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平千年古国——遂国的故事

 海曲上人 2019-11-28

东平千年古国——遂国的故事

东平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文化悠久。在美丽富饶的东平大地上,曾经出现过多个古国(诸侯国、方国),分别是:

遂国(夏商——公元前677年);

宿国(年代不详);

须句国(?—公元前620年);

鄣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64年);

郈城(后亭)(?—公元前498年);

济东国(公元前145年-公元前116年);

东平国(公元前52年——南朝宋)。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些古国演奏出了很多动人的篇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古遂国的故事。

东平千年古国——遂国的故事

一、遂国的建立和范围

在东平县接山镇,有一个叫遂城的村落,经考古确定,遂城村是古遂国遗址的中心区域。当地村民都知道一些关于遂国的故事,因为遂城村村名就起源于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古国。

古代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之说。遂国是商代早期(公元前17世纪左右)被商王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是虞舜后裔,被后世尊称为“遂公”,统治区域含今山东东平、肥城、平阴、岱岳区一带。自商朝建立到春秋时期被齐桓公所灭,遂人享国近千年,是泰山周围、大汶河流域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之一。

东平千年古国——遂国的故事

二、遂人以德治国,推行千年

中华民族是以德为尚的民族,把德置于最高境界,视为最高理想。遂人秉承祖先虞舜亲民、爱民的人文精神,将大禹治水的故事作为历代国君教科书,实行仁政、以德治国。在北京保利博物馆有一件国宝级别的青铜器——遂公盨(xu),是古遂国重德的例证。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遂公盨呈圆角的长方形,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遂公盨铭文书法秀美,整齐匀称,98字铭文主旨是以大禹为典范论述德:“降民监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与《尚书·大禹谟》篇大禹“德惟善政”“九功惟叙”的政纲相符。遂公盨显示了遂国的高超工艺和卓越艺术。后人应记住铭文最后几句话:“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三、乱世消陨,千古遗憾

遂国的灭亡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悲壮惨烈。齐桓公即位后,齐、鲁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边境地区摩擦不断,结下深仇。庄公十年(前684),齐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败,鲁国取得“齐鲁相争”阶段性优势。齐国在南方不能征服鲁国,转而向西扩张,并在公元前684年以谭国无礼为由灭掉了谭国。之后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左传.庄公十三年》记载:“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春秋.公羊传》庄公卷七:“齐人灭遂,遂民不安,欲去,齐强戍之。”——公元前681年春天,齐桓公以天下老大自居打着替宋国平定内乱的名义号召各地诸侯包括宋、陈、蔡等国在北杏会盟,遂国没有响应齐桓公,未派人参加,齐国以此为由,出兵伐遂。同年夏天,齐军兵临遂国城下,面对强大的齐军,弱小的遂国知道自己根本无力招架,但是为了家国荣耀,他们并没有向强大的齐军屈服,而是选择奋力抵抗,很快兵败,遂公带领幸存者逃亡异乡。

《左传·庄公十七年》记载:“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齐国占领遂国四年后,遂人不甘心自己的家乡沦为齐国的“军事基地”,一直立志复国。在公元前677年,遂人联合自己的家族开始了复仇行动。这年夏天,遂国的四大贵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用美酒佳肴款待驻守在遂国的齐国军队,等齐军都喝醉后,被遂国埋伏好的士兵击杀。遗憾的是,遂人虽然起义成功,但很快遭到了齐桓公的血腥镇压,齐桓公震怒之下派兵屠城,将遂人氏族杀戮殆尽,震惊列国,这也是春秋争霸时期的第一次大屠杀。

四、后世评价

孔子在《春秋》中对遂国灭亡时间和过程进行准确记录,说明他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也说明他对遂国灭亡的惋惜,对齐桓公霸权主义的间接谴责。一般国家灭亡,《左传》都说其国内政治失德,地方或氏族战乱分裂等原因,只有对遂国没有这样说,遂国是灭于强大的外敌,如同狼吃小羊的寓言一样,任何借口都能成为强权凌弱的口实。遂人在历史上表现出的团结、智慧、果敢,令人敬佩,体现了中华文化源头尚德的伟大精神,为中华历史书写了灿烂的一章,也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县文化和旅游局赵庆龙、王丹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