱情,一夫一妻相互恩爱永远都是值得提倡的情操美德,总比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结离离结反反复复要好得多。 
这首诗旨在表现列女的精神。前四句是衬托,后二句是本意。全首都是运用“比”的手法,因为比得恰切,所以,表现其坚贞的精神,也就显得非常有力。 
这首诗开头两句分别用植物和动物的忠贞恩爱起兴,梧桐是比喻配偶的植物。鸳鸯是情爱专一的动物。引入女性的贞节操守,表达从一而终的决心。这首诗不说鸳鸯生时之长聚。而说它们会“双死”,突出其情爱之诚笃。孟郊这首诗,当另有寄意。他出身寒微,地位低下,贫困窘迫而又不肯向权贵低头,从其耿介不阿的气节上看,他在此诗中盛赞贞妇烈女,恐怕意在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肯依傍奸佞权势者的耿介心理。属于一种比兴手法。
名家点评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写下卤心,下语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