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内家武术养气和发育期青少年

 杨门单操太极拳 2019-11-28

内家武术,讲究通过练气单操,来调养气血,滋养身心,祛病延年。此调养气血功夫,俗称入门筑基。行内家练气单操,需要在行功时,开合有规矩,伸展有节度,尤需气息平稳,气达末梢........。

此要求看似简单,若无有经验老师看守,一练即错!全因内家练气与人本能习惯相反,且练气单操多为大伸展,而绝非静态。故练气单操一动,气即提,即努,即散,即乱;而独自习练,自身如此之多(拳)病,自身却毫无察觉。

正宗内家拳练气法,必须在入门初期,由有经验合格老师,完全“看住”,所谓完全看住,是老师对其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严格恪守规矩,不得有丝毫懈怠。“看住”也需要长期“功夫”,非几日几月可达目的,需长久看守,方可跨越此障碍。

昔日杨门先师杨橙甫老师,每日看守徒弟练功,总须反反复复叮嘱:要松,要松,要完全放松。此叮嘱每日不下几十次,不厌其烦,且旷日持久。初期多不被人理解,功夫上身后才知其重要。放松表面看是指肌肉放松,实则指气息调整,特别在劲路转换处。此处需特别指出,杨澄浦先师特别强调的放松,是针对练气单操的要求而言。

内家入门规矩,不在动作外形,所谓尺寸分毫;而在开合间呼吸要领把握,和练气单操动作伸展极限时,气息的平稳调整。外形动作尺寸分毫,要在练气功夫过关后求之。练气功未过关即求尺寸分毫,定会积习难改,积习成疾,以至后患无穷。

练气,养气,及其调气血功夫之重要性,无需多言,喜爱太极拳同道定知晓。而未成年儿童及青少年,参加西方各项现代体育训练,其中练气及其调养气血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不可不引起重视!

西方竞技体育,对青少年的训练,是采用身体极限法训练,也就是超负荷身体训练,这是损害身体健康的。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训练强度没有硬性要求,但是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决定训练思路,儿童和青少年都有要强好胜心里,参加业余训练,也会伤气血。(孩子与同伴和父母在一起养气血)

现代竞技体育的教练不懂练气养气,也就管不了调气血了。而青春期孩子荷尔蒙旺盛,教练对孩子实施过量训练,孩子不但不知晓,自己还能调节过来。这些孩子适应了过量,成绩上就会提高。再过量,成绩就会再提高。但青春期一过,荷尔蒙降低,孩子们自己调整不过来了,成绩也就上不去了,颓废了,便只好退役。但教练还会招新一拨孩子,源源不断.........

而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武术,书法,古琴,戏曲,甚至工匠等各种手工技艺,都是从长计议的,师父对待入室徒弟,是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传艺不是为了出成绩,而是为了单纯传承技艺。有的师父对徒弟甚至一管管一生。

在武术观念里,一部分有大成就的武人认为:气血不单是荷尔蒙,而是整个内分泌系统,韧带和筋也是内分泌系统,是内分泌的按钮和机关。习练内家拳,就是练气和练筋,筋劲同源。而无论练气还是练筋,都要通过单操来完成。这里顺便说一句:单操是武术传承的载体,不是套路。单操串联起来就是套路,而套路拆开了却不是单操。

接受内家拳武术训练的孩子,首先也是通过练气单操,来调气血,养气血的,但并不让他们过早的出成绩,参加一些活动只是培养兴趣。孩提时代的那一点成绩拿后半生成就来换不值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而言,在他们的生长发育期,接受内家拳练气单操,调养气血的训练,会对其受益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