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李小龙电影中读出的“中国精神”

 NGC1952 2019-11-27

 

“Be water, my friend! ”

这也许是李小龙最经典的一句话。东方哲学、儒道思想、中华文化与习武精神……被李小龙这简单朴素的一句英文概括起来。水,这个看似无形、柔软的事物,实则却是世间最强悍的力量,它可以悄无声息的将千年的顽石滴穿,又可以化作各种各样的形状存在于任何空间里——它的这种强大的包容性,正体现了中华文明中的一种包容精神。有一句富有哲学意味的话——最好的XX,便是看不见的XX,举个与我们拍片相关的例子,比如最好的相机,便是看不见的相机,因为它能将摄影师的全部精力用在镜头前的拍摄对象上而不至于分神在设备的操作中;最好的摄影,便是不可见的摄影——不显露出刻意的拍摄行为;最好的表演,便是不露痕迹的表演——演员就像生活在镜头前面,给观众最真实的呈现……

有个事实,那就是西方普通观众能够随口说出来的华人电影人,首当其冲的无疑是Bruce Lee(李小龙英文名)。大量西方观众所理解的中国电影,也止于李小龙的那些功夫片,由此可见李小龙电影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他作为一个华裔明星,对西方人看待华人的影响程度。

在李小龙生前最后的访谈录像中,他把人与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或说相处之道作出了很高层次的阐述,可以认为这是东方哲学思想的一种概括。在他主演的几部电影中,他的角色的隐忍(如《唐山大兄》《精武门》中只在最忍无可忍时才会出手);尊师重孝(《唐山大兄》《精武门》中或谨记母亲的叮嘱、或尊重长者的教导);抗争中爆发出正义(如《精武门》中绝不接受屈辱的民族大义);勇敢与担当(《精武门》中为恩师霍元甲报仇但绝不连累师兄师弟);尊重生命(《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将西方对手的衣物盖在被自己打败的其尸体上以示对对方生命的尊重——可以说,他的这个举动在这个时刻从另一方面震撼了西方观众,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并且这一点在李小龙首部电影《唐山大兄》中便交代得十分清楚——习武不是为争强好胜,更不是为夺人性命。强大的力量或说暴力,只在最忍无可忍的时候用在最丑恶、最凶狠的对象身上,但当对手已被制服后他便不再趁人之危);而对一名不幸的烟花女子(如《唐山大兄》中)则表现出同情与尊重——以上这些都是一个正义的人所具有的品质,更是真正强大的中华精神的魅力。

李小龙出演的这些角色,身上总有这些类似的优秀品质,这在他华裔的面孔下,呈现出了一种中国精神,而其实所谓的中国精神,实际也就是人的精神。这是一个正常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当它被用在好莱坞出品的超级英雄片中,便似乎成了美国电影横扫世界的价值观的倾销核心;当在李小龙电影中呈现时,又成为了中华文明鲜明而独特的体现。我们总在发掘与寻找最好的中国故事;实际上,那些具有人类共通的美好精神的故事就是好故事,发生在中国与中国相关就是中国好故事;在外国与外国相关的,就是外国好故事;甚至发生在未来火星上,将是火星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都是人类好故事,无论什么民族与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理解,并为之感动……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寻找什么中国好故事了,我们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最基本的人身上,发掘出故事里最人性的一面,自然这就会是个好故事,当这一切与这块土地紧密相联时,自然而然就是所谓的中国好故事,也将承载着中国电影中本该具有的精、气、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