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丨哈工大化学本科 又一次发现,好久没写关于我Tal老师的东西了。 Tal的积极心理学这门课(具体在网易公开课上搜索“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给我带来的最重要的思维,叫做“准许自己为人”。 我在之前推送中小小提及过,它涵括的内容,太值得用一整篇文章来写。 The topic I want to talk about i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Tal老师
允许自己经历一切好的或者坏的事情,允许自己有好的或者坏的情绪、有好的或者坏的表现。因为人人皆是如此。 我们常常压抑、谴责自己作为人应有的那一部分:比如将痛苦、焦虑、恐惧等情绪隐藏起来,不轻易示人;对这些情绪,总想着赶紧挣脱,仿佛其是洪水猛兽;不允许自己懈怠,责怪自己的疲累和偶尔(经常?)的懒惰。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不允许我们表露脆弱,将其视为一种羞耻。 即使我们有机会表露、倾诉痛苦情绪,但在我们自身的认知里,对痛苦情绪是持否定、敌对的不认可态度的。 实际上,痛苦、愤怒、焦虑,和快乐、惊讶一样,并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人性的一部分。
Tal说,我们从不准许自己为人,这种对人类本性的压抑,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损伤的是我们的精力水平、幸福感、快乐感和创造力。我们变得更加焦虑、不快乐。 在这一块,Tal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我们需要一个空间,生活中要有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准许自己为人。 可以是和挚友在一起时,可以是写日记,这时我们全然地准许自己为人,允许自己哭泣、脆弱,并且无条件地接受自我:“好的”和“坏的”,全盘接受。 不以自己有这些痛苦情绪、脆弱之处,而感到羞耻或自责,也不必恐惧。只是把它当作客观人性的一部分来接受,不评判,不褒贬。 准许自己为人,是健康人生的支柱之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Tal有一颗很好的栗子,在儿子David出生后,医生给了一条建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们将体会到每一种极致的情绪。那没关系,是很自然的事,我们都经历过。 一个月后,Tal开始偶尔嫉妒David得到了妻子更多的关注;五分钟后,又对儿子产生了最强烈的爱意。 按照医生这条“最好的建议”(Tal语),Tal是这么告诉自己的:这完全合情合理,完全正确,这是为人的一部分。准许自己为人之后,采取正确的行动,做理智的事情, 嗯,在遇到每种不“政治正确”的情绪时,皆可作如此处理。 Tal曾嫉妒最好的朋友,但是这种情绪本身并不代表他是个坏人,这是人类本性。 嫉妒是人性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之分。Tal的处理方式是:我仍会嫉妒最好的朋友,但选择对他宽容和亲切。
拒绝本性,只会导致次优表现;当我们不准许自己为人,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痛苦。 人性中“不好”的那部分情绪和特质,如同万有引力定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摆脱万有引力,“号令自然,必须遵守自然”,我们需要在接受人性本能、万有引力的前提下,去谈如何解决问题。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有颗栗子,很适合在此佐证:
“号令自然,必须遵守自然”。如果你想让改变真正发生,必须允许人性的存在,准许自己为人。 如果你某天晚起了几分钟,中午多吃了半碗饭,睡觉前多玩了一会儿手机,学着习却想出去浪……真的没什么大不了,这完全合情合理。人人皆是如此。 允许自己娱乐消遣,准许自己为人。有时候拖延一下也未尝不可,允许自己休整,你不是机器,我们不是机器,我们需要了解能力的范畴,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自然就会报复我们,让我们付出代价,效率降低,失去创造力与幸福感。 写在文末:emm精细加工后的笔记。不开赞赏。开原创防搬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