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他的教学成绩却无人能够超越

 悠悠淘228 2019-11-28

他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创造了中国教学的奇迹。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却成为一代教育大师。

他就是北京22中的孙维刚老师。

孙维刚老师

孙伟刚老师

他的奇迹在于,在他6年一轮 的实验班上,他能让其他学校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差学生”考上大学,有的甚至考上清华、北大。

我们看看2005年1月24日,《中国教育报》对他的报道:

第一轮实验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

第二轮实验班,40人中15人升入清华北大。

第三轮实验班,全班40人,全部上大学,38人达重点线,22人升入清华北大,他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而这40人基本上都是其他学校挑剩下的。

更奇迹的是他的学生一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他你提倡学生预习。所有的这些做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的常规。

孙维刚老师在课堂上

孙维刚老师在课堂上

如果说6年一轮时间太长,那他在只带了一年半的第四轮实验班中,全班25名学生,就有9人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获北京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

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应当是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他强大的大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变得更聪明。

他教学的秘诀就是“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他在教学中时刻站在系统的高度讲授知识,让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境界。

孙维刚老师在课外

孙维刚老师在课外辅导学生

他曾说过“我的教学一直都是一个整体,我从来没有教过任何一个章节。”

他的建班三条原则:

1、诚实、正派、正直。

2、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

3、做有丰富情感的人,要因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的更幸福些。

可惜的是,孙维刚老师于2002年因病逝世了,但他遗留的教学方法,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一定能够触摸到真正的教育方法精髓。

孙维刚老师已经去世17年了,我相信他不是过眼烟云,他的教学方法,会让更多的后人去思考,去探索,因为他的成绩至今没有那个人能够超越他,他在中国的教育史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