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学习317

 背后国文 2019-11-27

子路篇第十三·一五(317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钱穆译定公问道:“只一句话便可兴国,有吗?”孔子对道:“说话不能如此般的期望呀。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若果知道做君之难,那就庶几乎一句话可以兴邦了。”定公又问:“一句话便可失国,有吗?”孔子对道:“说话不能如此般期望呀。有人说:‘我对做君不觉有何可乐处,只是说了话没人敢违拗。’倘是说的善,没人违拗,不好吗!若说的不善,没人敢违拗,而你认此为可乐,那就庶几乎一句话可以失国了!

杨伯峻译鲁定公问:“一句话兴盛国家,有这事么?”孔子答道:“说话不可以像这样地简单机械。不过,人家都说:‘做君上很难,做臣子不容易。’假若知道做君上的艰难,[自然会谨慎认真地干去,]不近于一句话便兴盛国家么?”定公又道:“一句话丧失国家,有这事么?”孔子答道:“说话不可以像这样地简单机械。不过,大家都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我。’假若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么?假若说的话不正确而也没有人违抗,不近于一句话便丧失国家么?”

【傅佩荣译】定公询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说得这样武断,以近似的程度看,有一句话是:‘做君主很难,做臣属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不是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吗?”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说得这样武断,以近似的程度看,有一句话是:‘我做君主没有什么快乐,除了我的话没有人违背之外。’如果说的话是对的而没有人违背,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是不对的而没有人违背,不是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吗?”

几,近似、接近。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话不可以这样说,比较接近的说法是。

钱先生把几解释为期望,不置可否。杨先生解释为简单机械,傅教授译为接近。

鲁定公先是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兴邦这样的事。孔子说,不可能有这样一句话,但有比较近似的说法。有人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很难,这不就是近乎这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接着鲁定公又问,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丧邦这样的事?孔子说,不可能有这样一句话,但有比较近似的说法。有人说,我做君主没有什么快乐而言,唯有我的话没人敢违背。如果君主说的话是正确的,而没人违背,不是好事吗?如果君主说的不正确还是没人违背,这样不近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衰亡吗?

看出来了吗?什么话可以一言兴邦?就是知道做国君的艰难,因为首先如果国君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能在执政期间居安思危,为振兴国家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国家就不至于偏离正道;再者如果人人知道做国君的艰难,那么人人都能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来尽职尽责行事,就可以使国家兴盛。什么话可以一言丧邦?就是国君说的话不正确却没人违背。如果人人都知道国君说的不正确,却没有人来劝谏,依然遵照执行,那不就可能使国家衰亡吗?后来孟子也说:“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孟子·告子下》)意思就是说如果是顺从、助长国君做恶,罪过还小一些,但如果是迎合国君做恶,不加劝谏,并且找借口为其开脱,这样的罪过就大了。

当然,也正如孔子所说,这是比较近似的说法,没有一句话可以一言兴邦,也没有一句话可以一言丧邦。只是知道做国君的艰难和国君说的话不正确而不违背这二句话对国家的兴亡真的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