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dbnjhkq 2019-11-28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莎士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中国古代宋真宗的《励学篇》也写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其实这些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

那么阅读有哪些好处呢?

第一、阅读可以增长见识

为什么说阅读可以增长见识呢?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听通常来说,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就是有一个人面对孩子或面对一群人来说。说话人的水平和内容就决定了孩子会收获哪些东西。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家长或高水平的老师跟孩子来说,孩子就很难有高水平的成长。

第二种形式的学习是,孩子通过看周围人的行为,看动画片等等自己来理解,这种时候更多就要看孩子自己的领悟了。

第三种形式的学习是,读书。读书是一种多对一的形式,相当于多个老师会同时教我们的孩子。

当孩子在读一个人的书的时候,就相当于跟一个人的学习和交流。当孩子读10个人的作品,读100个人的作品的时候,就相当于孩子跟10个人,甚至100个人在学习,在聆听这些人的精神力量。

孩子不一定要出国,要走得很远,因为他可以通过阅读,让自己的思想之路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崇拜的伟人名人,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不一定能够接触到这些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书籍来跟他们学习。

至于一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伟人,我们更是不可能穿越时间回到过去去聆听他们的教诲,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书籍来传承他们的思想。一本书能够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那这本书的精神力量一定是巨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支持让小孩子去背诵经典的原因,哪怕他们理解不了,因为只要他们背下来了他们就能够吸收这些经典的精神力量,等长大了,到合适的时候就能够理解了。我自己在这一点上也深有体会。

各位爸爸妈妈,不管你们是自己做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你们一定会发现,现在老板招人都是希望招那些有能力的人,希望招聘那些处事得体,说话得体的人。而我们孩子的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体现在他从小到大的阅历里面。孩子从小到大,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很多事情他是没有办法亲身去体验的,但是通过阅读却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增长见识就是增加孩子的阅历。很多事情虽然孩子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他可以通过跟着作者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想象,让作者给自己启发和影响。

其实,说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增长问题解决的能力,对于那些还没有感受到阅读乐趣的人来说,他可能还不能完全体会。那我们再从反面来看一下,缺少阅读时会有哪些问题,也许大家从中的体会就会更深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伊朗国王受邀去参加美国白宫的国宴。不过要事先说明一下,伊朗早在1979年就已经废除了君主立宪制,现在已没有国王了,这件事是发生在比较久之前。

那次在国宴上,美国安排了国宴奏乐,演奏的乐曲是《阿拉伯之夜》。伊朗的国王听到后,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在侮辱他。为何会如此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伊朗的人民是波斯人,而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有世仇的,并不是同一个民族。波斯人在过去的历史中,曾经和很多国家的人打过仗,其中包括希腊人,但连希腊人也没有打赢波斯人,所以波斯人是非常强悍的。可是他们也有仇人,其中之一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在伊朗国王面前演奏《阿拉伯之夜》,对伊朗国王而言,是一件非常不尊重、很不礼貌的事。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知,当我们缺乏某些常识时,身处不同的场合,不小心就会讲错话,做错事,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或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影响到上司或者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甚至扩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往来,还可能千万外交事务上的误会,甚至影响国家利益或可能挑起国家间的争端。因此,千万不要小看普通常识的重要性,而这些普通常识又通过是教材中不会涉及的。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来增长见识。

第二、阅读是让成绩更上一层楼的最好方法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的确很多人不理解学习无法顺畅和进步的症结点是“不能阅读”,有一些孩子认识每一个字,但不知道文章是什么意思。例如,在我们的阅读训练营中,有些孩子在读到对话的时候,阅读速度就会明显放慢,因为他不知道每一句话是谁讲的。

其实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碰到,因为小说里的每一个对白,作者不会一一详细交待谁说的,难免会觉得混乱,不过这时只要再继续看下去就好了,只有一两句话弄不明白,其实那么严重,有时候读到后面就理解了。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句话不知是谁说的话,就可能成为阻碍他阅读的原因,若是如此,实在非常可惜。

那为什么说不能阅读是学习无法顺畅和进步的症结点呢,一方面已经有许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阅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另外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学家也在教育实践中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我再举一个例子现实的例子来说明,各位爸爸妈妈就会更清楚问题的关键。

有一个学校的数学老师,觉得自己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上老是考不好。虽然他很认真地教学,也确认学生都懂这些算式和方法,但就是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找了一位语文老师来,请这个语文老师在考试的时候,帮忙向学生解释一下数学题的意思,没想到在解释过后,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好多了。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学生的数学会考不好,其实不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逻辑或数学运算能力有问题,而是题目有时候太复杂了,他们读不懂题目要他们做什么,也就影响了他们对题目的解答。

因为我们不希望孩子们死背知识、死用考试内容,所以现在各级考试的内容都越来越活泼。那么体现在出题上,题目会广泛的从生活情境下手,而要增加生活化、情境化的文字来叙述题目,势必会让数学考试的文字说明越来越长。其实越生活化,题目就会越困难,因为叙述句子中,可能有太多的似是而非,甚至和这道数学题本身无关的信息。

所以孩子平时阅读少,阅读理解不过关,不晓得一些很简单的常识,自然无法做出题目,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019年高考数学就有明显的这个趋势了,很多考生都表示考哭了。网络上有许多相关的分析文章,各位爸爸妈妈可以找到阅读一下。所以啊,数学不仅仅是靠的运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数学学得好的重要能力点。

数学成绩提升靠阅读,就更别说语文等文科科目了。

我前一阵读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教育实践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书,其中提到两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其中一件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那时李希贵校长还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有一年因为缺少语文老师,所以有两个班上语文课时是没有老师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图书馆阅读。结果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比有语文老师的班还要高。

另外一个是李去了高密一中之后,鉴于在四中的成功经验,所以他想在高密一中推语文教改,就是每周只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另外4课时拿出来让学生去自修室读书。

为了说服学校的老师,李校长就在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让自己读初一的儿子和初四的侄女参加高三的语文考试。结果一个考了82,一个考了85分,而他们高三的平均分是84.5。之所以有这个结果就是因为李希贵的儿子和她侄女都是从小读各种书的。基于此,李希贵带领着当时的高密一中开始语文教改,并且改革的成效非常成功。

重要的事情再强调一遍:阅读是让成绩更上一层楼的最好方法。阅读不好,任何科目学习都有困难,不只是数学课、语文课受影响,其他的生物、历史、政治、化学、物理等,学习上都会受到影响。

第三、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

我们都知道,行为的区别来自于人思维模式的区别。

人的思维很关键,对同一件事情,是用悲观的思维和看,还是积极的思维来看,是用成长的思维去看,还是用固化的思维去看,是能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还是在问题里面绕不出来,这些都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读到不同人的观点,不同人的思想,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人分析问题的思路,这样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受这些作品中人物思维习惯的启发,从而升级我们的思维习惯。

其实很多伟人和富人都是通过阅读来升级自己的思维,从而保持自己不断进步。

毛泽东主席入驻中南海共27年,他的书房里面大约有9万多册图书,而且大部分书都做过标注,这样算下来,他每天平均读10本书,他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无人能及。

比尔·盖茨作为世界首富每年至少读50本以上的书,因为他会向公众推荐50本书,而这说明他每年看的书可能远远超过50本。并且在一次和股神巴菲特的访谈中,他和巴菲特共同提到最希望获得的超能力都是希望自己读书读得更快。巴菲特在访谈中开玩笑说,就是因为他的阅读速度比比尔·盖茨慢3倍,所以他比比尔·盖茨浪费了10年时间。巴菲特还说他从来不看电视,一有时间就用来看书。

有一位作家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面,采访了1200多位全球的富豪,发现这些富家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这些富家都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

另外,多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高收入人群每年至少读20本书以上。其实啊,为什么他们能够那么富有,那么优秀,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都懂得通过阅读来升级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自己的思维模式。

优秀的人都懂得用阅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其实更应该多读书,多阅读,因为书籍毕竟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便宜的让自己进步和让自己变智慧的工具。

第四、阅读不够,作文一定会不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不爱写作不会写作而头疼,其实啊,孩子作文写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阅读量不够

首先,如果我们自己阅读得少,阅读理解都有问题,怎么能够写得出一篇逻辑清晰、言之有物的文章呢?

另外,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缺少中心思想,没有观点,没有内涵,别人读起来也不明白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当然也绝对称不上一篇好的文章,只不过是平淡无味的文字堆砌和组合罢了。甚至现在有些孩子,下笔寥寥数句,连文字组合都谈不上。这样的水平就更差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写的文章有中心思想,能够言之有物呢,这是需要靠平日大量阅读吸收的常识和知识才能获得的,看多了自然能够见多识广。世面见得多的人,与人交谈能够得心应手,写作上和表达上自然也能够得心就手了。

其实孩子们平时的大量阅读就等于大量的练习,不只是在无形中累积一篇篇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和培养写作的能力,任何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再磨练之后,自然能提升自己。这是必然的。

第五、阅读不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阅读、表达和写作这三者之间,是彼此交互影响的。表达能力的好坏从我们平日的说话和叙述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平常对常识、知识、词汇和逻辑的训练不足的话,一旦碰到要应用的场合,就会出错或词穷,也可能讲起话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或者前方不搭后语。

我在工作中,能够接触到一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我就会发现他们的写作能力非常不行。

其实职场写作并不需要写得多少语句优美,有文学性,但关键是要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无歧义,但是我发现很多年轻人的写作语句不通,甚至主谓宾结构不清楚,看完之后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或者他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不能很快说出想表达的内容和主旨,他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在还没说出来之前,所表达的东西就已经被上级挑战得不行,更别说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说出来了。

其实这两种人在职场中非常吃亏。有些人可能会有体会,为什么工作中最苦最累的是自己,但升职加薪却常常没有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不会写作不会汇报,不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成果以最简洁漂亮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六、阅读本身会让人觉得充满乐趣

我相信那些爱阅读的人都感受到这一点了。我个人也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投入,非常放松,或者刚刚还在让我烦的事情会消失无踪。

其实,有意思的是,大量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也表明,阅读,特别是自主阅读,也就是阅读不是被逼迫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样的阅读会让人觉得非常快乐

特别是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心流是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人们专注而轻松地投入某种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进入心流状态,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最幸福的。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日常关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觉都会消失,对于时间的感觉也改变了,活动以外的其他事情都觉得无关紧要。他的研究发现,阅读大概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提及的心流活动。这项发现也与那些享受阅读乐趣的人的描述相符合。

其实我在上快速阅读课的时候,最喜欢问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读书有什么用,阅读有什么用,而那些能够回答出阅读是一种放松或者阅读让我觉得享受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各方面表现以及在快速阅读的测试中表现最优秀的孩子。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窥探到了最容易让自己快乐幸福的途径之一。

另外,既然心流体验是一种专注的状态,那么经常阅读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更容易专注。专注于当下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素养。

第七、阅读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促进大脑的发展

在读大量书的同时,孩子大脑中会浮现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这个时候就是在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刺激孩子的大脑思考,锻炼他的思考能力。意大利的专家进行调查,发现对于一个老人来讲,这个老人如果是文盲,要比一个读过5年书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是14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如果我们的大脑经常阅读经常思考经常运动,就会变得很聪明。

有研究表明,那些被认为有创造力的高中生比一般的学生更常阅读,许多有创造力的高中生说他们一年的阅读量超过50本。另外,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研究了15位出身蓝领家庭但最终成为大学教授的人以及15位成长于相同家庭背景,但长大后仍是蓝领阶层的人,发现大学教授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比较多的读物,同时阅读了比较多的书。“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养成阅读的终身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好处与我们的孩子们分享。因为研究表明,与孩子分享读书的好处,特别是一些关于读书好处的实证研究,可以让孩子更主动地去阅读。

本头条号文章由幸福加智慧父母课堂原创或编辑整理,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