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是个宝,你对它好,它对你好!

 steventwotwo 2019-11-28

====================================

南方酸化,北方碱化。近年来,各地棚室及露天作物根腐病、腐烂病及新的病害产生特别是土传病害普遍发生是盐碱害危害导致的。农业专家组对这一严重现象历经二年时间进行了试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土壤盐碱害障碍表现:

当耕地土壤出现青、红、白霜是土壤障碍对地面颜色最直观的反映,出现这三种情况是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元素大量积累。一般大棚作物种植3-5年后开始出现土壤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盐碱化(南部酸化、北部盐碱化)。土壤盐碱超标初期是土壤表层出现泛“白霜”,“白” 是地表面积累了一层盐霜;进一步盐碱化加重时土壤变“绿”色,即土壤出现铜青绿色斑纹斑点,绿色是长绿苔,绿苔是一种藻类。在土壤盐碱超标高温髙湿下绿苔长势茂盛;土壤盐碱严重时土壤表面出现“紫球藻”棕褐色“红”土现象,紫球藻这是一种盐碱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现说明土壤里的盐分已经很高,盐份含量已经达到土壤安全临界线了。

出现以上三种现象就说明土壤盐渍化已经比较严重,土壤需要进行治理改良了。白绿红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出我们向土壤中投入的化学肥料严重过剩,或土壤有机质的降低使土壤性状恶化,保肥能力下降。土壤出现红、白、绿现象都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土壤盐碱化、酸化现状:

土壤盐碱化、酸化障碍主要是不良施肥习惯和土壤差异导致的。

(一)土壤酸化:

大棚蔬菜土壤pH呈现酸化的趋势,据测定棚室土壤pH≤5.5(酸性)占62.3﹪,其中pH≤4.5(强酸性)占9.6﹪。大棚蔬菜50﹪土壤pH值下降了一个等级(由微酸性变成酸性)。我国南部地区主要是土壤酸化。

(二)土壤盐化

盐分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大部分通过肥料施入,也称之“肥料盐”。据中南农科所相关资料对120个土壤样本测定,可溶性盐平均0.27﹪,即大棚蔬菜土壤盐分平均达到了临界指标,三分之一土壤出现盐分超标。另外从电导率和pH差值(pH差值即pH水浸-pH盐浸)等表明大棚土壤盐分积聚加剧。北部主要是盐碱化较严重。


三、土壤盐碱酸化障碍的发生原因。

土壤酸化、盐渍化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土壤磷钾蓄积:

大量使用化肥,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化学肥料蓄积过多,特别是磷钾元素蓄积过多土壤酸化、盐碱化障碍的危害越大。

主要是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蓄积过多。近半数大棚土壤有效磷高度蓄积,五分之二的土壤速效钾蓄积,养分蓄积程度,连作>轮作>露地>水田;连作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肥料蓄积程度加剧,尤其是种植3年以上的大棚。磷钾元素蓄积多,即产生盐害,土壤中大量施入NPK又抑制硼、钙、镁、锰、锌等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而出现生理缺素症状,NPK养分过大是引起土壤营养元素之间不平衡而产生生理缺素的重要原因。

过量使用化肥大量的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磷酸根残留在土壤当中,与土壤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盐,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壤失去活性。

(二)、植株反应:

作物发生生理障害,表现为僵苗、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实畸形等症状,作物从种到收的全生育期都可出现死苗的情况,有些作物植株硝酸盐积累,主要有以下危害:

1.大棚作物产量下降:土壤盐类浓度的提高,瓜类反应特别敏感,如有一黄瓜种植户,因盐害农户减产20—30﹪,草莓产量只及生产最好阶段的20--50%左右。黄瓜叶片萎蔫,根系腐烂,减产30-50%。

2.品质下降,商品性差:如萝卜、莴苣笋空心,肉质变硬;黄瓜蜂腰、大头、弯瓜;叶菜类叶色暗、茎叶硬,食味差;茄子、蕃茄顶部发黑腐烂等,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价值。

3.农民收入减少:由于产量减少,品质变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一般大棚亩收入6000元左右,而发生酸害盐害后,亩收入下降到2000元左右,甚至亏损。


三、原因分析:

(一)施肥量大,配比不合理:由于农户对蔬菜需肥特点了解不够全面,往往为丰产而大量盲目施肥,即“无节制”的施肥使盐碱蓄积过多土壤板结。

据相关资料显示向土壤中过量施入氮肥时,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了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向土壤中过量施入磷肥时,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即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向土壤中过量施入钾肥时,钾肥中的钾离子置换性特别强,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致使土壤板结。

化肥使土壤盐碱化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是化肥中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是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植物单方面选择性吸收了有用的离子,造成土壤酸化或盐碱化。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

土壤中单一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平衡,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失调,有害菌增多,侵害植物,使得病害发生严重。

(二)有机肥的施用不合理:农民只注重施禽粪、菜饼、人粪尿等精有机肥,腐熟后这些速效性有机肥浓度高,分解快,能在土壤中及时转化为作物需要的养分。但是,农民为了省事根本就不发酵就生施用了。更加剧了肥料过量,导致酸化、盐化。

而粗有机肥肥料如猪羊栏肥和稻草秸秆、土粪农民用量很少或不用,不利于改土作用和补充营养元素。

同时没腐熟的生鸡粪在土壤里发酵挥发出的氨气导致作物氨气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商品饲料里面都含有大量的食盐,喂养的鸡粪即使发酵腐熟挥发后,每吨里仍残留6公斤盐,这些盐类沉积在土壤里逐年累计增加,和超量化肥相叠加大了土壤盐碱害的进程。

(三)大棚的受环境条件制约:在大棚环境下,长期没有雨水淋洗,使得向土壤施用的肥料不能随雨水淋洗到土壤深层,而残留在土壤耕层;同时大棚内温度高,土壤水份蒸发量大,使深层的盐分随土壤毛管水(分)上升到表层。特别是沿海土壤大棚后期干旱易引起盐分浓度升高,甚至出现盐霜,作物生理障碍加剧。

(四)土质粘重:土质粘重土壤团粒结构少、有机质少,土壤有益微生物少,但保肥性强,养分流失少。特别是在大棚内无雨水淋洗,肥料用量比露地栽培用量大,长期耕作后加重了土壤盐化。尤其是连作土壤年复一年,土壤障碍有增无减。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结。

(五)线虫危害严重: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在板结土壤的同时土壤有益的生物菌群减少,诱使土壤线虫的发生,给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防治线虫的药剂多数是毒性大的高毒化学农药,不能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四、施肥技术措施:

1.平衡施肥技术:化肥施用过多是产生土壤酸化盐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控制化肥用量,实行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合理配施是减轻酸害盐害的主要措施;并提倡多施用秸秆、厩肥等改土效果好的粗有机肥,在施用速效性有机肥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配施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逐步消除土壤障碍。同时叶面处理以预防土传病害为主的生物液肥为好。

2.水旱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以水洗酸洗盐,是消除土壤酸化盐化的有效办法。可在冬春季种蔬菜,夏秋季种水稻;在蔬菜基地或水旱轮作确有困难的地方,要争取每隔2-3年水旱轮作一次。并建议采用水稻免耕直播技术,可以不拆棚,减少劳力。

3.合理深耕、灌水、覆盖:一般连作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可通过深翻25厘米左右,将上下层土壤对换。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淋洗土壤盐分。在夏秋季灌水浸泡土壤,以冲洗和淡化土壤盐分。

4.适量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合理地施用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减少含氯化肥、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使用,可以中和部分酸性。对于酸性土壤(PH<5.5),可亩施50千克石灰中和酸性。

5.进行根外追肥,矫治生理障害:土壤发生酸化盐化后,作物根系生长受到影响,不利于某些元素的吸收。适当地叶面施肥,既可促进根系生长,又可矫治缺素症状。如喷施标得富功能型多种元素叶面肥等。

6、生物制剂解除盐碱:盐碱害土壤,用微生物菌剂。溶解土壤盐碱,增强植株抵抗盐碱的能力,土壤恢复原来本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