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读书村

 寻梦向天歌 2019-11-28

作者 | 王旭清

 
这个标题是丁老师起的,也算是老师给学生的作业。当然,丁老师从来没有自称为别人的老师,也没有承认我是他的学生,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目是“我想再当一回学生”,这个题目是我自己想的,里面的话也是我真情实意,这篇文章虽然稚嫩些,我感觉很合“我与读书村”这个标题,我想再重温一下这篇小文。
“学生有好好学习的,也有不好好学习的。现在的学生都不容易,都很辛苦,都背着沉重的包袱,不管你是幼儿园的学童还是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都肩负着几代人的重托。
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个毫不质疑。
我的学生时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中期。那个时期主要学习黄shuai张tie生两位“英雄”的精神,他们两位开辟了新潮流,曾风靡一时。这也是我为我的不好好学习找到了一个借口。其实我真的不是一名好学生,因为我不爱学习,老逃课,老完不成作业,老师渐渐的就把我凉在了一边。
转眼间,时光就像捧在手里的沙,慢慢的从手指缝里悄悄的溜走,猛然回首却已是白了头谢了顶,逝去的便永远无法追回。
直到有一天,我来到读书村,见到了丁小村老师,我才准确的给了自己一个深刻的剖析:其实我一直在浮尘中挣扎,飘摇着不肯落地,就连这书写的文字也轻飘飘的苍白无力,原来喜欢的文字只能说是喜欢而已,没有爱的喜欢是虚伪的喜欢,没有挚热的爱,没有把文字溶进血液里,怎么能和文字有情感?怎么能用文字表述意境和思想?只因我漂浮在半空中,又怎能写出有质地的文章?

于是我有了想要再做一回学生的想法,有了想当丁小村老师的学生的愿望……
假如不能当丁老师的学生,那就做个朋友吧”!
这篇文章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发过,现在重新拾起来读,我感觉还是我的真心话。唯一不同的是:我走进读书村快三年了,我觉得我进步了。
2017年6月11号,我的第一篇小文《手机》在读书村推出,随后被丁老师推荐到天津日报副刊上发表。丁老师的鼓励和认可给了我极大的写作信心,尽管我是初中生,像咿呀学语的幼童,但这些都影响不了我对文字的喜爱。
截止目前,我在读书村的文章共36篇,大约七万多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丰厚的收获。这每一篇虽然是我的辛苦付出,但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丁老师的辛勤劳作,因为丁老师在推出之前要仔细阅读,认真编排,包括题目及插图,甚至标点符号,都浸透着丁老师的汗水。
假如没有读书村,假如没有丁老师,我可能就没有写作激情,也许写的片言只语也见不了天日。
我曾和一位文友聊天,我说我感觉对不起读书村,有愧与丁老师。文友问我为什么这么想?我说:丁老师主持的读书村是纯公益的,而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打理读书村,还无私的给我们办讲坛,传授写作经验和技巧,可我总是写不出好文章,感觉让丁老师白白的费了心血,辜负了丁老师的一片苦心。
读书村给了我太多的收获,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进步,我还可以在师友们的诗文中尽情畅游,饱览异国他乡的山水风情,品味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常亮着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路,这条路不单是写作之路,他应该是我人生观念之路,他让我淘净浮华,脚踏实地的感悟人生,感恩生命,关心大时代里的小生活;他也时常提醒我: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是心存善念的人,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