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法厉无边 2019-11-27

余虽追随《杨淮表记》十几年之久,没专门写过评述文章。盖因汉中褒谷太神秘,石门云棧太奇伟,褒斜石刻太玄妙,拜谒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心中敬畏有加,怕写不好亵渎了神山石刻。近一阶段集中学习研究汉隶,主要碑刻名品已写下十几篇评述,无论如何,也该写写此刻石了,不然怎么能说得过去。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全称为《汉杨淮杨弼表记》,可简称《杨淮表》。原摩崖刻石在陕西省褒城县石门棧道绝壁,今藏汉中市博物馆。隶书七行,行字不等,共计173字。东汉熹平二年(173)二月,同郡卞玉过石门,见《石门颂》,有感于杨氏祖孙业绩,遂作此表记,亦又称《卞玉过石门颂表记》。杨淮、杨弼兄弟是《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杨涣)之孙,《扬淮表记》与《石门颂》既有渊源,书风又较接近,都属于奇逸古拙、意态千姿一类,再加上《大开通》,大名鼎鼎的石门摩崖三刻石,成为东汉隶书体的“另类”名品。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余主写草书,兼及各体,并注重隶书对草书的促进作用,多年来习草与习隶同步进行。学隶重点以摩崖刻石为主,尤以《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记》作为日课,从未间断。在临习时随时写下感悟,廖廖数语不等。下面几则是余临习《杨淮表记》时在帖上作的眉批。

“此碑篆隶楷杂揉,而以生拙朴态出之,既庄重又寓诙谐,天趣横生,不拘一格,可称为隶书 ‘另类’ ,与《大开通》、《石门颂》为创新一派。 ”

“每个字都写成了 ‘精灵’ ,带有情感、温度,附着灵异,特色鲜明。诸如‘匠’ 字,起始横向右上伸展,竖顺势而下而稍向左倾,框内的‘斤’ 字,写得憨态十足,而下面一横向右上挥运又下压收笔,俯仰有致,与上部起到呼应。一个 ‘尹 ’字,写的刚正端庄似包公,威仪中且含柔情,活泼泼的。‘ 伯’ 与 ‘ 邳 ’,则姿态纵横,搭配自然,混若天成。”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此石竖有列,横则随意生发,有的字古拙灵动,有的字憨态可掬,有的字厚重古拙,有的字天真烂漫,符合余之审美情趣也!”

“学此碑,关键得一‘ 神 ’字。结体、造型看上去不随常规,重心似乎不稳,但通过左右映衬、上下呼应、线条变化,终归稳健,其中的神采风韵,流露其间,不用心实难觉察。”

“大巧若拙,拙到极处,就成为大巧,一种朴素之美,让人顿生欢喜之心。”

“结构、线质、行笔、刻工,均达到高境,不可多得。”

这些文字,当时的感触,随手记下,未必那么准确,但却是我心中“那一刻”的表达。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我发现,此类摩崖石刻往往打破碑刻规范式的束缚,横空出世,披一身的山林草莽气,无论《石门颂》、《大开通》,还是《封龙山颂》、《西峡颂》、《郙阁颂》等等,无一不是这样。象《杨淮表记》,从刻石时间上也属东汉隶书的成熟期,只因处在深山褒谷之中,悬崖峭壁之间,与苔藓作伴,与涧水为邻,吸收着山地精华,随山就势,刀作笔使,才得以写出这天地宇宙间的书法瑰宝。我意,这些摩崖刻石,可以统称为“摩崖派”,与“碑志一派” 拉开了距离。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是摩崖派的代表作,成为不同凡响的“这一个”。其隶书的标志一一蚕头燕尾,在此间消融得无影无踪,一个个字造型憨憨的、呆呆的,乍看缺少灵气似的,可我觉着太不一般,仔细品观,“形势”出矣!藏头护尾,不着痕迹,但其笔画形体中蕴涵着一种力量,就象一个高人,外表看极为普通,但稍一接触,便觉与众不同。对《杨淮表记》,恐怕只有少数人喜爱,而大多数人却是“碑志派”,甚至有的人对此石刻不屑一顾的。大多数隶书经典,都未见收此刻石,多少说明了它属于“另类”。

野逸朴拙、风情万种的东汉摩崖刻石《杨淮表记》

我偏对此石刻喜爱有加。成天写字临帖,写啊写啊,一不小心就滑入俗流。而《杨淮表记》时时提醒自己,要具独特个性,不与人同,写出“自体”。当然不能亦步亦趋地学习,照搬照抄地临写,而只在于吸纳此石刻之精神,领悟其神韵,汲取内在的气质,这样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