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野兽生活研究所 ID:paleolifestyle 长久以来,它一直以一种傻白甜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却在背地里默默犯下了滔天罪行! 肥胖率从 13% 达到了现在的 40%,增长了 3 倍。 痛风发病率从 1970年的 3% 增长到了 1996 年的 9%,增长了 3 倍。 糖尿病发病率从不到 1% 增长到了 2015 年的 7.4%,增长了 7.5 倍。 ...... 它就是我们今天的 主角 —— 果葡糖浆。 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自 1970 年诞生以来,果葡糖浆立刻以成本低、甜度高、易发酵、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大食品厂商争相使用。 鼎鼎大名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率先使用了 55 号果葡糖浆,替代了可口可乐中的白砂糖。 这次改变不仅为可口可乐公司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成本,更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除了逐利的食品公司和喜欢吃糖的消费者,美国当局也在背后暗暗推了一把果葡糖浆。 制作这种新型糖浆时,刚好帮助消耗美国中西部产量过剩的玉米,同时还帮助美国,摆脱了对敌对国古巴的甘蔗依赖。 就这样,在多方因素作用下,果葡糖浆像一场瘟疫一样,席卷整个美国。 香肠、蛋糕、饼干、果汁、番茄酱、罐装食品,不管之前加不加糖,现在都加入了不同含量的果葡糖浆。 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果葡糖浆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但从长远角度看,它绝对是人类历史最烂的发明。 果葡糖浆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让我们吃下超量果糖。 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被膳食纤维包裹着,吸收速度更慢,而果葡糖浆中的液态果糖,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体吸收。 在过量果糖的摄入下,美国人的肥胖率呈现笔直上升,从13%飙升至40%以上。 超量摄入果糖,比超量摄入葡萄糖更严重: 当我们吃下葡萄糖后,这些葡萄糖会被身体的各个器官,或者细胞拿去使用,为身体提供能量。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或者肌肉中。 (葡萄糖的化学式) 但果糖的代谢过程跟葡萄糖完全不一样。 相比于谁都可以使用的葡萄糖,果糖在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大部分会进入肝脏,而且,肝脏对待果糖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它会以一种叫做脂肪新生的方式,将果糖转化成脂肪。 持续吃掉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后,肝脏周边的脂肪越堆越多,渐渐就形成了非酒精性脂肪肝。 根据美国持续70年的弗雷明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 1 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 55%。 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人体还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大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吃了高嘌呤的食物。但最新的研究显示:海鲜等食物中的嘌呤对身体影响很小,真正导致痛风的元凶,其实是身体内部合成的嘌呤。 没错,你猜对了,这一切又和今天的罪犯果葡糖浆有关。果葡糖浆中这些超量的果糖,在肝脏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嘌呤基产物,引发尿酸升高。 摄入过量果糖,还会阻止尿酸排出体外,长期下来就会导致痛风。 不只是美国,在中国,绝大部分我们常吃的食品,都添加了这个危险成分。 哪怕是厂商一直标榜健康的酸奶、果汁、麦片、坚果...都有它的踪影。 ![]() 果葡糖浆滥用的因素有很多:商人盲目追逐利益、政府疏于监管、科学研究滞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挑选食物的习惯。 从今天起,养成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的习惯,主动做到:丢掉、不买、不吃那些含有果葡糖浆的垃圾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