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有得 | 吴小清:《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之二

 山湖微波 2019-11-27

总2120期

编者按

人总是习惯走老路,所谓“轻车熟路”是比较容易轻松的。可是,吴小清老师却勇于挑战自我,让阅读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更为宝贵的是他那不间断的读书笔记,和一份努力探索新知并与学生一道成长的精神。在整本书阅读如火如荼进入语文课程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首先就应当是一个阅读者,一个敢于“走新路”的阅读者。

河北邯郸 赵利国

第一篇 乡土本色

读书是一个走向认知、走向提升自我的过程。

由不喜欢到慢慢喜欢,由懵懂到清晰,这是读书的建构过程,也是存在问题,进而改进的过程。下面我就一篇一篇地来分享我的学习笔记。

-

01

-

首先,整本书阅读,应该对这个整本书几个字眼做研究,把整本框架架构清楚,整体思路结构梳理明白如孙晋诺老师所言:“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这很有道理,又好像没有道理,你说没看完整本书,或者没看懂的人,他怎么厘清逻辑结构?非要在看完或看懂之后,或者借助一些资料的帮助,才可以做到这种要求。尤其是学生,他必须要对一章一节读过,走过之后,他才对讲解的逻辑结构理解得了,即便你去百度看别人的《乡土中国》整体思维导图,没有看懂书的人,看了之后和没看有多大区别呢?

我是粗粗看了一遍的人,加上这几天也在琢磨,这本书有何内在逻辑编排呢?我查阅了孙晋诺老师发表在晋诺工作室的一篇文章——《20191006教学手记乡土中国的逻辑架构》。我也百度了,发现基本上没有第二篇关于这本书结构思路的梳理,至于那些自动生成的思维导图,有了软件谁都会往上填,关键要有真正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孙老师认为这本书的逻辑架构是以村落为论题核心,这一发现是在第一篇《乡土中国》中。第二篇《文字下乡》和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实际上不是谈文字的问题,而是分析“无须文字的熟悉社会”的基本内涵,这是一个全书的中心。然后再发散开来,从三个角度来阐释乡土社会的基本内容:第一,是乡土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包括“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四个章节;第二,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原理,主要包括“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四个章节;第三,是乡土社会变迁的本质分析,包括“血缘与地缘”、“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三个章节,三个层面剖析乡土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我的理解有点与孙老师不一样,依据费先生在《后记》里的话:“我在这本书里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和“这《乡土中国》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他的方法是比较研究,他的主旨就是要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了解清楚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而第一篇《乡土本色》在全书中起到了对乡土中国性质的概述的作用,就是乡土性。

由此我会这样划分整体框架。

第一篇《乡土本色》就是全书的纲领,核心观点是“乡土性”,在费先生那个时代来看,中国社会的基层就是乡土性。由此得出,乡土社会因乡土性是熟悉社会,来探讨人与人、人与法、人与物的关系。

下面会分为几个部分来阐述解决这个社会结构,也是进入现代社会进程中社会改变的所在。

第一部分:《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因为乡土性的社会结构拘囿,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而提出改变的方法就是文字下乡更多的在于提倡将先进的现代文明如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传播到乡村,改变乡村生产结构,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得以改变,文字才得以扎根,变成相互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我想到当下的扶贫,就是从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落后的理念开始。

后面三个部分与孙老师见解一致,不再赘述。

-

02

-

   其次,设计任务,分析整体框架,把握论述逻辑。

可以这样设置:请阅读《重刊序言》《后记》《附录》三个部分,设计一张关于《乡土中国》的思维导图,涵盖“阅读一本书”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



-

03

-

最后,用圈点勾画加批注的阅读方法逐章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重视读书方法的养成,扩大阅读面,高一进入就要开始。这也是回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其实老师和学生都想,都面临压力挑战。温儒敏教授说,不要搞得那么紧张,要求也不要那么高,不要太多“过程管理”,注重“目标管理”,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老师给一些引导,主要是读“这一类书”的方法引导,为今后步入社会工作生活需要所培养。

我从高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大学生的阅读面。

《乡土本色》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领。这里的“乡”,是这故乡这个具体的时空和人群。“土”是指土地、农业以及小农意识。作者说道: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是啊,我们的民族确实和泥土分不开的,印象最深的是唐僧孤身一人取经,支撑他的勇气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唐皇临行前叮嘱他的“宁念家乡一抔土,莫恋他国万两金”。作为农耕民族,“土”是命根,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无须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父辈,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何尝不是一种对土地的深根细作,对土地的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依赖。

但当活不下去了,必须背井离乡时,作者原文这样叙述: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至今还时常怀念,姐姐去广东深圳打工那段日子,等待和思念,从初中写到高中的书信往来,成为那个打动时代流动人口的情感的联络的传统方式,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字里的思乡情结是与土地分开与生俱来的。

我也想起聚村而居,一代又一代,我们很多乡下村子都是以姓氏命名,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熟悉到,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村头王婶做了油果,隔壁邻居李奶奶磨了豆腐,都会互换赠送,这是礼俗社会大家都自觉遵守的道德,哪怕小气的人家,也不敢擅自破坏这种规矩,不然就要被吐沫星子淹死了。

这样熟悉到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一种土气,可土气是什么?作者这样写道:“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久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以至于熟悉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可以做到每个人都比较了解。

作者举了《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我只想说,不要忘了,这种“土气”难道不是带着泥土气息的淳朴与善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而那些自视甚高所谓有脸面的“城里人”,其实若干年前,也是穿着草鞋走进城市的。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