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的宁波洋泾浜小调

 好办法 2019-11-28

从小就听说有一个《宁波洋泾浜小调》,在上海滩传播很广。

似乎谁都能哼得出几句,却谁都哼不全。
我外婆只会四句:
来叫“康姆”去叫“谷”,
对是“也司”错是“糯”,
江洋轮船“司汀巴”,
买办先生“讲白驮”。
外婆还特会解释了一下最后一句:“搿洋行里厢嗰买办先生啦,生活好(勿 用,音坟)做啦,讲讲白白驮驮(驮,即拿,指白白拿工钿)啦,交关写意。”
当年的概念,只有工人农民的实实在在的体力劳动付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做生活”,其他人都是不劳而获、耍嘴皮子的“滑头”。
家父好像记得多些,有十几句。
他的版本是:
来叫“康姆”去叫“谷”,
对是“也司”错是“糯”,
江洋轮船“司汀巴”,
买办先生“讲白驮”。
廿四嗰钟头“吞的福”,
一块洋钿“混淘箩”,
翘梯翘梯”请吃茶,
雪堂雪堂”请侬坐。
打屁股叫“班蒲曲”,
混账东西“蛋风炉”。
爹是“发茶”娘“卖茶”,
丈人阿伯“发音落”。


因为好玩,我狠快就学会了,并到处去讲给别人听。
直到1990年代,我还在一些小型聚会上把它当段子说。
不过,我还是无法得见《宁波洋泾浜小调》的全璧。
记得是2000年吧,上海书店出版社出了一套《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我当即全套买进。其中有汪仲贤老先生的《上海俗语图说》。
那《宁波洋泾浜小调》赫然刊于书中第一篇文章《拿摩温》的最后。
总共是22句。如下:
来是“康姆”去是“谷”,
廿四个钟头“吞的福”,
是叫“也司”勿叫“诺”,
如此如此“沙咸鱼沙”,
真崭实货“佛立谷”,
靴叫“蒲脱”鞋叫“靴”,
洋行买办“江摆渡”,
小火轮叫“司汀巴”,
翘梯翘梯”请吃茶,
雪堂雪堂”请侬坐,
烘山芋叫“扑铁秃”,
东洋车子“力克靴”,
打屁股叫“班蒲曲”,
混账王八“蛋风炉”,
“那摩温”先生是阿大,
跑街先生“杀老夫”,
麦克麦克”钞票多,
毕的生司”当票多,
红头阿三“开波度”,
自家兄弟“勃拉茶”,
爹要“发茶”娘“卖茶”,
丈人阿伯“发音落”……
作者态度很诚恳。他是用省略号做结尾的,说明自己未必收齐。
比如家父说的那句“一块洋钿‘混淘箩’”就未见踪影。
后来,此书被谁“主编”了一下,重新出版,那《宁波洋泾浜小调》结尾的省略号便变成了句号。






这还只是一个小问题。
大问题是,这些“洋泾浜”词所对应的英文都是些什么呢?100年前的有些英文单词,现在早就不用了。恐怕水平再高的英语学者也很难说全吧?再说,当年宁波话的记音字,今天的老宁波也已很难详出。


那就求助于伟大的互联网吧。
热心翻译者倒是不少,至少有几十种版本。
不过,几乎所有的翻译者都耍了一些小滑头,凡是翻不出来的,不是留白,而是删掉。于是,有的20句,有的18句,有的16句。
我是只有来做“拼图游戏”的。
拼图也不易。比如那个“跑街先生‘杀老夫’”,真是害煞老夫也。
好不容易总算凑齐22句,岂敢独吞,赶紧拿出来分享。
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
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
是叫“也司”yes勿叫“诺”no
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
真崭实货“佛立谷”very good
靴叫“蒲脱”(boot鞋叫“靴”shoe
洋行买办江摆渡”(comprador
小火轮叫“司汀巴”steam-boat
翘梯翘梯”chow tea请吃茶,
雪堂雪堂”sit down请侬坐,
烘山芋叫“扑铁秃”potato
东洋车子“力克靴”rick shaw
打屁股叫“班蒲曲”(bamboo chop),
混账王八“蛋风炉”(damn fool),
“那摩温”先生是阿大(number one),
   跑街先生“杀老夫”(shroff),
   “麦克麦克”(much)钞票多,
毕的生司”(petty cents)当票多,
红头阿三“开波度”(keep door),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爹要“发茶”(father)娘“卖茶”(mother),
丈人阿伯“发音落”(father-in-law)……
其实,这还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本不必认真的。
同样是游戏,当年的汪仲贤老先生的态度和现在的主编以及翻译志愿者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发人深思。

(完)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

想买这些书的签名版者,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先加览香群主的微信,即可登记。进不进聊天群,由群主决定。

已入群的幸勿重复,你们烧成灰群主也认得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