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明的用线艺术.易洪斌国画谈

 mengk4fz0yyf5h 2019-11-27

品读易洪斌先生的国画作品,无论是马、人物,抑或是他不常画的虎都别具一格。看过不少方家对易洪斌画作的评论,感觉虽然中肯和推崇,但少有评家从线的维度,体味易洪斌的画作。

从业内人士评论来看,多数学者在欣赏易洪斌画作时,集中在他的“学问”、“才情”、“文化人”、“文学”上。比如雷正民认为易洪斌画作:“既有意趣高尚、学问、才情、深蕴着思想、哲理,又能兼具专业画家的规矩、功力与艺术形式的讲究完善。是两个方面的兼融与超越,这也可以说 是易洪斌绘画艺术的特出之处”。冯远对易洪斌画作的认识与雷正民有相同之处,他在《丹青骐骥写精神——易洪斌画作读后》中说:“而真正从文化人身份切入,能具有相应的修养,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艺,并且形成鲜明的个人作品面貌者,以我的孤陋寡闻,在当代中国画家中,易洪斌能够算作一位。……这确实是易洪斌的独到之处”。此外刘国辉和程大利等等,也从文人的角度,对易洪斌的艺术特色予以高度概括。而范敬宜则在《题易洪斌骏马图》时,不忘记对易洪斌本人才情的点赞,他说:“易郎善文复善画,大笔如椽画骏马”。可见,易洪斌文人画的地位在业内是得到一致的认可的。

易洪斌《风水云中》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某一作品而论,或者就某一件事而论,那怕是就某一历史事件而论。总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如果仅仅从易洪斌先生博学多才的一面,分析和品读易洪斌的画作,笔者以为还是有所缺憾。在中国,自宋以来,就有“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的说法。所以文人画画,与六籍同功,也就决定画作的深度,高度。我也赞成雷正民、冯远等方家对易洪斌的文人画的认可。但是,我还是认为,易洪斌的中国画艺术,其独到之处,还在于他给墨线注入了强健飘逸的艺术生命力。我曾花很长一段时间,体味他的“写意”精神。觉得他的线的走势,长短、粗细、聚合、顿挫、抑扬、蜿蜒似乎受到其心室强烈的感染。在随意挥洒的作品中,显然用线受到心室的强烈感染。如《风水云中……湘人洪斌》中那匹似云似雾的白马,画家吝啬到惜线如金的地步。我查了查,长线不过四五根,但就那么几根,将风流倜傥的白龙马的神气和逸态,诠释得淋漓尽致。有时候,我在想,这匹白龙马难道是玉树临风的易洪斌本人吗。

遍览易洪斌画作,感觉每一根线,都凝结着他的心血。每一根线都编织着他的柔情、豪情、英雄情、不老情、故乡情、江山情、家国情……。每一根线都发出扣人心弦的历史与时代强音,即让“应物”饱含情感,也让读者深陷其中。

我不清楚,也不知道易洪斌对中国墨线做出过多久的研究,但可以预测的是,他耗费在用线上的时光,肯定有几十年。否则,他的千里驹、大宛良马未必神气十足。他的老虎,未必虎威生风。他的人物,未必仪态蹁跹。如果用流畅、飘逸、轻灵,有时充满力量来解释易洪斌的墨线,可以说毫不夸张。

我曾在《中国画最高明的用线》中说:“从本质上探索,这种线体的运动则是画家做出的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的思想运动。这是一种“心线”,“心线”,闪烁着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光芒”。不论你是否认为我说的正确与否,中国画中的“线”都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的思想运动”。运动中线的质和量决定着画作的性命。

在我看来,易洪斌画作中的笔线,就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的思想运动”。意在笔先,就是易洪斌让“线”有目的的去干一件事,或去完成一项已经算计好的任务。从笔线实践看,如果说中国画的线分为三大线系,易洪斌已经驾轻就熟的掌握了它们的性情并赋予这些线以鲜活的生命。比如当他惜线如金,他的作品则弥漫着极简主义。比如当他让线激越铿锵,其作品就驰骋着侠义主义情怀。他让线咆哮嘶鸣,其作品则气吞万里如虎。他让线饱含激情,龙马则“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由于用线驾轻就熟,赋予墨线以艺术生命力,易洪斌的墨线,合则立象尽意,分则洒脱抒放。

历史地看,易洪斌的“线”,继承和发扬了元人和明清人的俊逸风格。众所周知。元人重意趣,用线挥洒自如。明清人重性情,用线洒脱抒放。易洪斌继承和发扬了元明清人重意趣、重性情的特点。他画马、人物、虎时,含豪运思,以洒脱抒放的线条,提炼出马、人物、虎等物像不同的意趣和性情。比如易洪斌先生在一幅国画《太阳雨》中,以一黑一白两匹互相调情的神驹,来表达生活中几许柔情与婉约。将元明清人的性情元素,融进写意马中,让艺术充满浓情,为生活增添几许温馨。《太阳雨》表现的意趣与性情,即是对元人意趣的继承,也是对明情人重性情的发扬。

易洪斌《诞生》

易洪斌的用线还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他的用线往往以讴歌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为素材,充满正能量。比如他的巨幅画卷《诞生》,表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诞生》由一群咆哮嘶鸣的奔马群组成,牠们背负着光熙,在“线”的驱使下,汇集成浩浩荡荡的铁流,向着前方驰骋。敷色卷起的紫云和金光,恢宏浩瀚,让人心旌摇曳。岁月钩沉,由此想起一代伟人毛主席的《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光辉诗章,不由得心旌摇曳,浮想联翩。目光穿越历史,易洪斌的《诞生》是中国人民为自由解放而奋斗的历史回放,是易洪斌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体味,是他思想深处驭线而行勾勒出的充满民族情感的历史画卷。

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是线,线来源于自然,而成于智者。易洪斌驭线而行,收放自如,质感、量感、空间感以及气度神态以及作者的情感有机地化育“应物”之中。其感情外化的形神,意趣、性情、神气妙不可言。

易洪斌《观千剑而后识器》

仔细品味易洪斌的用线,即可以感触其笔力雄强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其笔线婉约的一面。易洪斌的线条具有用笔美、气质美,风韵美,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对“线”的审美情趣。从易洪斌用线看,最美,最飘逸,最栩栩如生的用线,当属画马用线。我观察他的写意马,之所以受到业内行家的追捧,主要是他的笔线顺马的骨骼结构,流畅而行。笔力遒劲,洒脱飘逸。笔与笔、线与线错而不乱,疏而不离。从画面看,好像他以短线、皴擦结合,表现马的筋腱凹凸、刚柔。他以线代骨,突出骨法用笔,更加有力的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龙马精神。“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精湛的笔线,让易洪斌的马在整体上达到了龙意的统一。可见,其以中国三马之一的称号享誉画坛,实至名归。

丹青居士

2019.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